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8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7篇
  9篇
综合类   123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63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1.
【目的】研究了水杨酸(SA)在黄原胶(XG)及聚乙烯醇(PVA)为主要材料的基质型缓释系统中的释放速率。【方法】共设计了29个配方,分为4组:XG + PVA + SA、XG + PVA + 醋酸酯淀粉(AS) + SA、XG + PVA + 硬脂酸 + SA、XG + PVA + 壳聚糖(CS) + SA。根据设计的配方将材料研磨混匀后以聚乙烯醇溶液为粘合剂进行造粒。首先制作了6~10 mm五种造粒直径的缓释颗粒,并以4%、5%、6% (w/v)三种浓度的PVA溶液分别造粒,研究了造粒大小、PVA溶液浓度对颗粒释放行为的影响。确定造粒条件后研究了四种配方不同配比对颗粒释放行为的影响,采用静水溶出法和土柱淋溶法对释放行为进行表征,以水杨酸的释放率及累积释放量为指标绘制释放曲线。【结果】所制缓释颗粒的水杨酸释放曲线都遵循一个趋势:水杨酸释放率在前一段时间呈快速增长,转折点之后增长速度趋于平缓。根据试验结果分析,粗粒径的黄原胶溶胀更缓慢,对内容物的释放也会更慢。缓释颗粒直径较小时最终释放的百分比更高但由于比表面积大释放也更快,颗粒直径过大时最终释放的百分比会降低且持续时间也不会延长,最终选定造粒直径8 mm。对粘合剂PVA溶液的使用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在选取的三种PVA溶液浓度中,以浓度为4%的PVA溶液进行造粒、混合粉末与4%PVA溶液的比例(w/w)以1.1∶1为宜。四种不同组成的配方经优化后缓释效果最好的比例分别为:XG∶SA = 3∶1,在去离子水中释放持续约2.5天;XG∶AS∶SA = 3∶1∶1,在去离子水中释放持续时间2.5天;XG∶硬脂酸∶SA = 1∶1∶1,去离子水中持续时间约为3天;XG∶CS∶SA = 3∶1∶1,在去离子水中可持续4天,而在土柱中释放持续可达36天左右。【结论】使用0.178 mm粒径的黄原胶粉末,在XG∶CS∶SA = 3∶1∶1,造粒直径8 mm,以4% PVA溶液进行粘合造粒的条件下,所得缓释颗粒的土柱淋溶释放时间可长达36天,为本试验所得释放时间最长的缓释体系。该缓释系统成本较低廉,制作方法简单,对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312.
曹福  朱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432-7434
[目的]研究UV光催化联合ClO2降解水溶液中苯酚的方法。[方法]以模拟苯酚废水为处理对象,ClO2为氧化剂,UV作为辅助手段,考察ClO2/UV氧化处理苯酚废水工艺中ClO2投加量、UV辐照时间、废水pH等因素对苯酚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处理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苯酚废水,pH在8左右,ClO2投加量为140 mg/L,UV辐照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处理效果最好,苯酚去除率高达99.6%。并且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ClO2/UV氧化苯酚的效率明显高于单一ClO2或UV法,同时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结论]ClO2/UV氧化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13.
李云飞  朱莉  孙奂明  刘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725-7726
[目的]探讨鼠尾草生长所需水分条件。[方法]共设3个浇水频率,即分别每隔5、8、11d对鼠尾草浇水1次。每处理50盆,3次重复。[结果]5d浇水1次的鼠尾草植株现蕾、开花时间均早于每隔8d的浇水处理,且花期持续时间较长。11d浇水1次的植株在现蕾期前干枯。5d浇水1次处理的植株高度、花序长度、花梗长度、植株各部位干重与鲜重均大于每隔8d的浇水处理,叶片数与叶长变化则与其相反。[结论]每隔5d浇水1次有利于鼠尾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314.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特征严重下痢,神经症状,小肠粘膜坏死、凝固、脱落,形成栓子堵塞肠腔。本病传播速度、病死率高,能引起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315.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乙醇回流提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获得了槟榔碱,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炭疽芽孢杆菌、黑曲霉、青霉等8种菌作为供试菌,通过抗菌实验探讨槟榔碱的体外抗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提取的槟榔碱对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炭疽芽孢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超声波提取物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2.6mg/mL;乙醇回流提取物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1.4mg/mL;超临界CO2萃取物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0.8mg/mL。对黑曲霉、青霉没有抑制作用。3种方法提取的槟榔碱的抑菌活性大小依次为:超临界CO2萃取法>乙醇回流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  相似文献   
316.
本文通过对长江上游地区7个省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实证比较分析,得出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和谐程度与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17.
为研究香花槐(Robinia pseudoacacia cv.Idaho)开花不结实,即败育的主要原因,以可育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为对照,分别以组织化学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和人工杂交等手段,揭示香花槐花粉活力,传粉和结实能力。结果表明,以碘—碘化钾(I2-KI)、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和离体萌发等三种方法测定的香花槐有活力花粉比例分别为51.20%、61.00%和44.07%。自然授粉的香花槐花粉在柱头上的数量较刺槐稀疏且没有明显地萌发迹象;人工杂交428朵花朵,获4个有结实的杂交荚果,杂交结实率为0.93%,证实香花槐花粉有活力,但在柱头上萌发和花粉管伸长存在障碍。香花槐花絮美丽壮观但不产生种子,本研究对揭示其不育机制乃至刺槐和其他林木的繁殖和遗传改良有参考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18.
基于我国"农业走出去"的战略需求和提高植物检疫国际事务履约能力的现实需要,简述了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的职责和管理运作机制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核心附属机构标准委员会和常务机构IPPC秘书处的构成及运行现状,以及区域植物保护组织和国家植物保护组织在不同地区的组建、分布、履约现状。从缔约方数量、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制定和开展国际植物保护项目等方面,评述了IPPC成立65年来取得的发展与成就。我国在2005年加入IPPC后,建立起履约部级联络协调小组等管理机制,并通过参加会议、标准制定和区域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履约能力,但也存在着机构分散、支持欠缺和人才匮乏等问题。针对履约能力不足之处,提出了完善国家履约组织机构、主导标准制修订和培养人才队伍等建议。  相似文献   
319.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对五味子发酵工艺条件进行筛选,得出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为4d,酵母菌接种量为0.2%,葡萄糖加入量为8%,发酵原液酒精度(体积分数)达到5.33%。同时探讨了发酵产品风味调配的优化。结果表明,原汁加入量为15%,加糖量为6%,柠檬酸添加量为0.04%,调配后的五味子发酵饮料的酒精度为0.41%。  相似文献   
320.
~~送科技下乡 帮渔农致富 水科院举办“渔业科技日”!本刊记者@朱莉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