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 硒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和存在形式 硒存在于动物全身组织细胞中,肾、肝和肌肉中含量较高.用任何方法进入体内的硒都通过粪、尿或呼吸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集约化奶牛场春夏秋冬四季节所采集的污水样进行分析,测定了四季节污水样的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铜、锌等主要指标,对每个指标在各个季节差异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集约化奶牛场四季节污水中各个指标呈现了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3.
绿色木霉不仅污染黑木耳菌种,竞争培养料的养分和空间,而且还能分泌毒素抑制木耳菌丝生长,并能直接寄生于菌丝,使已经长好的菌丝逐渐死亡。更为严重的是侵染黑木耳的子实体和耳根,会导致子实体萎缩。条件适宜,传播蔓延很快,造成袋栽黑木耳的绝收。我校1986年春季投料棉子壳500kg 栽培黑木耳,出耳过程中绿色木霉的为害严重,结果只收了一潮耳。为此,我们从1988年春季开始对袋栽黑木耳绿色木霉防治进行了探索。(一)症状和病源菌袋初期受绿色木霉污染后表现不明显,中、后期变绿,菌丝密集如毡,并产生绿色粉状物,较明显,易辩认。严重时木耳菌丝被吃掉。子实体和耳根初期受到绿色木霉的侵染,长出白色纤细的菌丝被吃掉。几天后菌丝变绿并形成分生孢子,一旦分生孢子大量形成和成熟,子实体上的菌落变成绿色粉状,生长受抑制而萎缩死亡。  相似文献   
64.
发展秸秆畜牧业具有节粮和增加畜产品供给的双重意义,秸秆处理利用将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本文对秸秆饲料化综合处理利用技术做了回顾,评价了秸秆氨化处理方法,介绍了改进型的秸秆氨化、碱化、盐化综合处理及秸秆复合青贮技术;还介绍了含秸秆颗粒饲料的制作;最后指出了秸秆处理利用的生产技术需求,并且讨论了研究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65.
肉牛舍温热环境对肉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肉牛舍的温热环境指标如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对肉牛的健康和增重有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影响着饲料的采食量及利用率.为了解肉牛舍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对肉牛直肠温度和呼吸率的影响,对肉牛舍温热环境指标和肉牛的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肉牛舍内、外的6个测点,在同一时刻,温度、相对湿度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牛舍内、外不同测定点通风效果存在差异;新型牛舍与河南省的气候条件相适应,在豫南地区甚至河南省都可以推行.  相似文献   
66.
李改英  傅彤  陈文  王凤云  高腾云  潘军 《草业科学》2009,26(10):103-108
研究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二丙酸铵(0.3%、0.75%、1.5%)的复合防霉剂对连续2次淋雨后苜蓿Medicago sativa霉变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二丙酸铵可有效抑制霉菌的生长及苜蓿中粗蛋白质、粗脂肪、可溶性糖分和氨基酸的分解。对照组和试验1组 (0.3%)均检测到霉菌生长,分别在试验第6天和第8天达到最高,试验2组(0.75%)和试验3组(1.5%)未检测到霉菌;随着时间的变化,粗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粗脂肪的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添加防霉剂减少了下降的幅度,在第3天、第6天、第14天均为试验3组>试验2组>试验1组>对照组,且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可溶性糖分含量也呈下降趋势,在前期均为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在后期则达到一致;苜蓿中总氨基酸和其中10种氨基酸含量随二丙酸铵的添量增加呈升高趋势,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丝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含量有升有降,其余4种氨基酸(谷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组氨酸)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7.
中草药免疫增强剂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作者综述了近年来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的研究概况,着重介绍了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的有效成分及其免疫增强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指出此类研究的方向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8.
基于线粒体DNA的D-loop区段的多态性,通过与主流商业猪种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以及邻近地区的淮南黑猪、南阳黑猪、豫西黑猪、二花脸猪、莱芜猪相比较,探讨确山黑猪现存38头公猪个体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与参考序列(NC_000845.1NCBI)相比,确山公猪存在17个单核苷酸位点变异,转换数(si)与颠换数(sv)的比值(R)为10,碱基替换尚未饱和。确山黑猪共有9种单倍型,聚为7个分支,其中,Hap 1为优势单倍型,存在于21个个体中。同时,提示确山黑猪品种内存在母系血缘分离,但与临近地区猪种相比,则相对集中。河南地方猪种南阳黑猪与Hap1相同。河南地方猪种淮南黑猪及豫西黑猪和Hap4相同。确山黑猪关系整体与中国地方猪较近,与西方商业猪种关系较远。相对于莱芜黑猪,确山黑猪与二花脸关系稍近;相对于杜洛克猪和长白猪,确山黑猪与大白猪关系稍近。  相似文献   
69.
《动物生产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综述分析了《动物生产学》实验课的重要地位和现阶段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思考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出发点,结合平时教学中先进的案例,在合理配置教师队伍、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实习相结合及多元化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与探索,以适应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70.
平菇菌糠对山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平菇菌糠对山羊瘤胃内环境和瘤胃消失率的影响,选用6只年龄、体质量接近(35.42 kg±3.96 kg)并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本地白山羊羯羊,随机分为对照组(0%菌糠)和试验组(菌糠替代40%的花生秧),进行25 d(10 d预试期,15 d正式期)试验,于试验期第5天晨饲后0、2、4、6、8、10和12 h采集瘤胃液进行氨态氮和pH的测定,并于试验期第12天采用尼龙袋技术,测定苜蓿青干草在瘤胃中0、6、12、24、36、48和72 h的消失率。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各个时间点瘤胃液的pH和氨态氮的质量浓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并且其总体变化趋势一致;②试验组苜蓿青干草有机物72 h瘤胃消失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个时间点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显著提高了苜蓿青干草36、48和72 h粗蛋白质的瘤胃消失率(P<0.05),6 h粗蛋白质的瘤胃消失率极显著提高了14.17%(P<0.01);菌糠替代花生秧对苜蓿青干草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各个时间点瘤胃消失率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因此,菌糠替代山羊粗饲料中40%的花生秧不影响瘤胃的p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