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8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用平皿抑菌圈法评价多菌灵、百菌清和甲基托布津不同浓度(400、600、800、1000倍液)对4种供试菌的抑制效果,以采后发病的玉金香厚皮甜瓜的腐烂病病原菌镰刀菌(Fusariumspp.)、粉红单端孢(Cephalotheciumroseum)、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青霉(Penicillumsp.)作为供试菌。结果表明,多菌灵对4种供试菌都有抑制作用,其中400倍液处理后的抑制效果与其他3种浓度处理后的抑制效果在α=0.05水平上对镰刀菌、粉红单端孢和黑曲霉存在显著性差异。百菌清和甲基托布津对4种供试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2.
青稞微座孢根腐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Naked barley (Hordeum vulgare L. var. Nudum Hook.f.) is a specific food and forage crop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in China. In June and August 2016, a root rot was found on naked barley in Qinghai Province, China. The pathogen was isolated and purified, and the four isolated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as Microdochium bolleyi by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methods and pathogenicity determination. As far as we know,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M. bolleyi causing root rot on naked barley in China.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revent this di-sease from spreading over a large area by adopting disease management practices so as to maintain the ecosystem.  相似文献   
33.
对河西灌区9县(市)进行了甜莱丛根病的普查和室内研究,调查研究表明,其中有6县(市)的甜菜种植区该病普遍发生。发病率最低10.6%,最高48.2%。田间表现症状类型,黄脉型占67.4%,焦枯型占25.3%,黄脉型占0.3%,混合型占7%。病害发生程度与轮作年限呈明显的负相关。茬口,种植模式,灌水,施肥对病害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为农用微生物菌剂在退化天然草地的使用提供标准化的技术指导,从根本上促进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前期使用微生物菌剂修复退化天然草地的经验,从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修复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规范应用农用微生物菌剂修复退化天然草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5.
嘉峪关市洋葱基盘腐烂病病原鉴定及药剂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嘉峪关市洋葱基盘腐烂病害的病原、致病性和优势病原种群,对4个采样区洋葱基盘腐烂病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了分离,并根据其培养性状和形态学特征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害的病原为尖镰孢菌、茄镰孢菌和串珠镰孢菌,其中尖镰孢菌为优势种。室内致病性测试结果表明,3种镰孢菌均可引起洋葱基盘腐烂病,其中尖镰孢菌的致病性最强,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分别为84.4%和65.3,极显著高于(P<0.01)其他2种菌。为筛选化学防治有效的杀菌剂,采用平皿菌丝生长抑制法在室内测定了多菌灵、百菌清、恶霉福和施菌克4种药剂对以上3种镰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3种镰孢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200 μg/L的施菌克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6.
为了明确甘南州临潭县青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与根腐病的关系,以临潭县10个青稞主产区为研究对象,调查根腐病发生情况,同时采集健株和病株根际土壤,研究其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对根腐病的影响。结果表明,10个地区青稞根腐病田间发病率5%~20%。青稞根际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与发病呈正相关,而铵态氮和硝态氮呈负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与发病呈负相关,而纤维素酶呈正相关。发病青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细菌 > 放线菌 > 真菌,土壤细菌和放线菌与发病呈负相关,而真菌呈正相关。青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对根腐病的影响较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对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7.
为了解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致病菌的种群结构和数量,于2015和2017年在甘肃省10个市(州)采集玉米茎腐病样品42份,根据形态学特征和EF-1α (tef)基因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的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共获得10种镰孢菌,分别为禾谷镰孢菌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 FGSC, 59.3%)、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11.5%)、木贼镰孢(F. equiseti,10.3%)、胶孢镰孢(F. subglutinans,5.9%)、层出镰孢(F. proliferatum, 4.7%)、变红镰孢(F. incarnatum, 4.0%)、三线镰孢(F. tricinctum, 1.9%)、温带镰孢(F. temperatum, 1.2%)、锐顶镰孢(F. acuminatum,0.8%)和尖孢镰孢(F. oxysporum, 0.4%),其中三线镰孢和锐顶镰孢作为玉米茎腐病新病原,属国内外首次发现。禾谷镰孢菌复合种、拟轮枝镰孢、木贼镰孢和胶孢镰孢在甘肃四大生态区(陇东地区、陇南地区、陇中地区和河西走廊)均有分布,其余种仅在1~3个生态区分布。利用镰孢菌的特异性引物EF-1α (tef)对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优势病原菌禾谷镰孢复合种进行种群检测,共鉴定出布氏镰孢(F. boothii)和禾谷镰孢2个种群,其比例为2.75∶1。选用玉米品种甘宇301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发现10种镰孢菌均可致病。本研究结果为甘肃玉米茎腐病的综合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
苯丙氨酸解氨酶与苜蓿种质根和根颈腐烂病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对10个苜蓿品种人工接种和不接种尖孢镰刀菌的处理,研究了各品种幼苗根部和叶部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并探讨了酶活性与品种对根和根颈腐烂病抗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论接菌与否,苜蓿品种间幼苗根和叶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同时,幼苗叶部不接菌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与品种对根和根颈腐烂病的抗性达到显著正相关。而经过接菌处理的幼苗根中,或接菌处理后幼苗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虽与种质抗病性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结果表明苜蓿幼苗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可以作为种质对该病抗病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9.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真菌DNA提取的CTAB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统计学的角度明确CTAB法提取真菌DNA过程中各因素的影响,确定CTAB法提取真菌DNA的最优方案.【方法】本试验以菌体量、破壁、抽提、沉淀为考察因素,以核糖体RNA(rRNA)内转录间隔区(ITS)和28SrRNA基因序列的PCR反应扩增率为指标,用SPSS软件设计混合水平正交试验L25(5×34)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采用CTAB法提取真菌基因组DNA时,菌体细胞破壁和沉淀DNA这两个步骤对真菌DNA提取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抽提步骤,在100mg范围内,菌体量对DNA的提取效果影响不大.【结论】采用CTAB法提取DNA时,挑取40~80mg菌体,用带有无菌塑料钻头的手电钻研磨进行菌体细胞的破壁,研磨时可先加入液氮冷冻后再进行研磨,或直接在冰上研磨,酚∶氯仿∶异戊醇(25∶24∶1)抽提1次,等体积异丙醇沉淀DNA,可以得到较好的DNA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40.
11种除草剂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杂草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明确11种除草剂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杂草的防治效果,采用随机区组法开展了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2%甲·乙·莠悬浮剂5625 mL/hm2、48%乙·莠可湿性粉剂3.75 kg/hm2和42%异丙草·莠悬浮剂4 125 mL/hm2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杂草有较好的防效,其中,30 d和45d的株防效分别为92.9%、91.3%、92.3%和89.0%、88.0%、88.3%,45 d的鲜重防效分别为89.1%、88.2%、88.6%,显著优于其他药剂处理(P<0.05).同时,3种药剂处理玉米出苗整齐、生长良好、安全无药害发生,且分别比对照增产24.19%、22.04%、20.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