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61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38篇
  73篇
综合类   303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122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鱼病防治中应注意的十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 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其活动不易观察,鱼生病时往往不能及时被发现。既使发现,治疗也比较困难。况且有些鱼病并没有特效药治疗。因此,要牢固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把经常性预防和治疗结合起来。在养殖过程中,除放养前对池塘进行彻底清塘消毒外,还应选用体质健壮的鱼种,对放养鱼种进行药浴。经常用漂白粉、生石灰或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对食场进行消毒。另外,在高温季节要每半个月全池泼洒1次漂白粉或生石灰。  相似文献   
782.
为考察饲料中补充晶体或微囊赖氨酸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配制了豆粕含量为23%(高豆粕组),15%(低豆粕组)的两种实用饲料,在低豆粕饲料中补充晶体赖氨酸或微囊赖氨酸,使赖氨酸达到与高豆粕组一致的水平,共4个处理组,即高豆粕组、低豆粕组、低豆粕+晶体赖氨酸(晶体赖氨酸组)、低豆粕+微囊赖氨酸(微囊赖氨酸组),每处理设3个平行。饲养平均体重为(49.0±2.0)g的草鱼8周。结果表明,各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279.3%、239.7%、245.6%、277.5%,饲料系数为1.62、1.88、1.85、1.62。与低豆粕组相比,添加晶体赖氨酸对草鱼生长无改善(P>0.05),而添加微囊赖氨酸则提高草鱼增重率15.8%(P<0.05),降低饲料系数0.24(P<0.05),在增重率与饲料系数方面达到与高豆粕组基本一致的水平(P>0.05)。对草鱼摄食上述4种饲料0、1、2、3、4、5h后的血浆总游离氨基酸浓度测定结果表明,添加微囊赖氨酸血浆总游离氨基酸的变化趋势与高豆粕组、低豆粕组一致,即在饲后3h达到高峰,而添加晶体赖氨酸使血浆总游离氨基酸的吸收峰值提前。晶体赖氨酸经微囊化后,其水中溶失率显著降低(P<0.05),仅...  相似文献   
783.
[目的]探讨生物炭-壳聚糖复合材料(CBC)对镉(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方法]以黑麦草为供试植物进行盆栽试验,探究向酸性低镉土壤、中性高镉土壤和碱性高镉土壤中分别添加0、0.5%、1.0%和3.0%(W/W)的CBC时,土壤pH、全镉含量、有效态镉含量、黑麦草根和茎叶的生物量以及其中的全镉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施用CBC可以提高酸性和中性土壤的pH。随着CBC施用量的增加,土壤中有效态镉含量降低,当施加量至3.0%时达到显著水平。CBC可以钝化土壤中的镉活性,其钝化效果与土壤污染程度、酸碱性密切相关。随着CBC施加量的增加,黑麦草根和茎叶中镉含量降低,尤其植物地上部分降低效果明显,也证明了CBC对土壤中镉具有钝化作用;黑麦草的富集系数(BCF)和转运系数(TF)随CBC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小,表明施用CBC能够减弱土壤中的镉向植株体内的迁移,从而达到缓解镉毒害的作用。[结论]CBC可以用于镉污染土壤的修复,尤其是在污染程度严重的酸性土壤中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84.
李忠 《农业考古》2005,(6):109-110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最脆弱的环节.为此,应当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这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到我国的社会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85.
从贵州省安龙县辣椒炭疽病发病地块采集健康辣椒根际土壤,通过平板对峙法获得具有明显拮抗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的1株芽孢杆菌,通过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观察,并结合16S rDNA、gyr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该菌株可产生蛋白酶、纤维素酶、嗜铁素和磷酸酯酶等生防相关酶,对高粱叶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石榴干腐病菌(Phomopsis sp.)、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等5种重要植物病原真菌也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可作为生防制剂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786.
为明确顺硝烯新烟碱杀虫剂环氧虫啶对苜蓿蚜Aphis craccivora Koch的毒力及其在苜蓿蚜体内和水稻中的降解转化趋势,采用带虫浸液法测定环氧虫啶及其降解产物NTN23692对苜蓿蚜的毒力,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研究苜蓿蚜体内不同酶对环氧虫啶降解转化的影响以及环氧虫啶在水稻中降解转化为NTN23692的情况。结果表明:环氧虫啶及其降解产物NTN32692对苜蓿蚜的LC_(50)分别为3.45 mg/L和0.79 mg/L,NTN32692的毒力明显高于环氧虫啶。与对照组相比,在添加酶抑制剂的条件下,苜蓿蚜谷胱甘肽S-转移酶孵育液中环氧虫啶和NTN32692的浓度均显著降低,羧酸酯酶和细胞色素P450酶孵育液中环氧虫啶和NTN32692的浓度变化不显著。用不同浓度环氧虫啶处理水稻24 h后,叶片中环氧虫啶和NTN32692的累积量随着浓度提高均显著增加;在水稻中的残留动态表明,培养7 d后,叶片中环氧虫啶和NTN32692的浓度皆显著降低,降幅分别达到67.33%和89.42%。  相似文献   
787.
为烟草白粉病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采自同一烟株上发病烟叶和健康烟叶DNA的ITS区进行测序,分析各样品的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结果表明:白粉病烟株健康烟叶真菌群落丰富度及多样性均高于发病烟叶;2种样本的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发病烟叶优势菌属及其相对丰富度为高氏白粉菌属(Golovinomyces)99.22%,曲霉属(Aspergillus)0.33%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0.33%;健康烟叶的优势菌属及其相对丰富度为高氏白粉菌属(Golovinomyces)91.86%、曲霉属(Aspergillus)0.34%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0.31%。在白粉病烟株上发病烟叶和健康烟叶均存在大量的高氏白粉菌属。  相似文献   
788.
探究不同生长阶段灵芝子实体和孢子粉的活性成分变化,为灵芝子实体和孢子粉最佳采收期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消费者选择相关灵芝产品提供科学参考.对梅州本地主栽品种'梅灵1号'灵芝生长发育期间4个阶段的子实体、孢子粉弹射期间3个阶段的孢子粉进行多糖、三萜及甾醇、腺苷、蛋白质、脂肪等活性成分检测.结果显示,灵芝子实体中,菌蕾期...  相似文献   
789.
基于氟虫腈低能构象进行骨架跃迁,设计、合成了2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苯基吡唑并嘧啶胺和苯基吡唑并嘧啶酮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 (1H NMR)、碳谱 (13C NMR) 及高分辨质谱 (HRMS) 确证。杀虫活性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 A5 、 B1 、 B4 和 B5 在500 mg/L下对小菜蛾的致死率在40%~73%之间,活性弱于氟虫腈。初步分析,其理化性质以及其与昆虫γ-氨基丁酸 (GABA) 受体结合模式方面的差异可能是导致这些化合物活性比氟虫腈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90.
针对现有杂交中籼稻高留桩机收再生栽培模式存在头季机收碾压严重、再生季生长期短等导致再生季产量不高、品质差的问题,结合区域生态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创建了以“品种选择、适期早播、氮肥优化管理、干湿交替灌溉、低留桩收割(10~15 cm)”等措施为核心的早熟籼稻低留桩机收再生栽培模式。与杂交中籼稻高留桩机收再生栽培模式相比,新模式将再生季生育期延长了20~30 d,将头季与再生季温光资源的分配率由7∶3提高至6∶4,实现再生稻高产优质与资源高效协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