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61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38篇
  73篇
综合类   304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122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01.
为了探讨驴乳清蛋白(DWP)补充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本试验将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6个组(n=6)。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和APAP诱导肝损伤组(APAP组)小鼠每天灌服0.3 mL生理盐水,DWP对照组(DWP组)小鼠每天灌服400 mg/(kg·bw)DWP,DWP低、中、高剂量组(L、M、H组)小鼠每天分别灌服100、200和400 mg/(kg·bw)DWP,连续7 d。末次给药24 h后,除Control组和DWP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经腹腔注射300 mg/(kg·bw)APAP,16 h后收集各组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样品。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学变化,试剂盒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肝脏细胞因子含量,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和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相关信号分子,包括细胞外调节激酶(ERK)、Jun N-端激酶(JNK)、p38的磷酸化水平...  相似文献   
802.
试验旨在探究自拟中药方制备的乳房灌注剂治疗奶牛隐性乳腺炎的抗炎作用机制。根据牛奶体细胞数(SCC)和加利福尼亚乳腺炎试验(CMT)筛选出12头患隐性乳腺炎的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阳性对照组奶牛经乳腺管注射40 mL灭菌ddH2O,各治疗组奶牛每个乳区分别注射低剂量(10 mL)、中剂量(20 mL)、高剂量(40 mL)的中药乳房灌注剂,连续使用7 d。试验结束后,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含量,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奶牛乳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 p65和细胞外调节激酶(ERK1/2)、Jun N-端激酶(JNK1/2/3)、p38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中药灌注剂以剂量依赖方式降低了牛乳中SCC和乳清中IL-1β、TNF-α的含量,抑制了乳腺组织中NF-κB p65、ERK、JNK、p38的磷酸化和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研究表明,中药灌注剂可通过抑制NF-κB、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NLRP3信号通路发挥治疗奶牛隐性乳腺炎作用,具有进一步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