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2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9篇
  5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类对资源的掠夺程度不断加大,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达到了极限,资源面临枯竭,生态日益恶化。这是林业发展面临的新考验,如何在新的形式下做好林业发展工作,确保营林生产可持续发展,是每个林业工作者都应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希望能对营林生产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42.
以参加2015年国家苦荞区域试验(北方组)的KQ 11-01、KQ 11-02、KQ 11-03等13个品种产量数据为基础,利用变异系数法(CV)和高稳系数法(HSC)科学客观地对各品种(系)的丰产性与稳产性加以分析,为国家苦荞品种鉴定、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KQ 11-01、KQ 11-02、KQ 11-7、KQ 11-10等4个品种为高产稳产型品种。  相似文献   
43.
本文对烤烟断水炼苗技术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断水炼苗技术的优点,总结了断水炼苗技术在实际生产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下一步的探索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4.
淮北地区机插超级粳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淮北地区不同氮肥水平下粳型超级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特征。在大田机插条件下,以常规中熟中粳超级稻和非超级稻(对照)为试材,设置3个氮肥水平即0、225、300 kg/hm2。从产量构成因素、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等角度分析不同氮肥水平下粳型超级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超级稻平均产量呈增加趋势,对照产量则是先增加后减少。粳型超级稻最高产量平均值较对照最高产量平均值高10.98%。与对照相比,超级稻在3个氮肥水平下每穗粒数和群体颖花量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与之相当;群体茎蘖移栽后早发快长,最终成穗率高;拔节前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比对照低,拔节后比对照高,超级稻粒叶比在3个氮肥处理下均高于对照;拔节前,超级稻干物质积累量比对照低,而拔节至抽穗、抽穗至成熟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比对照高7.77%和6.96%;植株氮素阶段积累量和植株阶段吸收速率,移栽至拔节、拔节至抽穗、抽穗至成熟阶段超级稻均比对照高。淮北地区粳型超级稻籽粒产量在3个氮肥处理下均表现出明显的增产优势。超级稻移栽后叶面积指数、粒叶比和光合势较高,最终茎蘖成穗率高;穗型大,群体总颖花量高,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多;生育期相近的中熟中粳超级稻产量高于对照与其较强的氮素吸收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45.
大白菜DREB类转录因子cDNA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干旱处理的大白菜自交系85-1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获得了大白菜DREB类转录因子基因的cDNA编码序列,命名为BcDREB1(GenBank登录号为:EU924266).序列分析表明,BcDREB1核苷酸序列长663 bp,编码214个氨基酸,含有一个典型的AP2结构域,具有DREB转录因子的典型特征.将该基因的cDNA编码序列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1中,成功构建了大白菜BcDREB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cDREB1,为进一步通过转基因技术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目的】获得稳定遗传的大白菜-结球甘蓝二体异附加系。【方法】以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单体异附加系为材料,对其自交后代进行细胞学及SSR鉴定。【结果】37株自交后代中2n=22植株的比率为10.81%,通过对4个2n=22的植株进行核型分析及SSR鉴定,确定其为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二体异附加系。减数分裂观察发现,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二体异附加系后期Ⅰ虽然出现染色体落后现象,但在后期Ⅱ中染色体的分裂方式以11-11-11-11为主,其比率为69.55%。【结论】获得了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二体异附加系,其外源染色体与甘蓝07连锁群相对应;该二体异附加系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以附加1条的染色体为主(n=11),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二体异附加系的获得为研究芸薹属A、C基因组的亲缘关系,以及向大白菜中导入结球甘蓝的优良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生猪产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肉类食品,并且需求量多,保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猪屠宰检疫与肉品品质检验是关键的环节。结合多年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48.
土壤水分对不结球白菜膳食纤维含量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结球白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对其膳食纤维含量及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过少(干旱)或过多(水涝)条件下,不结球白菜膳食纤维含量均低于对照;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脯氨酸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加,且与胁迫程度呈正相关;保护酶SOD、CAT活性基本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但变化规律有所不同;POD活性基本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9.
胚挽救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胚挽救技术在植物远缘杂交、挽救发育不良或早期退化胚、培育三倍体及多倍体新种质方面的应用,分析了培养时期、培养基以及培养环境等因素对胚挽救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为探究豆天蛾卵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育情况, 分别对不同湿度、不同温度以及不同产卵月份所产的豆天蛾卵的孵化率以及卵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温度为20℃, 湿度为50%时, 豆天蛾卵孵化率为92.33%, 显著高于湿度为25%和75%的孵化率(P<0.05); 平均卵期为9.08 d, 显著短于其他湿度条件下的平均卵期(P<0.05)。湿度一定时(50%), 温度为30℃时孵化率最高, 达97.00%;其次为25℃, 孵化率达91.00%。豆天蛾卵在此两种温度下孵化率显著高于除20℃外的其他温度(P<0.05)。35℃下平均卵期最短, 为5.32 d; 其次为30℃和25℃, 分别为5.45 d和5.70 d。此3种温度下的卵期无显著差异, 但均显著短于15℃和20℃下的卵期(P<0.05)。湿度、温度一定时, 产自4、5、6、7、8月的豆天蛾卵中, 6月的卵孵化率最高, 达96.67%, 显著高于其他4个月份豆天蛾卵的孵化率(P<0.05)。4-8月产的卵平均卵期分别为10.07、7.08、6.80、6.07 d和5.34 d。本研究明确了各因子对豆天蛾卵孵化效果的影响, 完善了人工养殖豆天蛾技术体系, 为大规模、工厂化养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