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2篇
林业   21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30篇
  28篇
综合类   148篇
农作物   75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湖南省娄底地区林业局与娄底市林业局在灭荒后,就如何进一步开发丘岗山地于1992年6月和娄底市万宝镇东方红村正式签订联合办场协议。协议规定:联合办场以股份合作制形式经营,股金一共为50万元,作为10大股,地、市林业局以30万元资金占6股(其中万宝镇占0.5股),并承担技术服务;东方红村以34.67hm~2土地的30年使用权和37500个建场用工占4股(其中土地使用权算1股),负责作业施工。从签订合同之日起联  相似文献   
102.
表面粘涂技术是表面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以高分子聚合物与功能填料(如金属粉末、陶瓷粉末、石墨、二硫化钼、纤维材料等)组成的复合材料涂敷于零部件的工作表面或配合表面以实现某种用途或功能的新技术,与简单的传统粘接有很大的区别。 表面粘涂技术和堆焊、热喷涂、电刷镀相比,工艺简便,不需专门设备、无需消耗热能  相似文献   
103.
前阶段的蓝耳病疫情给人们正常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因生猪存栏量的减少而导致肉价大幅度上升,呈现史无前例,随之而来的是其他副食品也随之涨价,使得消费者的"菜篮子"越来越沉重,对以猪肉为主的副食品涨价普遍反应强烈,此况袭来似乎有些措手不及,以致各级政府纷纷采取各种措施予以应急,这也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首次出现的情况.由此可见,动物防疫工作对于每个消费者、经营者、生产者乃至政府的关系何等密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动物疫情作为一种自然规律,很难做到准确预见,但面对来势不善的疫情也带给我们某些启示,分析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许有益于对以后防控动物疫病工作提供思路.以笔者之见,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有待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104.
河套灌区春小麦与向日葵套种模式下水分利用效率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套灌区春小麦套种向日葵田间实测资料为基础,讨论了灌水与小麦套种向日葵总产量的关系,根据实测数据,拟合了春小麦套种向日葵水分生产函数模型,通过对耗水资料的分析整理,揭示了春小麦与向日葵套种模式下需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通过对河套灌区春小麦套种向日葵水分生产函数及灌水边际效益的分析表明,水资源投入的最佳效益点并非产量最高点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最高点。合理利用小麦套种向日葵水分生产函数及其规律,可以实现小麦套种向日葵节水、高产、高效的较好统一。  相似文献   
105.
紫杉醇及其前体在中国红豆杉植株中合成和积累部位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紫杉醇及其重要前体物质巴卡亭Ⅲ在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esis)中合成和积累部位,通过HPLC分析代谢产物在中国红豆杉植物中的空间分布,定量PCR技术研究代表紫杉醇合成途径中不同步骤的6种关键酶基因在植株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巴卡亭Ⅲ主要分布在针叶中,而紫杉醇主要分布在树皮和树根皮中;针叶中,紫杉醇代谢途径上游步骤的关键酶基因表达水平较高,树皮中催化紫杉醇侧链连接的酶转录表达水平高,而树皮中能检测到较高含量的6种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表明紫杉醇的骨架结构主要在针叶中合成,而树皮中转化这些前体物质生成紫杉醇的能力较强,树根中含有完整的紫杉醇代谢酶系,暗示根组织培养是生产紫杉醇很有前景的方法。进一步建立了组织扦插培养红豆杉离体组织体外生产紫杉醇的系统。在茉莉酸甲酯的诱导下,红豆杉针叶在体外能够生产紫杉醇;树皮中由于缺乏足够的前体物质,离体培养中紫杉醇含量不断下降;枝叶培养中,产生的紫杉醇主要集中在树皮中。上述研究结果暗示,紫杉醇及其前体物质在中国红豆杉体内存在转移现象。  相似文献   
106.
