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37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40篇
  97篇
综合类   266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31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地处高原平台的若尔盖地区下垫面的变化影响地气界面的热质传递.多种数据表明,若尔盖高原的水汽输送情况直接影响中国北部地区的干旱情况.本文采用多种蒸发公式计算若尔盖不同下垫面蒸发量的差异,分析了若尔盖高原盆地中下垫面的状况对蒸发量的影响,讨论了不同下垫面对若尔盖地区水汽输送、土壤沙化退化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92.
黑麦草鲜草翻压还田对双季稻田肥料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黑麦草鲜草与尿素混施对双季稻田肥料氮利用率及氮循环特征的影响。【方法】利用盆栽15N示踪试验比较总施氮量一致的条件下单施尿素(CF)、半量尿素与半量黑麦草鲜草混施(RGCF)以及不施氮肥(CK)对双季稻产量、氮吸收利用效率、肥料氮素在土壤中残余以及N2O排放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RGCF和CF显著增加了双季稻生物量和稻谷产量。RGCF与CF相比,水稻生物量和稻谷产量分别增加5.9%和7.3%。 与CK相比,RGCF和CF显著增加了双季稻氮素吸收量。RGCF与CF氮素吸收量无显著差异。与CF相比,RGCF增加了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和氮素农学效率,降低了15N回收率和15N收获指数。RGCF比CF提高了氮素在土壤中的残留率,降低了N2O排放量。【结论】在双季稻体系中,尿素与黑麦草混施能够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改善稻田氮素循环。  相似文献   
93.
天山北麓城市带的城市随着工业化和运输的发展而变化,其伴随着人口、产业、城市、信息、交通等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与扩散。本文论述了新疆天山北麓绿洲城市带的基本特点和现状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带的时空演变过程,提出了有序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4.
朱波  倪俊  高丽  陆国兴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5):110-111
[目的]研究同时测定土壤中全磷全钾的方法。[方法]土壤消解后,按照仪器的标准曲线范围,选择合适的稀释倍数,测定消解液的磷钾含量,完成土壤样品全磷全钾的测定。[结果]磷和钾的线性系数分别达0.999 9和1.000 0;土壤标准样品含量均在标准值范围内。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无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为土壤中全磷、全钾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检测分析方法,对土壤中全磷、全钾大量样品的检测和快速指导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5.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根据食品安全学的课程特点,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方式方面进行了探索。通过这些教学改革与尝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其实践创新与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96.
本研究提取了艾比湖湿地不同年份(1998、2007、2011、2014年)的NDVI指数,并进行了实地考察,然后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对研究区植被覆盖状况进行估算,并分析其在时空分布上的特征及形成原因,建立影响植被覆盖与微气候变化的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在空间分布上,西南部冲积平原植被覆盖等级最高,东北部覆盖等级略低于西南部,无覆盖和低覆盖等级分布面积最为广泛;在时间分布上,无覆盖面积处于下降趋势,低覆盖和中覆盖面积有所增加,较高覆盖与高覆盖等级面积处于下降趋势;2)不同植被覆盖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植被覆盖对降水量变化的反应最为强烈,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对湿度变化的响应不明显,气温与植被覆盖水平之间存在线性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97.
家蚕是典型的卵滞育昆虫,通过滞育可以使家蚕度过不良的生长环境利于其发育繁殖.滞育的家蚕卵可通过低温冷藏和浸酸等方法解除滞育,使胚胎正常发育.对于家蚕卵滞育解除的分子机理已有不少研究,包括从酶类、蛋白质组学、相关信号通路等方面进行探索.文章主要对近几年来家蚕滞育解除过程中的相关酶类研究进行综述,希望给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生物炭和乙醇改性生物炭对铜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生物炭和乙醇改性生物炭的特性及其对铜的吸附能力,选取小麦秸秆为原料,在300、450、600℃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炭,用于研究乙醇改性生物炭的产油率、生物炭和乙醇改性生物炭的表面官能团变化、亲水性能及其对Cu~(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乙醇改性生物炭产油率随热解温度升高而增加。生物炭和乙醇改性生物炭不同温度接触角范围为122.6°~89.3°和96.0°~68.7°,乙醇改性生物炭亲水性明显高于未经改性生物炭。生物炭和改性生物炭对Cu~(2+)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生物炭吸附速率常数达1.535 g·mg~(-1)·h~(-1),乙醇改性生物炭为1.073 g·mg~(-1)·h~(-1)。二者对Cu~(2+)的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生物炭和乙醇改性生物炭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4.3 mg·g-1和41.7 mg·g-1,说明使用乙醇萃取生物炭生物质油后,仍能保持90%左右的Cu~(2+)吸附效率。  相似文献   
99.
王伟  徐继润  朱波  丁仕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444-19445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反硝化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污泥的驯化速率要快于以亚硝酸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污泥驯化速率,无论是以硝酸盐还是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缺氧吸磷量均与厌氧释磷量正相关关系,厌氧释磷速率VNO3-∶VNO2-=1∶1.386 0;缺氧吸磷速率VNO3-∶VNO2-=1∶1.027 8。反硝化聚磷过程中电子受体的消耗量和磷酸盐的吸收量之间呈线性相关。以NO2-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速率是NO-为电子受体的2.7倍。  相似文献   
100.
研究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和感官评定法研究了玉米纤维添加量、油脂添加量、疏松剂添加量等对纤维饼干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饼干品质的工艺条件为:面粉100%,玉米纤维10.0%,精炼植物油11.0%,疏松剂1.2%,白砂糖15.0%,小苏打0.9%,碳酸氢铵0.3%,食盐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