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4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6-BA对麝香百合组培继代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保种培养基基础上,改变植物激素6-BA浓度配制不同的培养基,对麝香百合继代苗进行继代培养;通过对继代苗生长情况的统计学分析,显示了高浓度6-BA对小鳞片分化、对小鳞茎外围次生小鳞片的形成都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对小鳞茎植株的生长高度有严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2.
本文通过分析广西水果产业发展现状,揭示入世对广西水果业的影响,指出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应对入世的策略与措施,以提高广西水果产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3.
适宜控制培养基用量,能稳定威廉斯B6香蕉组培苗生长量、繁殖率,减少原料投入.30ml的用量其增殖率最高、培养基利用率较高,超过30ml的用量其增殖率相对下降,培养基利用率降低,但单苗增重量最大,综合考虑培养基损失、蕉苗耐SO2性等因素,认为培养基用量应控制在25~30ml/瓶.威廉斯B6在封闭的15 g/100 ml Na2SO3环境下表现出比粉蕉、大蕉较高的SO2敏感性,但与巴西蕉类似.此为香蕉组培苗标准化生产及不同品种香蕉苗的抗SO2逆境管理提供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34.
近些年由于番木瓜组培苗生产技术的完善,种植组培苗相对于一穴需种植3株实生苗的优势体现出来,且高产稳产、果品稳定、优质,使得广西桂南区域番木瓜种植日益扩大.由于番木瓜品种品系较多,在引进、培育、种植番木瓜时应考虑不同品种对应不同的应用需求,以期实现种植经济效益最优化.本文通过种植试验,比较了在广西种植面积较大的两个番木瓜品系的生长特性、生产管理差别、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为果农种植番木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适宜控制培养基用量,能稳定威廉斯B6香蕉组培苗生长量、繁殖率,减少原料投入。30ml的用量其增殖率最高、培养基利用率较高,超过30ml的用量其增殖率相对下降,培养基利用率降低,但单苗增重量最大,综合考虑培养基损失、蕉苗耐SO2性等因素,认为培养基用量应控制在25~30ml/瓶。威廉斯B6在封闭的15g/100ml Na2SO3环境下表现出比粉蕉、大蕉较高的SO2敏感性,但与巴西蕉类似。此为香蕉组培苗标准化生产及不同品种香蕉苗的抗SO2逆境管理提供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36.
栝楼组织培养与快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带腋芽或顶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调节培养基营养与激素,以微型扦插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建立了栝楼无性繁殖体系及栝楼组培苗生产路线,成苗效率高,较适合初代诱导的培养基为MS+BA0.3mg/L+IBA0.06mg/L,增殖培养基为MS+BA0.15mg/L+IBA0.1mg/L,生根培养基为MS+IBA0.3~0.5mg/L;沙土混合移栽基质能有效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生成的栝楼组培苗整齐健壮,生长活性强。  相似文献   
37.
广西香蕉寒害分级标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有关文献,对现有香蕉寒害分级标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拟制订广西香蕉寒害形态症状表现及分级标准,提出了抗寒防寒的生产技术措施,并对广西香蕉寒害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8.
以威廉斯B6为对照,对大丰1号香蕉在南宁市坛洛镇红壤地种植第1代(营养杯组培苗)和第2代(吸芽)的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大丰1号的主要农艺性状尤其是产量与威廉斯B6相近,但在梳型、穗型等外观品质上表现略差;大丰1号生长势稍强,表现为植株高,茎秆粗,叶片密,叶长;耐寒性稍好,表现为植株冻死后,吸芽抽生早,恢复生长快,抽穗早.  相似文献   
39.
40.
兰州百合组织培养和高频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低温及自然冬季萌芽两条路线进行兰州百合(L.davidiivat.unicolor(Hoog)Cotton)鳞片外植体初代诱导培养,以MS+0.0~1.0mg/LBA+0.0~0.1NAA为初代培养基,成功实现了南方高温地区兰州百合组织培养初代诱导。低温冷藏有利于鳞芽诱导,但不是鳞芽诱导的必要条件。采用MS+0.0~0.5BA+0.0~0.1NAA继代培养基,高温(28~29℃)培养与丛芽继代方式实现了兰州百合高频繁殖,其繁殖系数达3.0~5.0,继代周期为16~18d;组培生根苗的分单株大田移栽方法提高了成活率,降低了用苗量;为工厂化生产其组培苗及炼苗移栽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