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4篇
  102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春季是一个疫病高发的季节,疫病的预防控制显得极为重要。目前多数猪场的管理人员已注意到猪场大环境的问题,但猪舍内部小环境对猪只健康的影响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从猪舍小气候环境管理的角度谈谈如何预防和减少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2.
气-气换热器对太阳能再生装置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再生装置是太阳能蒸发除湿降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普遍存在再生性能较低的问题。为了提高再生性能,将气-气换热器加装于再生装置中用于回收部分空气余热。讨论了两种再生装置的特点,测试了加装前后再生装置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再生装置的除湿增量、再生效率都随着太阳能热水温度的升高而提高;气-气换热器的加装能有效提高再生装置的再生性能,除湿量可以达到40~55 g/kg,较未加装时提高了35~45 g/kg;再生效率在热水温度90℃时可以达到60%,同等温度下高出未加装换热器50%。因此,余热的回收利用对于再生装置性能的提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3.
鸡舍纵向通风系统中进气口面积与位置的确定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李保明近几年来,随着鸡舍纵向通风系统研究的深入及在我国不同类型鸡舍中的应用试验成功,各地工厂化养鸡场纷纷开始了鸡舍通风系统的技术改造。但是,在鸡舍纵向通风系统的推广应用中,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4.
采用模拟实用系统的装置进行的试验表明,利用沸腾炉原理的集中雾化降温系统,其降温效率可达到80%-95%或更高,通风阻力损失为3-85Pa。分析了影响降温效率的因素,指出水气绋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5.
[目的]探明牦牛发情症状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发生几率。[方法]采用跟踪观察、生殖器官的临床检查和B超探查技术,对147头出现静立反射成年母牦牛的主要发情症状和卵巢发育状况进行了监测统计。[结果]发情季节初次发情的牦牛,出现外阴肿胀、潮红,阴门有粘液流出,子宫颈外口肿胀的个体比例均略低于再次发情牦牛;优势卵巢体积在发情开始时(0 d)平均为(2.41±0.31) cm,最大卵泡直径在发情第1天可达到(0.91±0.22) cm,排卵发生在优势卵巢上。发情季节再次发情的牦牛,发情第0天两侧卵巢的体积都明显大于初次发情牦牛(P0.01),最大卵泡直径在发情第1天略小于初次发情牦牛(0.88±0.21) cm,但差异不显著(P0.05),排卵多发生在小卵巢上;发情期(1.4±0.5) d略短于初次发情牦牛(1.8±0.6) d,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牦牛发情期主要发情症状并不完全出现,发情季节初次发情个体的发情表现更不充分。发情鉴定时,应根据外部症状、粘液分泌情况、卵巢发育状况来综合判断,在卵巢体积达到2.4 cm左右,卵泡直径在0.8 cm左右时就有发情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6.
水冷式猪床冬季保温措施对妊娠母猪小群饲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在冬季低温条件下水冷式猪床保温措施对妊娠母猪小群饲养的影响,试验选用16头配种4周左右的母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圈栏,每圈栏4头。在试验组猪床单元两端设有门帘来提高猪床内环境温度,测试各组环境温度及观察母猪行为。结果表明:单个猪床单元内1头猪躺卧时,试验组单元内温度比对照组和舍内温度平均分别高3.2和6.9℃,当试验组和对照组舍内温度分别高于11和12℃,均未出现2头猪挤在1个单元内躺卧。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母猪每天平均躺卧时间(18.6和17.8h)和饮水次数(18.5和23.3)差异显著(P<0.05),咬链次数(14.0和19.0)差异极显著(P<0.01)。对照组在猪床单元内排便和排尿分别占总次数的1.8%和12.1%,而试验组分别为0和3.2%。研究结果表明,猪床门帘可提高母猪躺卧区的局部温度和减少母猪的刻板行为。  相似文献   
207.
我国畜牧工程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保明 《中国家禽》2002,24(14):6-8
通过对我国畜牧工程技术的研究、应用及发展的现状分析,指出了在该领域尚存在的问题,在加入TUJ的新形势下,我国畜牧工程的发展方向如何?设施养殖业的出路何在?本文跨越$&余年时空界限为您详细讲述我国畜牧工程的经纬。  相似文献   
208.
209.
家禽生产环境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70年代以来,家禽环境研究开始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各国之间的学术交流也愈加频繁。仅美国农业工程师学会建筑与环境分会的畜禽建筑环境委员会就已连续组织了6次大型畜禽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已经固定为每四年召开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其中,第1、2、5、6次会议在美国本土召开,第3、4次会议则分别在加拿大、英国召开。  相似文献   
2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对家禽环境工程技术的研究十分活跃。其中,大型国际畜禽环境学术研讨会已成为美国ASAE每四年组织一次的重要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最近三次国际会议分别于1993年7月、1997年5月和2001年5月在英国和美国举行。综观这三次国际会议论文和学术报告的研究热点领域,可以发现目前世界各国对家禽环境的研究已从畜舍建筑、通风、加温降温、粪污处理等,扩展到动物的行为、动物福利、饲料营养等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除尘降尘、臭味控制等空气质量问题、畜禽运输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等。作者分析了我国在家禽环境研究与应用中尚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提出我国应加强研究与开发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