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2篇
林业   22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30篇
  28篇
综合类   148篇
农作物   75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2007-2008年,利用19个中熟、中晚熟品种和23个晚熟品种,在辽宁北部的昌图县、中部的辽阳市和西部的黑山县进行试验,对该地区中熟、中晚熟玉米品种的优势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熟、中晚熟品种较晚熟品种具有以下优势:产量与晚熟品种相当或略高于晚熟品种,并有更大的增产潜力;对密度的适应能力更强,适宜的密度范围更大;较短的生育期使品种的适应区域更广,较大的播期弹性更有利于生产;植株生长量较小、经济系数较高,因而可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肥水投入;可达到充分成熟,利于果穗降水,商业品质和营养品质提高,利于机械化收获和粮食贮藏。  相似文献   
152.
极端气候条件下辽宁省晚熟玉米品种的风险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2009、2010年不同熟期玉米品种栽培试验和生产调查,对晚熟玉米品种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风险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晚熟品种受秋旱的影响更大,而熟期较短的品种可在一定程度上躲避"秋吊"。晚熟品种雌穗分化、散粉抽丝和灌浆期与阴雨季节重叠,长时间重度阴雨天易造成晚熟品种空秆和秃尖,而熟期较短的品种则较早地进入该发育阶段,躲避不利天气的影响。耐密植的中熟、中晚熟品种具有较强的耐荫性,因而保持良好的孕穗和结实能力。品种间的耐荫性差异警示为应对极端的气候条件,加强对品种耐阴性的选育,避免品种单一化或品种间遗传背景相近,从遗传角度积极地规避风险。适时早播可作为该地区抵御此类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原有的荒山和采石场按现代城市发展的诉求,已纳入到城市新区、都市风景区、生态保护区的发展建设范围之中。那些历史上因破坏性开采形成的废弃采石宕口,惨然暴露在现代城市之中,成为一个个"伤疤",严重毁坏了城市的形象,影响了都市人居环境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徐州石质边坡复绿工程的设计研究与成功经验,将为我国北方地区大型石质边坡复绿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4.
密植型玉米品种在辽宁省成功推广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单958和先玉335等耐密植品种在辽宁地区成功推广的典型案例,对辽宁省玉米品种及推广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土壤肥力、田间管理水平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耐密植品种将成为辽宁省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栽培技术不能与之配套是当前一些优秀品种未能大面积推广的严重障碍;粮食市场的引导和拉动对优质耐密植品种的推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高质虽的种子是优良品种大面积推广的有利保障;技术知识的普及、观念的转变和得力的推广措施为这些品种的成功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5.
大豆灰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敏 《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98-198,203
介绍了大豆灰斑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条件,分析了其发病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防治方法,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6.
分析了淄博市30年气候平均气温的分布特征,利用欧洲中心气温、湿度等数值预报场资料,通过运用SPSS统计软件,挑选相关性较好的预报因子,分别建立淄博市8个站点72h内,从6时开始每隔6h的精细气温预报方程,并对预报质量进行检验分析,同时利用VB语言建立自动预报系统,自动读入预报资料、定时自动运行。  相似文献   
157.
海南芒果发展和研究历程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芒果是海南重要的热带水果之一,近年来,在种植面积稳定的情况下,品质不断提升,产量、产值不断增加。本文欲从海南芒果发展和研究历程来分析海南芒果产业,了解海南芒果生产和科研发展现状,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借鉴。一、海南芒果栽培发展历程海南芒果栽培历史悠久,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明朝正德年间的琼州府志,距今有近400年的历史,但是解放前均为零星  相似文献   
158.
深入研究我国艾纳香属(Blumea DC.)植物资源和开发新资源,从而系统全面的了解该属植物资源状况。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分类鉴定等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我国艾纳香属32种,该属植物资源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南、东南、西南等省区,但其破坏严重,艾纳香、东风草、假东风草和柔毛艾纳香4种蕴藏量较大,其它各种资源蕴藏量极小,纤枝艾纳香、线叶艾纳香已经濒危;文献检索结果显示,艾纳香属中有艾纳香、六耳铃等16种植物已被药用,在风寒感冒、痢疾、肠炎以及妇科疾病的治疗与护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9.
为探究秸秆还田氮在后茬稻/麦中的有效性及其去向,运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设置秸秆直接还田、秸秆添加腐熟剂还田两个处理,采用大田微区试验连续种植一季冬小麦和一季水稻,分析15N标记的水稻和小麦秸秆氮在后茬小麦、水稻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各器官的分配及去向特征。结果表明,秸秆直接还田处理与秸秆添加腐熟剂还田处理下,稻田中小麦还田秸秆的当季腐解率分别为72.71%和80.18%,麦田中水稻还田秸秆的当季腐解率分别为58.53%和68.90%,水稻季显著高于小麦季;小麦季和水稻季植株吸收的氮素中,来自还田前茬秸秆15N 氮的比例不同,其中小麦季分别为3.13%~3.36%和3.72%~3.85%,水稻季分别为3.19%~3.84%和3.60%~4.20%,水稻季略高于小麦季。与秸秆直接还田处理相比,秸秆添加腐熟剂还田处理能显著促进秸秆腐解,增加小麦和水稻各时期植株对还田秸秆15N 氮的利用率,并提高还田标记15N 氮在土壤中的残留率,抑制还田秸秆中15N 氮的损失率,即采用秸秆添加腐熟剂还田能提高秸秆氮素转化率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0.
紫杉醇及其前体在中国红豆杉植株中合成和积累部位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紫杉醇及其重要前体物质巴卡亭Ⅲ在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esis)中合成和积累部位,通过HPLC分析代谢产物在中国红豆杉植物中的空间分布,定量PCR技术研究代表紫杉醇合成途径中不同步骤的6种关键酶基因在植株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巴卡亭Ⅲ主要分布在针叶中,而紫杉醇主要分布在树皮和树根皮中;针叶中,紫杉醇代谢途径上游步骤的关键酶基因表达水平较高,树皮中催化紫杉醇侧链连接的酶转录表达水平高,而树皮中能检测到较高含量的6种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表明紫杉醇的骨架结构主要在针叶中合成,而树皮中转化这些前体物质生成紫杉醇的能力较强,树根中含有完整的紫杉醇代谢酶系,暗示根组织培养是生产紫杉醇很有前景的方法。进一步建立了组织扦插培养红豆杉离体组织体外生产紫杉醇的系统。在茉莉酸甲酯的诱导下,红豆杉针叶在体外能够生产紫杉醇;树皮中由于缺乏足够的前体物质,离体培养中紫杉醇含量不断下降;枝叶培养中,产生的紫杉醇主要集中在树皮中。上述研究结果暗示,紫杉醇及其前体物质在中国红豆杉体内存在转移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