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8篇
  12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31.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动物疫病诊断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在胶体金标记技术、免疫检测技术和层析分析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免疫学诊断技术。因其具有简便、快速、无污染、不需特殊仪器、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结果判断直观等优点,成为当前广泛采用的动物疫病免疫学诊断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动物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及水产动物疫病诊断方面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未来的动物疫病诊断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论文就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动物疫病诊断上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32.
核酸适体是采用指数富集配体的系统进化技术从随机单链寡核苷酸库中筛选出的能与靶物质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结合的配体.因其具有亲和力高、特异性强、精确识别、易体外合成与修饰等优点,逐渐成为抗体的代替或补充试剂,已成功应用于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分子信标等多种疫病诊断技术平台,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未来的疫病诊断中将发挥越来...  相似文献   
233.
海洋通过“溶解度泵”和“生物泵”完成碳汇过程,且具有碳固存容量大、储存时间长的显著优势,可有效缓解CO2排放产生的温室效应,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渔业是人类利用海洋的基础生产活动,对近海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渔业碳汇是海洋碳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海洋牧场作为一种以水域栖息地修复、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为主旨的新型渔业模式,通过增殖水生生物资源量,提升生物固碳量,实现渔业对海洋碳汇的扩增。本文针对我国对海洋牧场的界定,梳理了国内外对海洋牧场关键碳汇因子固碳机理及其过程和潜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浅析了海草床、牡蛎礁等典型海洋牧场生态系统在近海碳汇扩增中的重要作用。建议在海洋牧场固碳机理与碳循环过程、海洋牧场碳汇扩增技术和海洋牧场碳汇计量方法等方面开展重点研究,以期为渔业绿色发展,扩增海洋碳汇和服务“双碳”战略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34.
在植物中,小热激蛋白(sHSPs)是含量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的热激蛋白,其保守的结构特征是在细菌和真核生物分化之前进化而来的。sHSPs作为分子伴侣,有助于抑制蛋白质聚集、细胞骨架蛋白动力学、细胞生长、转录、分化等在内的多种不同的细胞进程。研究表明:番茄中SlHSP20基因簇在同一条染色体47.54Mb区域上串联重复排列。根据基因家族成员自身的进化分析,SlHSP20基因簇属于定位于细胞质/细胞核的CI类亚族sHSPs,并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命名为SlHSP17.6A、SlHSP17.6B、SlHSP17.6C和SlHSP17.7A。这些SlHSP20基因的基因组织结构与其同物种内sHSPs基因存在旁系同源关系,该基因簇中4个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但其5’-UTR中顺式作用元件不同,基因簇在番茄生长发育的表达及对激素和外源糖处理的表达都存在明显差异。共表达分析显示基因簇的互作基因也各不相同。以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番茄sHSPs基因的进化起源及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5.
为拓宽糯玉米种质资源和提高糯玉米育种效率,本试验以52份糯玉米自交系为供试品系,测定分析其蛋白质、淀粉、脂肪、氨基酸、含水量和种皮厚度品质指标,利用SPSS软件,采用欧氏距离法对其进行组内连接聚类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自交系按不同品质性状聚为4个类群,不同类别间品质性状均呈显著差异,Ⅰ类为低蛋白、较高淀粉、较低...  相似文献   
236.
[目的/意义]知识图谱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基石,为知识提供了一种新型组织与表示形式,而如何高效构建并合理地管理知识图谱成为当前图谱研究人员的迫切需求。研究聚焦于已有的知识图谱构建管理系统,以期对多款已有系统做全面深入的比较后,总结出当前知识图谱构建管理系统的建设新思路,并为更加通用、实用、好用的知识图谱构建管理系统研发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目前大量学者针对知识图谱核心构建流程提出了先进的算法与技术,众多知识图谱相关机构也研发了多种类型的知识图谱构建管理系统,文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6款国内外主流知识图谱构建管理系统进行调研,分析各系统在业务流程中的系统特色,在系统的构建流程支持、技术选型及可用性等方面进行总结对比,并围绕当前用户对于知识图谱构建管理系统的最新需求总结已有系统存在的局限。[结果/结论]在深入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文中研究了一体化知识图谱协同构建管理系统的建设模式,总结并提出分布式协同构建、多图谱并行管理、多路径知识抽取、多类图存储引擎以及跨媒体与多模态知识图谱等知识图谱构建管理系统建设的优化构想。  相似文献   
237.
李娇 《福建茶叶》2023,(4):104-106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进步,素质教育工作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传统的思政教育工作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茶文化与思政教育结合,不但能保证思政教学的质量,而且能让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本文阐述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了传统茶文化思想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提出了传统茶文化思想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38.
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智慧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经营主体对科技与知识的旺盛需求,农业知识服务成为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解决现有农业知识分散无序、更新不及时、面向经营主体的知识服务不平衡、供需脱节等问题,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农业知识服务的研究与实践现状,提出了一套基于农业全产业链、按照农业数据的全生命周期、面向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智能知识服务体系框架,设计了基于智能物联网(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Internet of Things,AIoT)的农情感知与大数据汇聚治理、基于知识图谱的农业知识组织与计算挖掘,以及基于多场景的农业智能知识服务三个层次。文中归纳了包括空天地AIoT全维度农情感知、多源异构农业大数据汇聚治理、知识建模、知识抽取、知识融合、知识推理、跨媒体检索、智能问答、个性化推荐技术、决策支持等农业智能知识服务涉及的关键技术,并举例了其研究应用。最后从农业数据获取、模型构建、知识组织、智能知识服务技术和应用推广等方面探讨了未来农业智能知识服务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总结发现,农业智能知识服务是破解当前农业知识服务供需矛盾,实现跨媒体农业数据到知识的跨越,推动农业知识服务向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升级的关键,亦是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39.
采用乙醇溶液热萃取方法提取羌活根茎活性成分,通过稳定性等物理性能测试进行评价并确定微乳剂最优配方。微乳剂由质量分数 (下同)为15%的羌活提取物 (含羌活醇0.34%)、9%的环己酮、16%的HMK-2100、10%的乙醇、49.9%的水和0.1%的AF1506组成。理化性质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羌活提取物微乳剂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为了比较研究其抑菌活性,同时还制备了5%羌活提取物 (含羌活醇0.11%)微乳剂和30%羌活提取物 (含羌活醇0.68%)乳油。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羌活提取物不同剂型产品对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和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15%羌活提取物微乳剂的抑菌效果显著,在用水稀释500倍 (羌活提取物质量浓度为300 mg/L,羌活醇质量浓度为6.75 mg/L)后施用,其对水稻稻瘟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在90%以上。应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羌活提取物微乳剂在绿萝叶片表面具有优异的铺展和润湿能力。  相似文献   
240.
以织金红托竹荪为试材,采用菌棒覆土栽培的方法,分析菌棒摆放方式和栽培密度对红托竹荪生长、性状、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以探索适合红托竹荪栽培的菌棒摆放方式和密度。结果表明,菌棒采用双排竖直摆放的方式,栽培密度为18棒/m2时最合理,栽培3~4 d后,菌丝开始萌发,平均30 d形成原基,110 d出菇,菌蛋数量70~90个/m2,产量400~500 g·m-2,栽培周期短,产量可观,且对红托竹荪子实体的性状无显著影响。此方法可减少菌棒用量,降低投入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