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4篇
  9篇
综合类   2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小麦品种扬麦16为供试材料,设置常规处理(A)、稻草还田(B)、稻草还田减肥(C)、肥料运筹(D)和少免耕(E)5个处理组合。研究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农田地表径流NPK流失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稻草还田使小麦产量比常规处理下降2.6%;(2)麦季农田总地表径流水量为2.06×106kg/hm2;(3)稻草还田能够明显降低农田地表径流水体NPK流失量,不同处理地表径流总N和K的流失量由高到低均依次为少免耕、常规处理、肥料运筹、稻草还田和稻草还田减肥,不同处理地表径流总P流失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肥料运筹、少免耕、常规处理、稻草还田和稻草还田减肥;(4)稻草还田能够增加农田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特别小麦抽穗期和成熟期稻草还田处理土壤速效NP含量均显著大于常规处理;(5)稻草还田使小麦产量略有下降,使农田地表径流水体NPK流失量明显降低,能够显著提高农田土壤速效NP含量。  相似文献   
22.
采用模拟方法研究了稻田3种常用除草剂丁草胺、苄嘧磺隆、2甲4氯钠残留水体对大薸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3种除草剂水体残留对大薸植株形态影响以苄嘧磺隆处理最为明显,残留浓度大于0.01 mg/L可导致大薸植株大量死亡。4.25 mg/L的丁草胺和3.36 mg/L的2甲4氯钠残留对大薸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短期内不能致死。当水体除草剂残留降低至田间常规管理施用浓度的1/8时,即丁草胺0.53 mg/L、苄嘧磺隆0.01 mg/L、2甲4氯钠0.42 mg/L,大薸植株形态的药害影响已经明显减轻。(2)苄嘧磺隆水体残留大于0.01 mg/L时大薸干物质产量显著降低,分株生长受到严重抑制。丁草胺残留浓度为0.53 mg/L时促进大薸干物质积累和分株生长,当残留浓度大于1.06 mg/L时大薸干物质积累和分株生长受到抑制。2甲4氯钠残留浓度低于3.36 mg/L对大薸的干物质产量、分株数及植株含水率影响一般。  相似文献   
23.
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高产农田净增温潜势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对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2009—2010年的CH4和N2O排放以及土壤碳固定进行了分析,初步研究了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高产农田净增温潜势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高产农田周年CH4和N2O排放总量、土壤碳固定量以及净增温潜势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秸秆还田条件下周年CH4、N2O排放总量分别为394 kg CH4.hm-2、2.39 kg N2O.hm-2,土壤碳固定量、净增温潜势分别为1.14 t C·hm-2、6383 kg CO2-equivalents·hm-2;较秸秆不还田增加CH4排放总量152%、减少N2O排放总量14%、增加土壤碳固定量531%、增加净增温潜势57%。以上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使短期内稻麦两熟高产农田的温室效应明显提高,但其长期效果如何还有待观测。  相似文献   
24.
新型除草剂秧田净和稻草敌通过专家鉴定黄开红,李宜慰,李永丰,朱普平,黄建萍(江苏省农科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由江苏省农科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完成的“稻田化学除草剂秧田净和稻草敌的研制和应用”成果,于1994年7月6日由江苏省科委组织,邀请江苏省农科院、江...  相似文献   
25.
稻麦两熟地区秸秆全量直接还田施肥技术的增产培肥效果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试验设秸秆全量直接还田及配施其它肥料共4个处理,在稻麦两熟农田(江苏苏州)采用连续4年小区定位方法并辅以盆栽水稻微区观察,调查不同肥料处理的水稻增产效果及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全量直接还田) 化肥处理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稻、麦分别增产6.2%和3.7%;土壤生产力提高19.5%;当季氮肥利用率提高13.2个百分点,同时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供肥时间长且稳定。秸秆(全量直接还田) 化肥 猪粪处理的增产效果及土壤改良效应更优于秸秆 化肥处理。展示了在稻麦两熟地区,采用作物秸秆全量直接还田并配以化肥或有机肥的施肥技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6.
凤眼莲的生态功能及其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凤眼莲(Eichharnia crassipes)俗称水葫芦,是世界上公认的富集水体氮磷能力最强的水生植物之一.研究凤眼莲的生态功能,尤其是资源化利用潜力,对正确认识该植物、发挥其在水体环境治理和物质、能量循环利用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系统地归纳总结r风眼莲的生态功能,并对其利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7.
基于分级过滤的喷灌用沼液颗粒物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弄清沼液颗粒物组成,对于解决沼液过滤难题、实现沼液大规模应用至关重要。该研究采用分级过滤方法,分析规模猪场沼气发酵工程产生的沼液中颗粒物组成,结果表明:80目和100目筛网过滤出的颗粒物中观察到有菌丝的存在,且在过滤出的颗粒物中以80目筛网过滤出的颗粒物所占比例最多,这可能是采用小孔径筛网过滤沼液易发生堵塞的主要原因。部分大于滤网孔径尺寸的颗粒物或菌丝也可通过滤网进入管道,存在进一步堵塞管道的风险。在沼液贮放深度为1 m的条件下,静置3 d,沼液中颗粒物主要集中在70~100 cm的下层,不同深度沼液层总氮、总钾、化学需氧量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综合颗粒物数量、大小和形态等因素,认为60目是沼液过滤防堵较为适宜的孔径;同时应适当加大喷灌管道的喷灌口大小,防止沼液在后续喷灌时发生堵塞。该研究为规模化、高效化沼液利用工程建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8.
水葫芦治理太湖流域水体氮磷污染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阐述了太湖流域水体氮磷污染现状,分析了水葫芦治理水体氮磷污染的潜力与风险,提出了水葫芦治理太湖流域水体氮磷污染的关键措施。并且还根据水葫芦处理水体氮磷污染成本分析,提出了确保水葫芦治理太湖流域水体氮磷污染的新机制:全经济补贴机制、有效监管机制和政策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9.
硫包衣尿素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结合部分大田论证的试验方法,研究了硫包衣尿素(SCU)和常规尿素对水稻生长、营养元素吸收利用及增产效应和土壤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上SCU和常规尿素处理其产量分别是对照的1.20,1.11倍,盆栽试验下为对照的1.92,1.48倍;施肥量相同的SCU处理水稻产量比常规尿素处理增加10.93%~22.23%,SCU提高水稻产量的优势在于千粒重;同常规尿素相比,SCU促进了水稻对磷的吸收,对钾的影响不大。盆栽试验表明,施常规尿素和SCU的处理氮收获指数都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等N量(N 0.15 g/kg土)和等施肥量(0.66 g/kg土)下,SCU处理其氮收获指数显著高于对应的常规尿素处理,施用SCU的处理其氮素的利用率也比常规尿素提高11.79%~20.25%,其氮肥利用率最高达57.58%;短期内适宜施氮量下SCU未降低土壤pH,但随着SCU施用量的增加,土壤酸化明显,且趋势超过常规尿素。  相似文献   
30.
试验表明,油菜净对油菜田单、双子叶杂草均有良好防效,具有很大应用潜力。施用油草净以300ml/hm2增产最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