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49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14篇
  35篇
综合类   303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98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农机监理如何为美好乡村建设服务,是农机监理面临的现实问题。该文结合徽州区农机监理工作实际,对农机监理工作如何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发挥作用,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612.
随着茶树栽培技术的进步发展,无土栽培成为一种重要的种植方式.在无土栽培中,不同的基质特点与作用有所差别,基质配方对不同品种的茶树生长影响也有所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基质配方极其重要.该文总结了栽培基质的特点与要求以及不同品种茶树的特点与类型,比较了4种基质配方的使用效果及不足之处,并对基质利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13.
[目的]探究RFRP-3对大鼠附睾生殖功能的影响,为全面了解RFRP-3调控雄性动物的生殖生理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不同发育阶段(20、40、60和80日龄)SD大鼠附睾中RFRP-3及其受体GPR147的表达情况;选取60日龄雄性SD大鼠,分别对其睾丸注射0(CK)、0.1、1.0和10.0μg/d的RFRP-3,连续注射7 d,然后通过组织石蜡切片、酶活性测定、Western blotting等分别检测不同剂量RFRP-3对SD大鼠附睾形态学、Caspase-3活性、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Bcl-2)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和Atg5)表达的影响.[结果]RFRP-3和GPR147在不同发育阶段SD大鼠附睾中的表达水平呈波动性变化,均以60日龄的表达水平最高;不同剂量的RFRP-3均能导致SD大鼠附睾上皮细胞发生异常,使精子数量减少.与CK相比,不同剂量的RFRP-3均能极显著增加SD大鼠附睾Caspase-3活性(P<0.01,下同),还能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提高附睾中活化Caspase-3与完整Caspase-3的比值,有效抑制Bcl-2的表达,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RFRP-3对SD大鼠附睾内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LC3-II/LC3-I和Atg5的表达出现相互矛盾的结果.[结论]RFRP-3在雄性大鼠附睾中有表达,但对附睾活性有直接抑制作用,具体作用原理是RFRP-3能诱导附睾中总Caspase-3裂解为活性Caspase-3并下调Bcl-2表达以触发附睾细胞凋亡,而附睾细胞的凋亡促使附睾退化及精子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614.
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的似锥低颈吸虫(Hypoderaeutnconoideum)和宫川棘口吸虫(Echinostomamiyagawei)的成虫体被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前者头领呈半圆形,头棘埋于体被皱襞中,依稀可见。体棘自头领分布至腹吸盘处,棘呈鳞片状,瓦片状重叠排列。后者头领发达,头棘37枝清晰可见。体棘自头领后分布至虫体后1/3处,前1/3部体棘分布最密,腹吸盘后逐渐分布稀疏,棘呈扁长形和鳞片状。似锥低颈吸虫皮层明显厚于宫川棘口吸虫。两虫皮层含杆状和圆形分泌小体,但似锥低颈吸虫皮层中部还有较多的线粒体。  相似文献   
615.
在室内测定了甲磺隆对 2 2个旱作品种种苗根长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 :甲磺隆对红圆叶苋菜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 ,当甲磺隆浓度为 0 .1 0 49μg/kg时 ,抑制率高达2 9.2 % ;而豇豆最为耐药 ,当甲磺隆浓度为 40 0 μg/kg时 ,抑制率只有 54 .4%。甲磺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随着浓度的增大 ,对旱作种苗根长的抑制作用逐步加大 ,浓度对数与抑制率之间呈不对称的S型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61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施用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磷酸脲和聚磷酸铵对土壤硒形态及小麦不同器官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酸二氢铵与磷酸氢二铵可明显降低土壤中可交换态硒、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有机态硒含量,从而提高小麦各器官硒含量及小麦硒利用率。施用磷酸氢二铵的小麦硒利用率最高。土壤硒含量为1.153 mg/kg时,施用磷酸氢二铵的小麦硒利用率较磷酸脲、聚磷酸铵处理分别高55%、89%。土壤硒含量为0.308 mg/kg时,施用磷酸氢二铵的小麦硒利用率较磷酸脲、聚磷酸铵处理分别提高78%、95%。施用磷酸二氢铵与磷酸氢二铵能提高小麦各器官硒含量和小麦硒利用率,而施用磷酸脲与聚磷酸铵对土壤不同形态硒含量及小麦各器官硒含量总体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17.
