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0篇
  14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探讨微量元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研究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作物系统内Fe、Mn含量变化,为基于轮作模式的土壤-作物系统中Fe、Mn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生产指导。采用根箱试验方法,设置了小麦-玉米(W-M)、小麦-大豆(W-B)、小麦-花生(W-P)和小麦-甘薯(W-S)4种轮作模式,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不同处理土壤与作物体内Fe、Mn含量,计算作物地上部Fe、Mn累积量和成熟期Fe、Mn富集系数。结果表明,W-M、W-B模式下小麦和夏季作物地上部Fe、Mn含量均随生育时期的推进而逐渐增加,而W-P模式小麦地上部分Fe含量则逐渐递减;W-P模式夏季作物地上部分Fe、Mn累积量随生育时期的推进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W-S模式小麦地上部分Fe、Mn累积量均随生育时期的推进而逐渐增加,但是夏季作物地上部分Fe、Mn累积量均随生育时期的推进先增加后减少。在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中Fe、Mn含量均逐渐减少;在0~20、20~50 cm土层深度,W-M模式在2018年10月Fe、Mn含量均最高,在50~80 cm土层深度,W-B、W-S模式在2018年10月Fe、Mn含量较高;不同作物在表层土壤中的Fe富集系数均小于Mn;小麦Fe、Mn富集系数均为W-S模式最高;夏季作物W-M模式Fe富集系数最高,W-B模式Mn富集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32.
短梗五加幼苗期病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梗五加的人工栽培,是辽宁东部地区近年来新兴的一项产业。因其嫩茎是珍贵的山野菜,果实是贵重的药材和各类食品加工的极好原料,近期得到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苗木供求也在加剧,但在育苗生产中,幼苗期遭受病害的影响,制约了苗木的需求,据初步调查,仅猝倒病的危害,导致苗木死亡率平均达到20%~30%,  相似文献   
33.
为研究新型的防风减灾栽培措施,减少风害对橡胶种植业的影响,试验设计在风害较大地区的幼龄胶园行间间种不同组合的非胶树木,研究其防护效应。研究表明:橡胶树幼龄胶园间种非胶树木,能有效减轻常风的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对强台风有抵御作用,能有效提高存树率;橡胶幼林间种非胶树木,对橡胶幼树的光合水分生理生态影响较小,间种后的橡胶幼树粗生长和高生长没有受到明显抑制。试验中不同橡胶品种间种不同非胶树木,橡胶幼树的光合水分生理生态因子、粗生长和高生长虽无显著差异,但仍表现有差异,这说明不同橡胶品系受间种的非胶树木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海南不同母质发育橡胶林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量分布特征,分析不同母质之间肥力差异,探究影响橡胶林土壤肥力的环境影响因素,旨在为海南不同土壤条件下橡胶林施肥管理和土壤质量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海南四大成土母质(花岗岩、玄武岩、变质岩和浅海沉积物)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取样和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不同母质条件下橡胶林土壤含水量、有机碳等13项理化指标和微生物碳等微生物指标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同母质发育橡胶林土壤在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微生物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整体上玄武岩理化指标和微生物量含量最高,其理化性状与微生物特征优于其他3种母质。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母质土壤肥力综合得分分别为1.90(玄武岩)、1.88(浅海沉积物)、1.59(变质岩)、-5.37(花岗岩),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量氮(MBN)、微生物量碳(MBC)、含水量、土壤温度、有效氮等指标。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理化性状之间具有极显著差异,影响微生物量含量的主要理化因子为土壤含水量、pH、全钾、土壤温度、全磷、有效氮等。【结论】说明橡胶林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理...  相似文献   
35.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样性作为生命资源对整个地球的作用功不可没,生物多样研究的开展为有效开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进行生态恢复和制定可持续利用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收集及分析,针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出现的问题、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进程以及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展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6.
<正>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的扩大,感病杂交种的推广,连作玉米的增多,玉米病害不断蔓延、加重,给部分农户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困难,现把4种玉米的病虫害发生情况一一论述。一、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玉米上最主要的叶斑病,常年发生且为害较重。1.症状。可危害叶片、叶鞘和苞叶,多从下位叶向上位叶扩展。叶上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潮湿时病部产生黑霉。病斑易合并连片形成更大的病斑,使叶片提早枯死,对产量影响较大。2.发生规律。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凸脐孺孢菌。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的病残组织在玉米秸中越冬,种子也可少量带菌。分生孢子由风雨、气流传播,可有多次再侵染。7-8月高温、高湿多雨有利于大斑病的发生和流行。低洼地密度过大,连作地易发病。  相似文献   
37.
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高,营养好,可是含糖量低,不利乳酸菌发酵,易于腐败,很难青贮,特别是含水量较高的秣食豆。如晒制干草,因干叶酥脆易脱落、粗硬的茎杆难以食入损失太大,加之营养好的孕蕾至盛花期正是高温多雨季节,不利于晒制干草;立秋之后荚果成熟则茎叶老  相似文献   
38.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奶公牛数量不断增加。占全国奶牛总数三分之二的黑龙江年新生达6.5万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变化,肉食需要量不断增长。特别是牛肉、其精饲料消耗比猪肉低20%,脂肪低,蛋白质高,营养好,人们喜食,国内  相似文献   
39.
某养殖户存栏567头猪。2008年3月6日发现248头腹泻,食欲减退,畜主采用痢腹停等药物治疗无效。3d后整群发病,来我站求诊,经对该猪场实地查看,观察其临床表现和体温测定,病因分析,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猪传染性胃肠炎。  相似文献   
40.
丰台区的十一五规划中强调了开发河西生态旅游,完善旅游配套设旎,继续完善扩大北宫森林公园的发展思路。建议出台河西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带网络构建体系的规划。从单纯的技术规划转向以经济为主的规划,使规划更具可持续性。建议区里出台详细性规划.即打破镇域界限。统一规划.整合两镇资源。其中包括道路系统、分区主题特色、动植物保护系统,穿插其中的观光农业体系。以及村域位置的调整等,使规划更具可实施性。以民居点的调控为重点,确立控制人口、合理保留,产业引导的居民点调控原则.以保证城市与风景区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