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8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53篇
  6篇
综合类   38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马铃薯收获与清选分级机械化伤薯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马铃薯收获与清选分级入库机械化过程中伤薯问题,对机械工作部件、农田土壤条件、薯农种植习惯等多种伤薯因素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指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认为应尝试将新型防损材料、高频低幅振动分离等技术应用于马铃薯收获装备,探讨切土、压土理论,优化与增设马铃薯收获机械减损机构,并结合弹塑性理论和接触力学模型等来分析收获过程中的马铃薯力学特性,对于研制与改进马铃薯收获、清选分级及入库装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增强各生产环节损伤模拟与检测的可控性等建议和措施,以期实现马铃薯机械化生产中破皮与机械损伤的综合控制,进而为实现高效低损收获、精细化清选分级提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132.
为探讨不同温度条件下日光温室甜樱桃性器官发育及受精进程的差异,以6年生甜樱桃‘红艳’为试材,利用石蜡切片法和荧光显微技术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甜樱桃的花芽形态分化、雌雄配子发育、受精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日光温室条件下,花芽在硬核期开始形态分化,高温区花芽形态分化时间短,花序间发育较整齐,单花分化需45 d左右,而低温区则相反,且单花分化需75 d左右;高温区次生造胞细胞持续分裂时间缩短、小孢子母细胞的持续时间短、雄配子体的形成速度快且整齐度高,低温区相反;高温区从造胞细胞到雌配子体形成需14d左右,而低温区需20 d左右;不同温区胚的发育进程相似,但高温区从授粉到受精的时间比低温区延长约36h,达120 h.日光温室条件下,高低温均影响甜樱桃的生殖生长,高温使甜樱桃的花芽分化开始早,花芽形态分化及雌雄配子的发育时间短,但受精进程减慢.  相似文献   
133.
果树高接换头新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3a的果树高接换头实践,在接穗切削、嫁接时间、砧木处理、嫁接方法及接后管理等方面,总结出了一条高接换头新技术。该技术嫁接速度快,成活率可达95%以上,且嫁接新梢生长壮、结果早。  相似文献   
134.
以感染炭疽病的核桃病果为试材,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出炭疽病病原菌,研究了10%世高、15%三唑酮、12.5%腈菌唑、45%咪鲜胺4种杀菌剂在不同药剂浓度下对核桃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复配使用的抑菌效果,以期筛选出防治核桃炭疽病较好的药剂。结果表明:单独药剂10%世高50 mg·L^-1、15%三唑酮150 mg·L^-1、12.5%腈菌唑300 mg·L^-1的抑菌效果最好,不同浓度的45%咪鲜胺防治效果均较好,抑菌效果明显;15%三唑酮、10%世高、12.5%腈菌唑之间进行复配时发现抑菌率比单独使用有所降低;45%咪鲜胺112.5 mg·L^-1分别和15%三唑酮150 mg·L^-1、10%世高50 mg·L^-1、12.5%腈菌唑300 mg·L^-1复配使用,对核桃炭疽病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具有较为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45%咪鲜112.5 mg·L^-1与15%三唑酮150 mg·L^-1复配防治效果达100%。防治效果优异,可以推荐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35.
<正>0引言核桃黑斑病是核桃的三大主要病害之一,发病范围广,危害严重,一般植株受害率70%~90%,果实受害率10%~40%,严重时达65%以上,导致核桃栽培经济效益大幅降低[1]。核桃黑斑病病菌在病枝、芽鳞和残留的病果等处越冬,从气孔、皮孔、柱头、伤口等处侵入,借雨水、花粉、昆虫传播,可多次侵染[2]。  相似文献   
136.
实践性教学是果树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过去的实践性教学多单纯以教学为目的,很少考虑生产上存在的问题。由于果树生产缺乏科学技术,致使许多果园果树种植后结果晚、产量低、质量差,经济效益不高。改变过去教学和生产脱节的现象,已成为农林大专院校教学改革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在该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目的在于把实践性教学和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完成实践性教学规定的教学任务,又促进农村果树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同时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了解农村,培养他们学农、爱农、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自觉性和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为毕业后扎根农村、积极参与农村的经济建设打好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37.
为了解决适用土地不断短缺和高价值作物种植需要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垂直循环立体种植库,可实现相同占地面积的利用率增倍。装置主要由左支架、右支架、连梁、驱动装置、导轨和吊篮组成,驱动装置驱动吊篮沿导轨实现轮回移动。在负载和工况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建立四齿槽轮、五齿槽轮和六齿槽轮驱动链节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驱动接触力和位移波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四齿槽轮的驱动接触力和位移的波动均比五齿、六齿槽轮大,波动最大值出现在链节滚套与槽轮进入啮合的5.5s左右;四齿槽轮、五齿槽轮和六齿槽轮驱动链节移动的位移波动峰值分别为25、13、6mm。综合考虑驱动接触力和位移的波动情况,以及槽轮的质量和体积,确定五齿槽轮为驱动槽轮。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五齿槽轮驱动位移波动最大值为19mm,可以满足垂直循环立体种植库的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8.
针对现有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薯土秧杂分离效果差、伤薯破皮严重以及后续清选除杂成本高等问题,采用双筛薯杂分离、拨板摘薯、人工辅助分拣除杂、缓存集薯装包和随重渐降卸包相结合的作业方式,研制了一种装包卸包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该机具主要由松土限深装置、挖掘装置、双筛式薯杂分离装置、拨板摘薯装置、人工辅助分拣平台以及集薯装包卸包装置等部分组成。在阐述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双筛薯杂分离过程和拨板摘薯过程进行力学分析,明确了马铃薯运动轨迹和碰撞特征;拨板摘薯装置可实现薯秧脱附分离,降低损失率;缓存集薯装包与随重渐降卸包技术,可实现缓存和装包状态自动切换,确保不停机柔性集薯与减损卸包。试验结果表明,当作业速度为3.01、3.95 km/h时,生产率分别为0.39、0.51 hm2/h,伤薯率分别为1.68%和1.44%,破皮率分别为2.05%和1.71%,含杂率分别为1.75%和1.96%,损失率分别为1.56%和1.52%,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9.
为解决喷杆式喷雾机在对马铃薯等茄科茄属作物进行喷施作业时喷杆相对作物冠层距离精确测量与控制问题,设计了一套马铃薯喷雾机喷杆高度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二维激光雷达扫描田间马铃薯的植株冠层,根据种植模式对田间马铃薯植株进行冠层单元分割,通过融合姿态传感器的数据对雷达输出数据矫正,并基于中值滤波算法、移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方法处理冠层点云数据,实时解算出喷杆相对冠层顶部的垂直距离信息,同时融合油缸位移传感器数据设计了双阈值喷杆高度调控策略,实现喷杆相对马铃薯冠层距离的精准调控。系统应用于3WP-1500型喷雾机,通过高度检测精度试验和高度调节试验测试了系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激光雷达检测作物冠层高度的最大相对误差为7.16%,平均相对误差为3.95%。高度调节试验表明,通过确定最优的调节阈值,可以有效降低喷杆高度调节误差,提高系统稳定性,测试高度调节标准偏差为21.81mm,平均相对误差为3.08%,系统运行平稳,满足喷杆相对冠层距离自动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