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9篇
  1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能力提升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影响甘肃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能力提升因素入手,提出了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能力提升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2.
43.
<正>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所必须的设备,对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大农产品的供给、确保农业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情况、获得的成果与具有的缺陷,研究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同时对将来中国现代农业设备的发展方向展开了分析,希望可以给我国农业机械业之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伟大成就。随着信息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尽管现在农业机械化有了不小的进步,不过  相似文献   
44.
零上低温处理对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鉴定甘蓝型油菜品种的抗寒性,采用人工气候箱控温的方法,对从国外引进的1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进行零上低温处理,以观测不同品种抗寒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各品种叶片的含水量下降,细胞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其中4个品种(系)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2个品种(系)的抗寒性则相对较弱。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细胞膜相对透性和可溶性糖含量与甘蓝型油菜品种抗寒性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45.
农技推广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近年来甘肃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通过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实施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民生工程”等项目,开展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星级服务创建、创办农民田间学校,全省农技推广机构逐步健全、管理体制更加顺畅、人员得到充实、经费保障进一步加强、工作条件加以改善、服务手段得以提升、服务方式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6.
甘肃中东部旱灾发生特点及抗旱避灾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是全国最干旱的省份之一,全省旱地面积3 340多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4%左右,干旱少雨是甘肃农业的主要特征。年降水量300~600 mm的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陇中半干旱区、陇东半干旱及半湿润偏旱区和陇南半湿润偏旱区,农业基础薄弱,自然降水极其贫乏,有效水资源紧缺,干旱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近50年来,甘肃年均旱灾面积约946.5万亩,约占播种总面积的18%,其中成灾面积约为736.2万亩,约占播种总面积的14%。  相似文献   
47.
在对甘肃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技推广状况调研基础上,提出农村职业中学可以聘请推广专家走进课堂,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充实教学内容,培养创新农村科技人才,发展职业教育;而农技推广走进农村职业中学,培养合格的农技推广人员,促进教育与推广相互发展。  相似文献   
48.
3月19日,笔者随湖北谷城农商银行茨河支行行长胡可秀走进茨河镇下磨石村,农民别永全一边忙着在自家花菇大棚里采摘花菇,一边高兴地对笔者说:"我这花菇长势好、产量稳、质量高,摘下来直接送进超市,从不愁销!"在他家门前的空地上,几名帮工正将一节节栎树枝干塞进粉碎机粉成碎末,再将其装进塑料袋,旁边已装好的菌棒堆成了小山。别  相似文献   
49.
50.
从会宁县小杂粮生产谈小杂粮绿色食品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宁县是甘肃省的小杂粮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本文通过对发展绿色食品的意义、会宁县发展绿色食品的有利条件、发展小杂粮绿色食品的经验及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综合分析,指出在甘肃省发展小杂粮绿色食品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品质质量;建立健全质量标准,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拓宽服务领域,强化信息服务,服务领域要向产后延伸;积极争取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建立绿色食品小杂粮产业研究与发展中心,发展小杂粮产业发展协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