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7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222篇
林业   742篇
农学   334篇
基础科学   393篇
  234篇
综合类   2416篇
农作物   321篇
水产渔业   167篇
畜牧兽医   1435篇
园艺   365篇
植物保护   122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6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正随着桉树人工纯林的规模化发展,桉树病虫害问题表现的日益严重,直接制约着桉树人工林的培育与生存环境。1.危害症状1.1桉青枯病等根部病害桉树青枯病是由一种名为青枯极毛杆菌的真菌引发的桉树病害,桉树青枯病菌对苗木的侵染可表现为两种类型:其一是急性型青枯病,病株表现为叶片等部位骤失水分产生萎缩状,枯叶呈现出褐色或黑褐色条斑,且叶子悬挂于枝条而不脱落,根部腐烂,木质部、髓部严重坏死,并产生根茎恶臭等。这种病  相似文献   
912.
刺苦草对铜胁迫的耐受性及其恢复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沉水植物对低浓度铜(Cu)污染的水体进行生态修复被认为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以鄱阳湖分布较为广泛的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Cu~(2+)添加梯度,对照组(CK)为(0.007±0.012)mg/L,试验组(T1)为(0.400±0.026)mg/L,试验组(T2)为(0.830±0.010)mg/L,试验组(T3)为(1.697±0.055)mg/L;处理1周后彻底换水,使其进行为期2周的恢复生长,探究铜胁迫及解除后刺苦草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生长状况的变化及其对Cu~(2+)的富集效果。结果显示,不同浓度Cu~(2+)处理对刺苦草生长产生了严重的胁迫作用,试验组地上部分长度、鲜重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刺苦草对水体Cu~(2+)的去除率在前4d平均为63%,各处理组水体Cu~(2+)含量均显著下降;刺苦草地上部分Cu~(2+)含量随水中Cu~(2+)含量的增加而显著上升,T3组刺苦草地上部分Cu~(2+)含量达到(3.68±0.32)mg/g,约为T1处理组的6.4倍,地下部分Cu~(2+)含量则没有显著差异;刺苦草Cu~(2+)化学计量内稳性较差,其指数(1/H)约为1.09。在解除Cu~(2+)胁迫后的恢复阶段,T1、T2和T3地上部分Cu~(2+)含量相对于胁迫阶段分别下降了43.04%、92.12%和86.00%,地下部分分别下降了57.91%、42.70%和33.81%,而刺苦草鲜重、叶绿素含量及地下部分Cu~(2+)含量则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刺苦草是一个较理想的Cu~(2+)超富集植物,铜胁迫解除后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913.
通过对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类"三区"人才现状和服务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传统的服务方式的弊端,提出精准扶贫中农业类"三区"人才的技术扶贫的新模式,即"多专业融合科技服务团队+创新创业项目合作+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并实施1年。结果表明,新模式使农户接受培训的次数增加30%,服务人数增加50%;每个合作社合作的专业增加3~4倍;"三区"人才服务次数增加60%以上;合作社的业务量增加40%。该模式可为延安市科技扶贫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14.
[目的]通过原核表达及纯化获得A型口蹄疫病毒(FMDV)结构蛋白VP1,为建立A型FMDV的ELISA诊断方法及开发安全、高效、广谱的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含A型FMDV VP1基因的重组质粒pMD18-T-A-VP1为模板,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A型FMDV的VP1基因,构建表达质粒pET-32a-VP1和pGEX-6p-1-VP1,然后转入感受态细胞E.coli BL21 (DE3)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结果]诱导表达获得的VP1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别经His· Bind和GST· Bind柱层析纯化,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融合蛋白纯度较高;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析发现,VP1融合蛋白能与豚鼠抗A型FM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但不与豚鼠抗O型和Asia1型FMDV阳性血清反应.[结论]经原核表达及纯化获得的A型FMDV VP1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抗原性,可用于易感动物的免疫及血清抗体筛查.  相似文献   
915.