瘤背石磺肌球蛋白重链(MyHC)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肌球蛋白是动物体内重要的功能性马达蛋白,调控机体的信号传导、肌肉收缩和细胞器运动,为探究肌肉在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由海洋向陆地进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实验以石磺科4种贝类转录组数据为基础,采用RACE方法从瘤背石磺肌肉中首次克隆到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yHC)基因cDNA的全长并进行组织表达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瘤背石磺MyHC基因cDNA全长为7566 bp,包括5895 bp的开放阅读框,228 bp的5'端非翻译区,1443 bp的3'端非翻译区,共编码1964个氨基酸。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由31713个原子组成,分子式为C_(9765)H_(15897)N_(2849)O_(3150)S_(52),分子量约为225.28 kDa,理论等电点为5.56,N端信号肽具有29个氨基酸长度。瘤背石磺MyHC具有2个保守结构域MYSc_class_Ⅱ和Myosin_tail_l,且亲水性氨基酸集中在Myosin_tail_l区。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瘤背石磺MyHC与光滑双脐螺(Biomphalaria glabrata)MyHC的亲缘关系最近。RT-PCR结果显示,MyHC基因在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腹足和背部皮肤表达量最高,腹部皮肤、口球、肺囊中高表达,肝胰腺、蛋白腺、两性腺中微量表达(P0.05)。MyHC基因在瘤背石磺的主要运动器官腹足中高表达,说明肌肉运动对瘤背石磺湿地环境的两栖适应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结果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瘤背石磺肌球蛋白重链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奠定了良好基础,更为深入探讨海洋无脊椎动物从海洋向陆地进化的研究提供有参考意义的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研究连作对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筛选最佳连作施肥方式,为新疆干旱区连作甜高粱的合理施肥及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长期定位测定2年连作甜高粱,分析甜高粱品种新高粱3号生育期、株高、茎粗、节数、单株重、单秆重等农艺性状,以及含糖锤度、秸秆产量、籽粒产量、千粒重、生物产量等的影响。【结果】 连作抑制了新高粱3号地上部的生长、降低了产量并推迟了生育周期。连作第2年所有施肥处理的株高、茎粗、单株重、单秆重均比第1年极显著降低。连作第2年所有施肥处理均比第1年晚熟15 d。连作第2年的平均秸秆产量、籽粒产量及生物产量均比第1年分别降低了1.51%、17.81%和2.31% 。不同施肥处理对甜高粱农艺性状、含糖锤度及产量也有影响,施用不同类型肥料均可以明显增加甜高粱茎秆的含糖锤度。不施任何肥料(CK)明显抑制了新高粱3号的生长并降低品质。连作期间在各施肥处理中NPK处理的株高、节数、茎粗均高于其他处理,增幅度1.80%~8.90%。NPK处理籽粒产量、千粒重高达4.46 t/hm2、21.54 g,而PK处理含糖锤度及生物产量高达20.60%、89.73 t/hm2【结论】 虽然连作抑制了甜高梁的生长、降低了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但施肥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连作对甜高粱的生长障碍,主要生长参数均是 NPK 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108.
正醴陵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温、光、热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多种栽培模式的蔬菜生产,是湖南省蔬菜优势产业区。除醴陵玻璃椒基地外,全市还有多个蔬菜基地极具特色,享有盛名。1.早熟茄子基地李畋镇自1990年开始种植早熟茄子,经过30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较有规模的商品蔬菜基地,种植区域由原来的鳌塘村逐步扩大到车上、利民、华埠3个村,2019年种植面积已达233公顷,产量1万吨以上。所产茄子色鲜味美、皮薄肉嫩,耐湿、耐低温寡照,上市时  相似文献   
109.
为给小麦渍害发生后降损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以扬麦23为供试材料,在拔节期进行连续10 d渍水,研究渍水结束当天叶面喷施尿素(WAP1)、渍水结束当天和7 d后叶面喷施尿素(WAP2)、土壤落干后撒施低量和高量尿素(WAS1和WAS2)对小麦植株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渍水后小麦籽粒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均下降11%。渍水后施用尿素可恢复籽粒产量6%~24%,增加氮肥偏生产力3%~17%。产量恢复效果不因尿素施用方式而变化,WAP2和WAS2处理优于WAP1和WAS1处理。渍水后施用尿素增加了小穗结实率、每小穗粒数和穗粒数,提高了叶绿素含量,保持了植株花后高光合面积和净光合速率,促进了光合物质的生产。相比WAP1和WAS1处理,WAP2和WAS2处理可较好地延缓旗叶、倒二叶和倒三叶绿色面积比例衰减并恢复其SPAD值,其中叶面喷施尿素可维持更久的光合面积,而撒施尿素可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综合来看,小麦拔节期前后渍水时可及时施用尿素,且具有显著的补救效果。  相似文献   
110.
为挖掘稻茬晚播小麦产量潜力,以春性中强筋小麦品种扬麦23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密度、氮肥施用量及比例的处理,按实收产量高低划分为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研究了较适宜播期推迟10 d左右播种的晚播小麦8 000 kg·hm-2高产群体的产量及其结构、品质和群体质量形成特征。结果表明,晚播条件下,扬麦23实现产量8 000 kg·hm-2以上,要求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为560×10·hm-2以上、39.0~40.0 粒和38.0 g左右,总结实粒数在22 000×10 粒左右。群体特征主要表现:分蘖期和拔节期的茎蘖数分别为穗数的1.1~1.3倍和2.3~2.5倍,茎蘖成穗率40.0%左右;开花期干物质积累量为15 000 kg·hm-2,成熟期为21 000 kg·hm-2左右,花后干物质积累量>6 200 kg·hm-2;孕穗期、开花期和乳熟期群体LAI分别在7.0、5.6和3.2左右,粒数叶比和粒重叶比分别为0.31~0.33 粒·cm-2和11.5~11.8 mg·cm-2;各时期具有较高的旗叶SPAD值,花后21 d旗叶SPAD值控制在43.0~47.0。8 000 kg·hm-2高产群体具有较高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以及湿面筋含量,使品质得到改善。本试验条件下,扬麦23晚播10 d适宜的栽培措施组合为种植密度270× 10株·hm-2、施氮量225 kg·hm-2、氮肥运筹5∶1∶2∶2或4∶2∶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