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79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59篇
  173篇
综合类   467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20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硅酸盐细菌代谢产物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根际微生物的角度研究了硅酸盐细菌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代谢产物对植物生长促进作用最好的是138#菌,处理50天,水稻株高比对照增加27.7%,生物量比对照增加40.2%,硅酸盐细菌的代谢产物对植物生长的刺激作用与浓度有关,低浓度的代谢产物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浓度的代谢产物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代谢产物的作用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2.
RAPD分子标记鉴定甜瓜种子纯度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1个甜瓜品种进行品种区别和种子纯度鉴定.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RAPD-PCR条件以及利用引物W97225、97255、W97274、W97276、W97295可以将11个甜瓜品种区别开来,同时还利用引物W97295对银辉甜瓜的种子纯度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了中华绒螯蟹中K、Na、Fe、Zn、Cu、Cd、Pb和Cr等微量元素在身体肌肉、螯足肌肉、鳃丝、性腺和肝胰脏中的分布状况,以及雄蟹和雌蟹的差异,并对中华绒螯蟹微量元素的营养价值和重金属污染的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中K、Na含量最高,Fe、Zn、Cu次之,Cd、Pb、Cr最低。同一元素在不同部位的分布有较明显的差异,鳃丝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都较高。多数微量元素的含量在雌雄蟹各部位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性腺中Cd、Cu、Na、K和Cr的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其中Cr在雌蟹和雄蟹肌肉中的含量也有明显的差异。中华绒螯蟹是K、Na、Fe、Zn、Cu等微量元素的良好食品来源,但Pb、Cd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4.
四川大头茶在不同生境中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缙云山四川大头茶(Gardornia acuminata)在3个群落类型(针阔混交林、四川大头茶纯林和常绿阔叶林)中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12个引物共扩增出108个产物,其中82个是多态性的,多态位点比率为74%.Shannon指数估算的3个种群的平均遗传多样性为2.2448,总遗传多样性为2.6353,在总遗传变异中,有89.35%存在于种群内,10.65%存在于种群间。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5.
基于重庆市涪陵榨菜主产区农户榨菜种植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双变量Probit模型,测算了农户过量施肥的程度及其化肥利用效率,分析了农户过量施肥危害认知与规避意愿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榨菜主产区农户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为0.571,有42.9%的化肥量无法被作物利用与吸收,过量施肥174.15kg/hm2.农户认知过量施肥的危害主要受农户教育水平、从事农业生产的年限、化肥施用技术培训、兼业经营等因素的影响;农户对危害的规避意愿主要受农户教育水平、从事农业生产的年限、农业技术培训、兼业经营、家庭从事农业劳动力人数、有机肥的使用、榨菜地块质量、地块类型、地块碎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加强对农户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培养和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农户土地的规模经营、转变我国农业生产模式等相关的政策建议,减少农业化肥施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06.
四川紫色水稻土钾的形态和固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盆地紫色水稻土钾的形态和固定的研究表明,矿物态钾占95%~98%,是土壤钾的主体;非代换态钾和代换态钾仅占0.6%~3.55%和0.49%~1.28%;水溶态钾含量在10.0mg/kg 以下。在施入的钾中,水溶态和代换态钾所占比例随施钾量的增加而下降,非代换态和矿物态则呈增加趋势。土壤固钾能力决定于土壤中蛭石、伊利石和萦脱石的含量。酸性紫色水稻土固钾能力明显低于钙质和中性紫色水稻土。在施钾量低时,钙质紫色水稻土固钾能力弱,但随着施钾量增加而显著增强。根据施钾量与土壤速效钾的关系,可计算土壤施钾量和评价其肥效。  相似文献   
107.
经过比较研究,表明黄连林地种植模式下土壤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略有下降,而耕地种植黄连则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则明显增加.林地种植模式和耕地种植模式下虽然土壤的磷钾含量都有增加的趋势,但耕地黄连土壤的磷钾量增加较显著.由于农民对农耕地黄连的精心管理,耕地模式对土壤有培肥的作用,可见土壤养分的变化与农民施肥量有很大的关系.林地模式黄连地土壤肥力下降不是很显著,但对生态的破坏则不容忽视.弃耕地栽培三叶草除了可以培肥土壤外,还可以间接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08.
四川盆南紫色土颗粒及化学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盆南紫色土颗粒深受母质的影响,红棕紫泥和灰棕紫泥具有适宜的颗粒组成。紫色土粘粒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其中的一部份是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形成的。红紫泥具有明显的富铁铝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9.
采集了三峡水库消落区主要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样本30个,研究了土壤对磷的等温吸附过程.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消落区土壤磷的等温吸附过程可以用单表面Langmuir方程、双表面Langmuir方程、Frendlich方程、Temkin方程描述.土壤吸磷能力为水田>旱地,黄壤>紫色土>冲积土.紫色土、冲积土的磷零点吸持平衡浓度高于发生富营养化的临界浓度(0.02mg/L).黄壤对磷有较大的缓冲容量,而冲积土、紫色土对磷的缓冲能力较小,土壤淹水后其释放磷的风险大于黄壤.土壤的吸磷能力与土壤活性铁铝和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与磷吸持饱和度呈负相关.磷吸持指数可代替最大吸磷量用于评价土壤的吸磷能力,磷吸持饱和度可用来评价磷在水土界面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10.
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在重金属Cd污染条件(10mg/kg)下,叶面喷施Zn(Zn浓度为0,200,400μmol/L)对2个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Mill.)品种("4641"和"渝粉109")生长、光合特性、品质及番茄体内Cd形态和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Zn浓度增加,2个番茄品种的果实、根、茎、叶干重及植株总干质量均呈上升趋势.2个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及"渝粉109"叶片蒸腾速率随Zn浓度增加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叶片胞间CO2浓度及"4641"叶片蒸腾速率随Zn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随着喷Zn浓度的增加,2个番茄品种果实内氨基酸质量比、"4641"品种的果实Vc质量比和"渝粉109"品种的果实内硝酸盐质量比均显著下降,"渝粉109"果实的Vc质量比则显著增加;2个品种果实的还原糖质量分数随Zn浓度增加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低Zn(200μmol/L)减少了番茄果实各形态Cd质量比和Cd总提取量,但高Zn(400μmol/L)反而增加了"渝粉109"果实中FE质量比,以及增加了2个品种中FNaCl,FHCl,FR和总提取量.与对照处理相比,随喷Zn浓度的增加,"4641"和"渝粉109"叶、茎、根和果实Cd质量比分别减少了18.81%~21.55%和16.64%~20.15%,31.09%~35.76%和29.00%~36.71%,31.19%~26.13%和40.12%~41.81%,5.32%~11.73%和4.35%~12.73%.比较2个番茄品种,无论是否喷Zn,果实中Cd质量比及Cd积累量"4641"都高于"渝粉109",植株Cd总积累量以"渝粉109"高于"46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