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渔业管理策略评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捕捞量一直维持在最大持续产量附近,其整体资源处于风险状态。由于渔业数据存在各种误差,渔业资源评估结果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传统的渔业资源管理方法会影响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渔业管理策略评价是一种系统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管理对象的渔业系统,设定合理的管理目标,然后测试和评价不同渔业管理策略的表现,可以提高渔业管理成功的概率,在渔业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本研究根据印度洋黄鳍金枪鱼的生活史特征参数和渔业数据,建立操作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对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渔业不同管理策略的结果进行评价,从而选择适宜的管理策略,为印度洋黄鳍金枪鱼资源持续发展提供建议。本研究共设置25种管理策略,通过渔业管理策略评价(management strategy evaluation,MSE),并结合各种不确定性,得到最合适的管理策略是管理策略7,即F设置为0.2,SSB设置为600 000 t。  相似文献   
916.
冬翠大葱是以雄性不育系A304为母本,自交系06-3-9-7为父本,利用三系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的耐寒大葱杂交新品种。该品种整齐度高,葱白坚实,抗风、抗倒伏;管状叶5~6枚,叶片直立,叶灰绿色,蜡粉层厚。平均株高100.51 cm,葱白长40~50 cm,葱白粗2.5~3.5 cm,单株质量0.22~0.26 kg,辣味浓烈,风味佳。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3.61 t/hm2,较对照元藏大葱平均增产19.05%;冬翠大葱品质优,干物质含量14.0%,维生素C含量0.218 mg/g,总糖含量7.08%,蛋白质含量15.6 mg/g,纤维素含量0.9%;抗逆性试验结果显示,冬翠大葱抗寒力强,耐热,高抗霜霉病、紫斑病和病毒病。一年四季均可栽培,适宜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917.
南阳烟区浓香型特色烤烟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出适合南阳烟区种植的特色、优质、高产、抗病性好的烟草品种,以云烟105、NC71、NC297、K326、豫烟6号、豫烟7号、豫烟9号、豫烟10号、豫烟11号、豫烟12号为试验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云烟87为对照,对各品种的生育期、大田农艺性状、植物学性状、田间自然发病率、经济性状、常规化学成分、烤后烟外观质量、烟叶感官质量等指标进行了综合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的生育期差异不明显,株高最高的是云烟105,达1493 cm,茎围和节距均大于对照品种的有云烟105、豫烟6号、豫烟12号,云烟105、NC71、豫烟9号、豫烟12号分层落黄难;豫烟11号、豫烟12号的抗病性表现最好,各病害发生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产值以豫烟6号最高,其均价也最高;与对照品种云烟87相比,豫烟6号、豫烟11号、K326的烟叶浓香彰显程度较高、感官质量较好。总的来说,在南阳烟区,豫烟6号和豫烟11号田间长势强,产量、产值高,抗病性强,内在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均较好,可以在南阳烟区进一步示范验证。  相似文献   
918.
以黄淮地区为例,分析了秸秆还田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包括:秸秆还田为小麦纹枯病重发提供了充足菌源;小麦全蚀病发生面积增加、危害程度加重;小麦赤霉病由偶发病害变为常发病害;蜗牛由次要虫害变成主要虫害;新发虫害二点委夜蛾危害加重。同时提出了农业措施、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对策。  相似文献   
919.
为给后续研究和利用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H1-1-3-1-9-8提供依据,用形态学、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H1-1-3-1-9-8在株高、穗长、穗型等性状上与华山新麦草无显著差异,千粒重平均44.2 g,较亲本显著增加;H1-1-3-1-9-8的染色体构型为2n=44=22Ⅱ;经原位杂交鉴定,H1-1-3-1-9-8存在两条华山新麦草外源信号,且能够配对;选取普通小麦7个部分同源群上的64对EST-STS引物对H1-1-3-1-9-8进行分析,第一部分同源群上的BE443796、BE446010、BE497584、BF202643、BG262410、BG607965和BM140362七对引物扩增出了华山新麦草的特异条带;经种子贮藏蛋白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H1-1-3-1-9-8具有华山新麦草特有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以上结果说明,H1-1-3-1-9-8是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1Ns二体异附加系。  相似文献   
920.
介绍我国菠萝主产地广西菠萝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广西菠萝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