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1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目的  根系的生长是胡杨幼苗能否定植和实现有效更新的关键,本研究拟探讨根系生长对土壤环境以及生物因子的响应,为胡杨适应特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并为胡杨林的保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当年生胡杨幼苗根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控制实验,设置胡杨?胡杨、胡杨?柽柳两种伴生模式,3个水盐梯度交互,研究胡杨当年生幼苗根系形态特征对伴生多枝柽柳以及土壤水盐的响应。  结果  (1)当年生胡杨幼苗根系形态具有保守性,一定范围的水盐条件下,主营固着的根系(根径大于0.5 mm)和营吸收功能的根系(根径小于0.5 mm)数量分布相对稳定,不随水盐梯度的改变而变化,但种间竞争的存在改变这种形态特性。(2)多枝柽柳伴生的条件下,幼苗拥有更大的比根长和比根面积,吸收能力提高,但是根系生长受到强烈抑制,基径、总根体积、根表面积等指标显著降低(P < 0.01)。(3)多枝柽柳伴生会改变胡杨幼苗根系形态特征对土壤水盐的塑性响应,表现为胡杨?柽柳组的胡杨幼苗对盐分变化更为敏感。相对于盐分,水分和伴生模式对根系生长的影响更为关键。  结论  当年生胡杨幼苗根系对种间竞争表现出一定的适应策略,但与多枝柽柳的竞争仍对胡杨的根系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对野外的胡杨幼苗而言,多枝柽柳的竞争也是威胁其生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2.
采用6个高产品种(中晚熟和中熟品种各3个),从1996年到2005年进行了10 a产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个品种10 a总平均产量为2 974kg/hm2。最高产品种为平安8,平均产量为3 189kg/hm2;最低产品种为长农5,平均产量为2 785kg/hm2,最高比最低增产14.5%。吉豆3和九农21的平均产量也超过3 000kg/hm2。3个中晚熟品种的平均产量较中熟品种高5.7%。以6个品种的年平均产量为依据,划分了年成:2004年为丰年,产量为3 790kg/hm2;1997和2000年为灾年,产量为2 260kg/hm2;2005年为欠年,产量为2 585kg/hm2;其余6年为平年,产量为3 140kg/hm2。中晚熟品种较中熟品种稳产性好,变动指数平均小8.4%。平安8和吉豆3的稳产性最好,变动指数分别为42.9%和48.4%。从分析不同年份组合与10 a数据评价结果的比较得出:准确评价品种稳产性的最少年限为9 a。对大豆生产田单产低、作物品种适应性差异、品种的适应性与稳产性的关系等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3.
评价水稻新品种吉大6的综合性状,介绍了吉大6的选育经过,评价了其特征特性,分析了该品种的产量、抗性及品质表现。吉大6的显著特点为:①高产,省区域试验、省生产试验比对照平均增产7.6%和7.1%;②优质,12项检测指标中4项达到国家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综合评定是三等食用稻品种;③抗倒伏,灌浆速度快,抗旱、耐冷、耐盐碱、抗稻瘟病性较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24.
东北地区农田主要杂草种类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1999年作者对东北地区农田杂草的种类及其地理分布进行了调查。调查的29种农田杂草隶属于禾本科、苋科、藜科、鸭跖草科、菊科、旋花科、蓼科、雨久花科、木贼科、泽泻科、大戟科、锦葵科、唇形科、十字花科等14个科,描述了它们的生境和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25.
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工作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能否把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现场示范是农机推广中的关键环节。现场示范,是新农机推广行之有效的一种好办法,己被各级农机推广部门广泛运用。据统计:宾阳县农机部门为了推广先进的,适用于当前...  相似文献   
26.
利用超声波技术,以大豆异黄酮主要组分染料木素为对照,根据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建立三波长比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确定大豆异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5,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5h,提取2次.比较新建立方法与之前建立HPLC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依次为:高效液相色谱法>三波长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  相似文献   
27.
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现状与物种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生存问题,于2001~2004年5~8月,先后5次,通过线路调查、样地调查、标本采集等手段,共设置乔木标准地177块、灌木样方969块、草本样方1 990块。经过分类统计,保护区内有观赏植物90种、药用植物262种、食用植物46种、芳香植物10种、饲用植物71种、材用植物48种、油脂植物22种、淀粉植物8种、蜜源植物14种。分析了植物资源利用现状,并提出了若干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8.
中国自然保护区资源利用及其立法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中国自然保护区资源利用及其相关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自然保护区资源利用的必要性,提出了自然保护区资源的概念、内涵、特征、资源利用所遵循的科学原理和原则;给出了自然保护区资源利用的建议,包括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资源利用范围、收益的合理分配原则与监督机制,并从立法的角度提出了有关依法利用自然保护区资源应该重点明确和界定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9.
Thenaturalbroad-leavcd/Koreanpineforestsn1ainl\'distributcdintvcstbankofJa-panScainnortheastAsia,rangingfromKorca,eastpartofnortl1castCl1il1atolittoralofRus-sia.ThctotaIarcaisabout5()()()()ok111=.Ap-proximatcIy'6()%ofitarcil1Cl1ina'3()%inRussiaandl()%inKorca.Tl1cKorcal1pincforestsoccurt`idclyineastcrnpartofnortl1-castChina,t`itl1l1ight'olulncandhighqualitywood.Sincelastccnmp',thcKoreanpinefor-estshavebccnextcnsivcl}'exploited.Thcin-tactnaturalold-gro'`1hforestsinChangbaiMountainsarcOnl…  相似文献   
30.
克杂13号高粱杂交种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以克18A×克恢42号杂交育成。1985年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杂交种幼苗耐低温,生长势强。株高210—220厘米,抗黑穗病,耐蚜虫。中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