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采用杯碟法研究了放线菌菌株的抑菌活性。研究发现,4期菌株SY-5无论是活体还是发酵液对6种供试病原菌均表现出强烈的抑菌效果,发酵滤液稀释10倍后对玉米弯孢病菌的抑制率达81.8%。  相似文献   
82.
"黄冠梨"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优质梨品种之一,其果肉细腻、果形端正、品质上乘,套袋生产的果实果面皮孔小、色泽佳,倍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已在河北、山东、河南和辽宁等地大面积栽植,其中河北省栽培面积约1.5万hm2.然而,黄冠梨在成熟季节及贮藏期间,套袋梨果表面易发生果皮褐斑病(俗称"鸡爪病").该病害发病迅速,一旦发病,无法挽回,严重降低果实的商品价值.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河北省中南部黄冠梨果皮褐斑病发病率一般在20%~40%,高者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83.
钙和热处理对赞皇大枣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半红期赞皇大枣为试材,研究了采前喷钙(1% CaCl2 25 mg/L 6-BA)、采后浸钙(1% CaCl2浸果2 h)和热水浸果(45 ℃水浸果30 min)方法处理对枣果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 ℃条件下贮藏,与CK(不进行任何处理)相比,3种处理均能够较好地保持可溶性总糖、有机酸含量的相对稳定,保持较高的Vc含量;热水浸果处理可以明显降低果实的腐烂率,采前喷钙处理可以使果实低温贮藏2个月不腐烂,有效地提高了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84.
套袋对鸭梨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鸭梨为试材,研究了田间套袋对常温(25±2)℃下鸭梨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以及果实低温(0±0.5)℃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并未推迟或提前常温下鸭梨果实的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但套袋鸭梨的呼吸高峰低于未套袋鸭梨,而乙烯释放高峰无明显差别。采摘时,套袋鸭梨较未套袋鸭梨果实硬度大、可滴定酸含量高,VC含量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套袋和未套袋鸭梨果实硬度均有所下降,但套袋鸭梨果实硬度下降更为迅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在贮藏过程中整体上升,贮藏后期(210 d)套袋鸭梨果实SSC显著高于未套袋果实(P0.05),而之前两者无显著差异;套袋鸭梨果实TA含量较未套袋鸭梨下降更为迅速;贮藏初期套装鸭梨果实VC含量较低,但在贮藏后期这种差别已不明显;套袋鸭梨果心褐变指数较低,未套袋鸭梨果心总酚含量高且下降更为迅速,其PPO活性显著高于套袋鸭梨(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鸭梨果心褐变指数与PPO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套袋处理对抑制鸭梨贮藏期间果心褐变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5.
随着林业生态建设不断深入,更多山地、半山地、荒地、沙地用于植树造林,传统的林用机械不能满足有害生物防治要求,通过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多功能绿化喷洒车、四轮拖拉机喷药泵5种林用机械防治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效果和防治效率对比,结果表明,使用上述林用机械防治光肩星天牛成虫防治效果均达到90%以上,但每种机械的防治效果和效率各有优势,需根据不同的防治环境和防治条件,选用不同林用机械对光肩星天牛成虫进行喷雾防治,以便达到最理想的防治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86.
以‘锦绣'黄桃为试材,利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定‘锦绣'黄桃的DNA序列,用SPAdes v3.10.1组装叶绿体基因组,以桃树叶绿体基因组为参考,对其进行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和进化树分析,为进一步开展‘锦绣'黄桃遗传与鉴定学研究奠定良好基础。结果表明:‘锦绣'黄桃叶绿体基因组全长为157 786 bp,具有典型的四分体环状结构,GC含量为36.77%,AT含量为63.23%,包括1个大单拷贝区(LSC)、1对反向重复区(IR)和1个小单拷贝区(SSC),序列长度分别为85 924、26 381、19 100 bp,LSC、IR和SSC区域中的GC含量分别为34.61%、42.58%、30.41%。‘锦绣'黄桃的叶绿体基因组共注释得到130个基因,包括85个蛋白编码基因、37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按照功能分类将其分为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自我复制相关基因、其他基因和未知功能基因4大类,在这些基因中包括18个双拷贝基因,分别是1个NADH脱氢酶亚基基因(ndhB)、4个自我复制基因(rpl2rpl23rps12rps7)、4个rRNA基因(rrn16rrn23rrn4.5rrn5)、7个tRNA基因(trnA-UGCtrnI-CAU、trnI-GAUtrnL-CAAtrnN-GUUtrnR-ACGtrnV-GAC)、2个未知功能蛋白基因(ycf1ycf2)。在‘锦绣'黄桃叶绿体基因组中查找248个SSR位点,分布在LSC、SSC、IR区域的SSR数量分别为165、44、39个,占比分别为66.53%、17.74%、15.73%,以单核苷酸重复占绝对优势,主要是A/T,其次是三核苷酸类型,其优势重复单元类型是ATA、TAT和TTA。进化树分析表明,‘锦绣'黄桃与桃树(Prunus persica,MH169125.1)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建立了适于‘锦绣'黄桃完整叶绿体基因组组装及其特征分析的方法,为‘锦绣'黄桃的鉴定和系统发育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明12个家蚕品种(菁松A、菁松B、皓月A、皓月B、秋丰A、秋丰F、白玉B、白玉C、芙蓉、湘晖、932和7532,代号为201~212)对1~2龄人工饲料育的摄食性和适应性,为人工饲料适应性好的家蚕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家蚕种质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要求,研究12个家蚕品种对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24 h疏毛率、龄期经过、生命力和茧质等的差异,并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2龄人工饲料育12个家蚕品种的摄食性均较好,24 h疏毛率均达97%以上,其中212、203、209、210和208均>99.50%;1龄、2龄、3龄、4龄、5龄和全龄发育经过分别为120.0~120.5 h、98.0~121.5 h、98.0~113.5 h、118.0~136.5 h、152.0~176.0 h和607.0~631.5 h,其中206全龄发育经过最长,为631.5 h, 203和205最短,均为607.0 h;幼虫生命率、死笼率和虫蛹统一生命率分别为72.96%~98.78%、1.14%~27.15%和68.78%~96.23%,2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