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流行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代表株NADL的NS5B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进行套式PCR,检测从浙江、安徽、湖南、江西、广西、辽宁等地采集的43份猪病料中BVDV的流行情况,结果有7份病料可以扩增出360bp的特异性条带,阳性率为16.3%。为追踪BVDV在猪体中的流行来源,我们又对细胞培养用国产及进口犊牛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也能扩增到目的条带。对这些病料和血清中扩增出的目的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并用DNASTAR软件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目的片段均为BVDV序列,这些不同BVDV序列可以分为两个亚群,ZJ133、HN386、LN247、NCS-J属于BVDV-Ⅰa亚型,ZJ114、AH138、JX60、GX96、NCS-G、DZ属于BVDV-Ⅰb亚型。这些毒株与BVDVI型间的同源性为80.3%-98.6%,与BVDV-Ⅱ型的同源性为72.2%-74.4%。本文研究结果说明我国猪群中BVDV感染情况已经比较严重,应该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2.
将质粒pUC57-dNsp2(87)经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与经过相同酶切处理的pET-32a相连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进行表达,经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检测,dNsp2(87)重组菌得到了有效表达,融合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23.5 ku,表达量可达菌体总蛋白的28.9%,重组蛋白能被PRRSV普通株阳性血清所识别,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23.
抗蓝舌病毒VP7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蓝舌病毒(BTV)快速免疫诊断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蓝舌病毒VP7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进行了研究。用纯化BTV1颗粒为免疫原,以重组BTV13 VP7为筛选抗原建立了能分泌高效价单抗的6个杂交瘤细胞株,抗体滴度最高可达1:320000000。初步结果表明,所获单抗和VP7的结合可被不同型BTV参考血清阻断。随后用单抗与重组VP7抗原初步建立竞争抑制ELISA方法,对21份血清进行测定,结果与间接ELISA检测结果完全符合,有可能用于建立我国BTV快速可靠的新型诊断方法(竞争ELISA)。  相似文献   
124.
根据GenBank中猪圆环病毒2型的ORF2序列,设计l对引物,运用PCR方法,对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监测室从福建、湖南和辽宁3省分离的7个毒株进行ORF2基因扩增.将其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筛选阳性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应用DNAstar软件将测序结果与国内外参考毒株进行比对,并对Cap蛋白的细胞表位、糖基化位点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UN、HUN-2和LN-19分离株ORF2基因大小为702 bp,编码233个氨基酸;FJ-3、FJ-4、HUN-11和LN-3的ORF2基因大小为705 bp,编码234个氨基酸.Cap蛋白5个表位区A(47~63)、B(65~87)、C(113~139)、D(165~200)和E(C端最后4个氨基酸)均发生一定变异.同源性分析表明,24株序列同源性为90.5%~99.9%,FJ-3与美国株同源性最低(90.5%),HUN和AF055393、DQl80392同源性最高(99.9%);FJ-3和FJ-4为94.5%,HUN-11和HUN-2为94.3%,HUN和HUN-2为99.3%,HUN和HUN-11为95%,LN-3和LN-19为94.7%,表明各地区ORF2基因比较稳定,但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5.
为了解我国猪肺炎支原体种群结构和进化关系,2018—2019年采集山东、广西、河南、江西、云南、天津、湖南等地猪组织样品1 242份,进行猪肺炎支原体荧光定量PCR和巢式PCR检测,并对测序确认的87份阳性样品,采用adk、rpoB、tpiA 3个管家基因作为分型参考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并对3个管家基因均扩增成功的阳性样品进行p146基因分型,分析我国猪肺炎支原体种群结构,并结合pubmlst数据库公布的151个序列类型(ST)进行eBURST分析。结果显示:有24份阳性样品的3个管家基因全部扩增且测序成功,共分为10个ST,均为国内外首次报道;10个ST分为3个克隆复合体(CC)和4个独特型,其中ST128占41.7%(10/24),样品来自江苏、河南和广西,为本次检测的主要流行型。结果表明,我国猪肺炎支原体分布较广,具有一定的基因型独特性。本研究为我国猪肺炎支原体的流行病学数据库研究提供了新资料,有助于掌握国内猪肺炎支原体基因型分布情况,进一步完善了猪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数据库。  相似文献   
126.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VR-2332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针对ORF5基因的引物,通过RT-PCR方法对我国南方某省部分地区分离的14个PRRSV分离株进行扩增,获得了大约773bp的DNA片断,将目的片断与pMD18-T载体进行连接并测序。应用DNAStar分析所测序列,并与LV、VR-2332、CH-1a、BJ-4、HB-1、HB-2、JX-1等毒株的序列进行比较。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14株病毒的与JX-1ORF5基因同源性高达99.0%~99.8%,与CH-1a、HB-1、HB-2同源性达到91.4%~94.9%,与VR-2332、BJ-4同源性达到86.1%~87.6%,与LV同源性仅为55.2%~55.7%。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与JX-1同源性高达97.5%~99%;与VR-2332、CH-1a、BJ-4、HB-1、HB-2同源性达到85.6%~94.5%;与LV同源性仅为55.7%~56.2%。可知这14株病毒与JX-1遗传关系较近,可归属同一基因亚群。  相似文献   
127.
128.
为了解河南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在河南的流行状况、发病原因,开展了问卷调查、现场调查、实验室组织样品检测等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存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各地区间没有差异,临床发病多在冬春季节,以30~70d仔猪发病率最高(41%);165个猪场送检的组织样品中,65个猪场为阳性,阳性率达34.4%。提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在河南危害严重,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防制。  相似文献   
129.
改革开放以来,牧区牲畜数量猛增,畜牧业经济随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同时随<动物防疫法>等兽医法规的相应出台,使牧区的防疫、检疫等工作不断走向正规化、法制化.然而,就笔者所在的地区,海拔高、地形复杂、人口相对较少且居住分散,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致使该地区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实行产地检疫难度大,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实施产地检疫,在实施定点屠宰、集中检疫过程中只注重胴体的检疫,而忽视对脏器的检疫工作,致使存在病变、患有寄生虫、传染病的脏器成为传染源,严重威胁着牲畜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肉牛日粮中添加通脉颗粒药渣对不同生长阶段肉牛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健康育成期肉牛36头(200±10 kg),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发酵中药渣组、干中药渣组),每组12头牛,每顿饲喂肉牛时分别在育成期基础日粮中添加200 g和250 g通脉颗粒药渣,饲喂30 d后进行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颈静脉采血约10 mL,离心后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结果:饲喂发酵通脉颗粒药渣使肉牛增重显著(p <0.05),提高肉牛生长性能(p <0.05)。饲喂发酵中药渣导致血清CAT、GSH-Px、SOD活性显著升高(p <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 <0.05),T-AOC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饲喂发酵通脉颗粒可显著提高肉牛生长性能,改善机体抗氧化能力,在调节肉牛生长性能以及抗氧化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为通脉颗粒药渣添加到饲料中节约成本却没有影响其营养功能和药用功能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