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4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3篇 |
农学 | 8篇 |
基础科学 | 26篇 |
19篇 | |
综合类 | 116篇 |
农作物 | 8篇 |
水产渔业 | 7篇 |
畜牧兽医 | 85篇 |
园艺 | 5篇 |
植物保护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4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前期研究发现在香蕉中超表达大蕉(Musa spp. ‘Lingchuan Dajiao’)MpICE1能显著提高香蕉抗枯萎病能力,为进一步揭示其分子机理,通过转录组对接种Foc TR4前0 d和接种后7、14 d的野生型和超表达MpICE1香蕉(Musa spp. ‘Brazil’)的根部中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接种前超表达MpICE1香蕉可诱导一系列基因的高表达,且这些高表达的基因富集在苯丙烷合成、黄酮合成、ABC转运蛋白、MAPK信号传导和戊糖、葡萄糖醛酸转换等途径中,与细胞壁结构和功能相关。MpICE1的超表达可能会增强香蕉的基础免疫反应,从而对Foc TR4的抗性增强。另外,接种Foc TR4后,超表达MpICE1香蕉接种前0 d高表达的大部分基因表达量开始下降,到7 d时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对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分析发现,编码12–氧–植物二烯酸还原酶的基因(Ma06_g18840)可能是MpICE1的靶基因,且其表达量受MpICE1的抑制,与氧化脂质(JA和OPDA)代谢相关,可能通过JA或OPDA信号途径调节根部细胞壁结构。泛素碳端水解酶(Ubiquitin c... 相似文献
92.
为探究安全高效调控丝状绿藻生长的解决方法,本研究开展了两次生物操纵实验。首先研究了耳萝卜螺(Radix auricularia)、子陵吻鰕虎鱼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和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对底栖丝状绿藻—水绵(Spirogyra sp.)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中华鳑鲏处理组的固着态水绵生物量从实验前期的90g/m2下降到实验末期的34 g/m2,相对于其它生物操纵对象,中华鳑鲏对浮游态和固着态水绵抑制效果尤为显著。进而,我们深入探讨了中华鳑鲏对多种底栖丝状绿藻,包括水绵、水网藻(Hydrodictyon reticulatum)、刚毛藻(Cladophora sp.)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鳑鲏处理组中,固着态水绵生物量(146 mg/m2)显著低于对照组(8423mg/m2),固着态水网藻生物量(49mg/m2)略低于对照组(56mg/m2),固着态刚毛藻生物量(486mg/m2)也低于对照组(1516mg/m2),结果进一步表明支持中华鳑鲏对水绵、水网藻、刚毛藻均存在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对水绵抑制效果具有显著性。中华鳑鲏在抑制底栖丝状绿藻生长的同时对水体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造成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作为控制丝状绿藻的潜在生物操纵对象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
选取小尾寒羊和瓦格吉尔羊公羊各4只,饲喂相同日粮(精粗比4∶6),比较瓦格吉尔羊与小尾寒羊采食和消化代谢的差异。结果表明,瓦格吉尔羊对干物质自由采食量较小尾寒羊高25.0%(P0.01);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和纤维素表观消化率分别为(71.6±1.2)%、(71.9±1.0)%、(82.3±0.5)%和(65.7±2.4)%,比小尾寒羊的分别高23.0%(P0.01)、23.3%(P0.01)、7.6%(P0.01)和16.5%(P0.01);氮保留量和保留率分别较小尾寒羊高52.4%(P0.01)和26.2%(P0.01)。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喂条件下,瓦格吉尔羊的自由采食量、日粮消化率和氮保留均高于小尾寒羊,是比较优良的绵羊品种。 相似文献
94.
95.
针对青年公羊的采精调教技术开展了应用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调教后两个试验组的精子活力均达到0.8以上,畸形率小于10%,精子密度大于14亿个/mL,已经达到生产冷冻精液的标准;调教后两个对照组的精子活力均达到0.65以上,畸形率小于15%,精子密度大于6亿个/mL,也可达到鲜精人工授精的标准。PMSG有促进精子生成的作用,睾酮有促进公羊性欲表现与促进精子成熟的作用,通过激素处理后,对青年公羊的性欲、精液量与精液质量明显提升,精子的畸形率大幅下降,因此该试验处理方法可以作为公羊采精调教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6.
97.
采集湘西黄牛母牛的血液样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和比较其在发情周期和早期妊娠期的孕酮(P4)水平。结果表明,湘西黄牛的发情周期中,P4浓度变化非常明显,大致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发情前期、中期、后期和间情期P4浓度分别为8.85、0.72、1.40和9.13ng/mL,发情中期与后期P4浓度显著低于发情前期和间情期(P0.05);妊娠早期的母牛,从发情配种后,血液中P4浓度缓慢升高,其中妊娠后0~10d、11~20d、21~30d和31~36dP4浓度分别为3.36、8.91、12.69和16.12ng/mL,各阶段P4浓度差异显著(P0.05);发情后第21d、24d、27d和30d,妊娠母牛血液中的P4浓度显著高于未妊娠的母牛(P0.05)。试验表明,发情配种后20d,妊娠母牛与未妊娠母牛的血液中孕酮含量差异明显,可作为判断是否受孕的标记因子。 相似文献
98.
试验旨在研究棕榈酸(PA)与叶酸(FA)对荷斯坦育成公牛营养物质消化率、氮平衡和血液指标的影响。选用16头10月龄荷斯坦育成公牛,采用2×2因子的4×4拉丁方设计,分别在无PA日粮和含3%PA的日粮中以FA和过瘤胃叶酸(RPFA)的形式添加3.6 mg/kg FA,每期试验包括20 d预试和5 d正式试验。结果表明:PA和RPFA对营养物质消化率、氮平衡和血液指标无交互作用(P>0.05);日粮添加PA其干物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降低(P<0.05),消化氮和沉积氮降低(P<0.05),沉积氮/采食氮提高(P<0.05);日粮添加RPFA其干物质和有机物消化率提高(P<0.05),沉积氮、沉积氮/采食氮与沉积氮/消化氮增加(P<0.05);日粮添加PA或RPFA其血液葡萄糖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白蛋白与总蛋白含量提高(P<0.05),FA浓度增加(P<0.05),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降低(P<0.05)。日粮添加PA其血液游离脂肪酸和β-羟丁酸浓度增加(P<0.05),添加RPFA则降低(P<0.05)。综上可知,育成牛日粮添加3%的PA或含FA 3.6 mg的RPFA可提高氮利用率。 相似文献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