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7篇
  3篇
综合类   69篇
植物保护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旺长期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控水盆栽试验手段,在烤烟旺长期研究比较新品种云201、云202、云203和K326在不同程度干旱下部分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初步了解四个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能力的大小。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各项光合生理指标综合分析可知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对干旱胁迫的敏感程度和忍耐力存在明显差异,云202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反映最为迟钝,K326对干旱胁迫反映最为敏感,云201与云203介于两者之间且云203对干旱胁迫的生理指标变化幅度高于云201。从光合生理水平了解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的内在特性,可为不同品种适应不同的栽培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并建立合理的栽培制度,同时为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的抗逆育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2.
研究了菌龄、渗透压稳定剂、酶的种类及浓度、酶解时间和再生培养基等因素对淡紫拟青霉菌IPC菌株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IPC菌株原生质体形成的最适宜条件为:菌龄20 h,用5 mg/mL蜗牛酶,0.8 mol/L NaCl的渗透压稳定剂,酶解2~3 h;原生质体涂布于含0.6 mol/L NaCl、0.5%琼脂的再生培养基上,再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83.
淡紫拟青霉菌Paecilomyces lilacinus(Thom)Samson是一种重要的根结线虫卵寄生菌,同时是多种昆虫及其他植物寄生线虫的重要天敌,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Jatala等[1]发现该菌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卵寄生率高达60%~70%.作者采用紫外线等方法对淡紫拟青霉菌IPC菌株进行了诱变选育,以便进一步提高其防效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4.
利用PCR-RFLP方法对捕食线虫真菌隔指孢属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以ITS1和ITS4为引物对该属8种8个菌株的核糖体DNA转录间区(ITS)进行了PCR扩增,4种内切酶(AluⅠ,HaeⅢ,HpaⅡ,TaqⅠ)酶切。结果表明,该属的ITS区长度没有明显差异,其分子长在564-595bp之间,酶切图谱能体现不同种间的多态性,根据4种内切酶酶切结果,利用UPGMA法构建的节丛孢属分子系统树,基本体现了属内不同种间的亲缘关系,从分子水平证明了隔指孢属形态分类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5.
烟草体细胞胚胎发生再生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烤烟K326、红大、云85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在含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上进行试验,研究其体细胞胚胎的发生能力.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体胚的发生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激素配比诱导体胚发生的频率也不同,K326、红大、云85体胚最高的发生频率分别为8.3%、47.4%和61.1%;最佳激素配比分别为2.0mg·L-1NAA+0.5mg·L-1BA、2.0mg·L-1NAA+0.2mg·L-1BA和2.0mg·L-1NAA+0.5mg·L-1BA.试验中观察到烟草体胚发育的各阶段,并最终再生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86.
当赤星病菌孢子先于木霉孢子接种时,可刺激木霉孢子萌发,寄生率明显提高;当木霉孢子先于赤星病菌孢子接种时,木霉寄生率较高,但赤星病菌孢子萌发率明显降低;当2者同时接种时,2者的孢子萌发率及木霉的寄生率均较高.不同的木霉与烟草赤星病菌孢子配比试验表明,随着木霉与烟草赤星病菌孢子配比的增加,寄生效果明显提高,但当达到10:1后,即使配比增加,木霉的寄生率仍保持恒定.不同的木霉与烟草赤星病菌孢子配比对病害防治效果随着配比的增加,防效有所提高,当木霉与赤星病菌的孢子配比达10:1时,效果显著提高,随后防效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87.
超薄切片观察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的病叶组织,并抽提试验材料的总核酸电泳检测,结果表明:病组织中检测到与烟草丛枝症病害相关的低分子量RNA,切片中未观察到病毒粒子,薄壁细胞中发现细胞膜系统的畸变:质膜体(plamalemmasome)和双层膜泡囊(doublemembranousvesicles).质膜体由细胞质膜或液泡膜伸入空泡形成,直径约1000~2000nm,结构类似于类病毒侵染寄主形成的旁壁体.双层膜泡囊是含纤维状物内含物的泡囊,直径约100~200nm,结构类似于某些病毒侵染寄主形成的细胞质泡囊(cytoplasmicvesicles)和植原体(phytoplasmas),但因其广泛分布于寄主细胞中,不能认为是植原体.文献显示这些病变是类病毒和某些病毒侵染的特征,初步认为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可能是病毒病害,发病早期细胞内出现小分子核酸侵染的细胞病变特征,此与莫笑晗等发现病株体内含有大量低分子量RNA可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