【目的】探究青稞种子萌动过程中青稞芽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和金属离子还原能力为评价指标,研究了青稞种子浸麦和萌芽过程中体外抗氧化活性和4种功能性成分[黄酮、总酚、β-葡聚糖、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比了青稞芽、麦芽、谷芽和稻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随着浸麦时间和萌芽时间的延长,青稞芽的抗氧化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浸麦处理6 h达到最高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64.88%,金属离子还原能力为0.910),萌芽处理8 h达点最高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1.23%,金属离子还原能力为1.337)。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青稞种子浸麦过程中GABA含量与抗氧化活性显著相关;青稞芽、麦芽、谷芽和稻芽4种谷物芽粉的抗氧化活性均随样品浓度升高而增强,相同浓度下,麦芽羟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青稞芽金属离子还原能力最小。【结论】种子萌动处理有利于提高青稞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改性方法用于青稞功能性产品的开发,促进青稞资源的深加工利用。  相似文献   
618.
以黄芪、黄芩、秦艽3种道地陇药种子作为试材,使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聚乙二醇)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在不同的浓度指标基础上对种子进行不同时长处理.浓度指标分别为10%、20%,处理时长分别为40min、1h、4h、8h、16h,以蒸馏水为对照(CK),通过分析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形态指标,研究干旱胁迫对3种道地陇药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下,3种陇药种子都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种子间萌发差异大,随着PEG-6000(聚乙二醇)溶液浓度与时间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降低趋势,抑制作用增强.不同陇药种子的抗旱能力也不尽相同,黄芩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指数最优,黄芪种子次之,秦艽种子最低.  相似文献   
619.
紫薇异倍体的杂交亲和性分析及子代倍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倍体红薇(H,2n)、三倍体紫薇(Z,3n)、四倍体紫薇(Z,4n)及四倍体银薇(Y,4n)为试材,进行杂交试验,检测紫薇异倍体杂交的亲和性,并采用细胞学倍性鉴定法对杂交子代的倍性进行鉴定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杂交组合子代的结实特性以及种子的出苗率均存在差异,其中Z(4n)×H(2n)的单果重(0.22 g)、单果种子数(40.1)、千粒重(1.79 g)及出苗率(36.4%)均高于H(2n)×Y(4n),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在二倍体与四倍体的杂交中,四倍体作为母本的亲和性更高;H(2n)×Z(3n)后代倍性主要为非整倍体,占80%以上,其次是2n,占11.8%;Y(4n)×H(2n)后代倍性主要为3n,占50%,其次是非整倍体,占40%;H(2n)×Z(3n)后代中,1株为3n,2株为非整倍体;Y(4n)×H(2n)后代中,6株为3n,3株为非整倍体;H(2n)×Y(4n)后代幼苗中,1株为2n,1株为3n;Z(4n)×Z(4n)后代中,1株为4n;在杂交组合H(2n)×Z(3n)、Y(4n)×H(2n)及H(2n)×Y(4n)后代中还出现三子叶变异的幼苗。  相似文献   
620.
采用水培方式,设置150 mmol/L Na Cl和不同质量浓度(0、25、50、100和200 mg/L)ALA溶液进行组合处理栀子幼苗,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下栀子叶片的光合色素、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量以及保护酶系统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150 mmol/L Na Cl溶液处理下的栀子幼苗叶片中相对含水量、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以及保护酶系统SOD、POD、CAT活性显著下降,经过一定质量浓度ALA的处理,各生理指标以不同程度地提高,且ALA在25~50 mg/L处理下数值达到最大;同时在一定质量浓度ALA处理下,降低了电导率、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且脯氨酸、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显著增加,提高栀子幼苗渗透调节能力。研究结果显示盐胁迫显著抑制栀子幼苗生长,ALA在25~50 mg/L时能够有效缓解盐胁迫对栀子幼苗造成的生理伤害,提高其抗盐性,而ALA在100~200 mg/L处理则有可能加剧盐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