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33篇
综合类   6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秸秆直接还田对当季作物产量效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麦秸和玉米秸等农作物秸秆还田及应用秸秆速腐剂还田秸秆对当季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未经处理的作物秸杆对当季小麦产量影响不大。施麦秸量为 3 0 0 0和 6 0 0 0kg/hm2 时 ,当季小麦产量分别为对照的92 .8%和 96 .0 %,减产 7.16 %和 4.0 0 %,减产不显著。用玉米秸秆代替麦秸时 ,小麦产量为对照的 99.1%和 10 3 .2 %,与对照产量持平或略有增加。施用秸秆速腐剂后 ,小麦产量相对提高 3 .6 0 %和 1.45 %,是不施秸秆的 (对照 ) 99.5 %和 10 3 .2 %。玉米秸秆较麦秸腐解快 ,效果好 ,粉碎后可直接还田  相似文献   
52.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集安徽省部分矿区附近农田土壤样品,分析了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土壤总Cu、Zn、Pb和Cd含量分别为79.3~2 415.3、75.6~778.6、46.3~252.1和0.29~13.546 mg/kg,平均为282.1、227.2、122.5和1.927 mg/kg,是我国A层土壤算术平均值的12.5、3.1、4.7和19.9倍。土壤Cu、Cd、Zn和Pb的污染指数相应为1.59~48.31、0.97~45.15、0.38~3.89和0.19~1.01,平均为5.64、6.42、1.14和0.45,表明该区域土壤已受到极为严重的Cu、Cd污染,部分土壤受到一定程度的Zn污染。  相似文献   
53.
不同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物理性质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砂姜黑土结构不良是影响其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改良其土壤结构,基于安徽龙亢农场砂姜黑土耕作定位试验基地,设置免耕、旋耕、深松和深翻四种处理,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0~40 cm土层土壤物理结构、玉米根系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玉米生育期内,免耕处理下0~40cm土壤平均容重和紧实度分别为1.52~1.57g·cm~(–3)和926~1 748 kPa,高于其他耕作处理;0~10 cm土层有效水分库容和饱和导水率低于其他耕作处理,分别仅为0.12 cm~3·cm~(–3)和3.5×10~(–5)mm·min~(–1);根系发育受到明显抑制,根长密度和根干物质的量密度较其他耕作方式分别降低42.5%~117%、35%~73.9%;2016—2017周年作物产量较深松和深翻降低8%~12%。2)与旋耕和深松相比,深翻处理下10~20cm土壤容重和10~30 cm土壤穿透阻力分别降低至1.39~1.51 g·cm~(–3)和725~1 575kPa,0~10 cm土壤饱和导水率显著提高至4.15×10~(–2) mm·min~(–1),0~20 cm土壤有效水分库容提高至17.9%~18.4%,促进了0~10 cm土层根系发育,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3)相关分析表明根长密度与土壤容重(r=–0.74**,P 0.01)和穿透阻力(r=–0.73**,P 0.01)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所述,深翻改良砂姜黑土结构效果明显,有利于作物生长,为该区较适宜的耕作模式。  相似文献   
5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肥料配施对穿心莲生长和内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钾磷肥或有机肥的平衡施肥对穿心莲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氮磷钾和有机肥配施处理较仅施氮肥的对照产量增加16.85%-26.67%,平均增产22.07%。穿心莲内酯含量增长0.70-8.21个百分点,相对提高2.82%-33.08%;经济收入提高5202-8237元/hm2,施肥产投比为4.50-8.22∶1。  相似文献   
55.
生姜的功效及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世界生姜生产和出口概况,总结生姜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姜的提取物和保健作用研究现状,提出生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6.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适量氮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籽粒产量增长,施肥经济效益提高。施用不同数量氮肥后,产量增长18.0%~36.8%,平均增产25.1%。玉米产量随施氮量的加大先增加后下降,呈抛物线关系,最高产量施氮量为278 kg/hm2,最经济产量施氮量约240 kg/hm2。施肥增收2 331~4 780元/hm2,施用氮肥的产投比为1.19~4.05:1。  相似文献   
57.
安徽省大蒜钾肥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年田间试验研究江淮丘陵黄褐土-水稻土地区大蒜施用钾肥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对大蒜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地试验蒜薹的增产幅度分别为102.8%-155.6%、18.2%-32.8%和24.2%-29.1%,平均增产率为122.0%、27.3%和26.7%;蒜头产量提高11.3%-71.1%、38.1%-55.8%和34.9%-42.6%,平均增长39.2%、45.9%和38.1%。增加氮肥用量,蒜薹及蒜头产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施用钾肥能大幅度提高大蒜产值,每hm2增收3702-7998元,施用钾肥的产投比高达8.23-18.89∶1。  相似文献   
58.
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小麦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小麦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生长过程中氮肥分次施用的处理,株高、分蘖数、干物质重均高于氮肥一次性基施。氮肥施用以基肥∶返青肥∶穗肥为60∶20∶20时,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5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江淮丘陵地区油菜高产高效的平衡施肥技术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对油菜的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能增加油菜产值,提高经济效益.3年试验平均,油菜平衡施肥较不施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增产率分别为55.25%、14.8%和11.9%,施肥增收600~1650元/hm2,产投比为3.69~7.83.  相似文献   
60.
氮、硫配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氮、硫配施对生姜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硫配施比例对生姜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影响。随施氮量的增加,生姜的株高、茎粗、分枝数和单株茎、叶鲜重随之提高,N600S50处理高于其它处理,而单株根茎鲜重则是N450S50处理最高。施氮量在450 kg·hm-2之内时,生姜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相较于N0S0处理,不同施氮处理的增产率在33.1%~74.3%之间。同一施氮量下,增施硫肥可促进生姜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增加幅度在2.1%~11.8%之间。生姜根茎的品质分析结果也表现出类似趋势。N450S50处理的还原糖、还原型Vc、姜精油和姜辣素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20%、91.8 mg·kg-1FW、4.28 m L·kg-1FW及13.5 mg·g-1;而粗蛋白和硝酸盐含量则N600S50处理较高,分别为9.71%和82.1 mg·kg-1FW。同一施氮量下,增施硫肥可明显提高还原糖、粗蛋白、还原型Vc、姜精油和姜辣素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可见,适宜比例的氮硫配施可提高生姜产量,改善生姜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