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1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3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5篇 |
农学 | 50篇 |
基础科学 | 41篇 |
45篇 | |
综合类 | 372篇 |
农作物 | 27篇 |
水产渔业 | 42篇 |
畜牧兽医 | 167篇 |
园艺 | 55篇 |
植物保护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48篇 |
2021年 | 87篇 |
2020年 | 45篇 |
2019年 | 76篇 |
2018年 | 83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64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31.
832.
不同粒径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及燕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燕麦燕科1号为材料,研究不同粒径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及燕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径保水剂均可提高0~100 cm土层土壤质量含水量,10~60 cm各土层各处理差异较明显;施用保水剂可明显提高燕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其中以小粒径保水剂效果较佳;保水剂能提高燕麦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从而显著(P<0.01)提高燕麦产量,大小粒径保水剂分别比对照增产12.65%和16.61%;大小粒径保水剂均可显著(P<0.01)提高燕麦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增加15.12%和23.56%.说明,小粒径保水剂在提高当地土壤水分和促进燕麦生长方面优于大粒径保水剂. 相似文献
833.
以高筋面粉、茶树菇粉等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茶树菇粉面包的制作工艺参数,并比较了普通面包(300 g高筋面粉、盐1.5 g、酵母3 g、水150 g、醒发时间1 h、白砂糖30 g、赤藓糖醇30 g、黄油21 g、发酵时间3 h)与茶树菇粉面包的质构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茶树菇粉面包的最佳制作工艺参数为300 g高筋面粉中添加茶树菇粉8.58 g、白砂糖24.30 g、赤藓糖醇33.30 g、黄油20.25 g,发酵时间3 h,以此条件制备的茶树菇粉面包感官评分平均值为95.46分,略高于回归方程计算的茶树菇粉面包感官评分最高理论值(95.36分);同时,茶树菇粉面包的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64.45%、63.72%、63.59%,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总的来看,茶树菇粉面包色泽金黄诱人,松软有弹性,具有较好的咀嚼性,低糖且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带有特殊的菇类风味,口感丰富。 相似文献
834.
835.
[目的]探讨4个鲤鱼群体的形态学差异。[方法]综合传统形态学(可数性状、可量性状)数据和框架测定数据,通过多元变量统计分析,对黄河鲤鱼、野生四鼻须鲤鱼、养殖四鼻须鲤鱼和吴淞江苏州段鲤鱼的形态差异和种系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4个群体在可数性状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判别分析表明,4个群体的单一群体判别率分别为87.5%、78.1%、73.5%和96.8%,用优选的几项比例变量进行判别,综合判别准确率为83.7%;聚类分析表明,黄河鲤鱼群体和野生四鼻须鲤鱼群体聚为一支,养殖四鼻须鲤鱼群体和吴淞江苏州段鲤鱼群体聚为另一支;主成分分析表明,4个群体间形态差异主要系头部、尾部及鱼体垂直轴方面差异所致。[结论]为四鼻须鲤鱼这一珍贵鲤鱼品系的提纯复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36.
83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是关键。留土的农村人口是京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支撑体系的巨大资源库。应对本土人进行人才开发,结合京郊农村具有的优势及其特性,在人才开发过程中,兼顾共性,突出特性,因地制宜地进行农村人才的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838.
为了寻找影响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表型变化的基因,本研究使用转座子mini-Tn10 (pLOF/Kana)构建了鳗弧菌M3突变株文库,筛选影响表型变化的菌株及相关基因,证明这些表型变化的突变子与毒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对M3突变文库的1152突变子进行筛选,获得泳动能力改变的突变子1个(编号为6G_1),酪蛋白酶活性发生改变的突变子3个(编号为5A_11、7B_12和7E_12),明胶酶活性发生改变的突变子1个(编号为7H_1),以及菌膜形成能力发生显著变化的突变子3个(编号为5E_2、6A_2和6E_12)。对转座子插入位点进一步分析显示,一个磷酸二酯酶相关基因突变引起泳动能力增强(P<0.05),leuD、rseB和thiQ突变引起酪蛋白酶活性显著减弱(P<0.05),potD突变引起明胶蛋白酶活性显著减弱(P<0.05),leuO、ilvH和grpB的突变引起菌膜形成能力明显减弱(P<0.05)。对这些表型变化的突变子进行毒力感染,发现野生型M3是6G_1突变子的半数致死剂量(Lethal dose 50%,LD50)的2.04倍,该突变子毒力相对增强。5A_11、7B_12和7E_12的突变子LD50分别为野生型M3的2.96、3.25和3.36倍。7H_1的LD50是野生型M3的1.25倍,5E_2、6A_2和6E_12的LD50分别为野生型M3的3.34、4.08和1.84倍,这些突变子毒力相对减弱。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鳗弧菌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39.
840.
生物酶解是提高水产品蛋白质利用率的有效手段,且酶解过程往往伴随肽类、氨基酸、小分子挥发性成分等的生成或反应,进而引起酶解液风味变化。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性腺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功效成分,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为探究仿刺参性腺酶解过程中蛋白质和风味的变化规律,采用中性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对酶解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态氮、游离氨基酸组成、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仿刺参性腺匀浆液中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态氮的初始含量分别为1.14和0.15 g/100 g,可溶性蛋白质在酶解前30 min内迅速增加,之后基本保持不变,氨基酸态氮含量在前90 min内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90 min后略有下降,90 min时水解度最大,达43.66%。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酶解液的鲜味有所增强,腥味减弱,甜味和苦味也略有增强。酶解后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中,呈鲜味的谷氨酸含量最高,其次为呈甜味的甘氨酸和丙氨酸。仿刺参性腺酶解过程气味发生明显变化,烃类种类和相对含量均明显增加,二甲基硫醚含量显著降低,这可能是酶解液腥味减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