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配方肥对构杞产量的影响效应,达到“以肥定产”的目的.结果表明:在中低产田肥力条件下枸杞产量大于19500kg/hm^2的施肥方案为纯N661.5~804.0kg/hm^2,P2O5204.0~379.5kg/hm^2,K2O60.0~234.0kg/hm^2。  相似文献   
22.
2002—2003年,在石嘴山市惠农区农业科技示范园设置冬季温室内粉虱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自控式烟雾熏蒸器熏蒸80%敌敌畏乳油对粉虱防效达83%。大面积示范防效达85%。  相似文献   
23.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防治甘薯茎线虫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筛选出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同系物,加工成高效、长效的微胶囊剂--"红芋宝".初步的田间试验表明:"红芋宝"防治甘薯茎线虫病具有良好的防病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4.
采用长1m,内径3mm,内装4.5%OV-101+1.5%QF-1/GasClmromQAWDMCS(60~80目)玻璃柱,以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三唑酮含量,其标准偏差为0.047,变异系数为1.33%,回收率在98.3%~101.9%之间。多菌灵含量采用薄层—紫外法测定,检测波长281nm,多菌灵含量标准偏差为0.27,变异系数0.82%,回收率在99.4%~101.3%之间。  相似文献   
25.
经过6年的系统研究,摸清了宁夏老蔬菜区甜椒病害发生规律,提出了各类病害的综合预防措施,经两年大田示范验证了研究成果,取得了明显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26.
我国小麦白粉病逐年加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的历史和现状;评述了小麦白粉菌猖獗的生物学和流行学基础。然后,根据植物病害流行学原理,列举了大量的历史统计数据,运用了数学模型的分析方法,从理论上分析阐明了全国种植的小麦品种抗性退化或丧失,氮肥重施偏施,耕作制度变化,农田灌溉面积巨增,田间小麦密度加大,大气候变暖以及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所致的决策上失误等原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小麦白粉病日趋严重的局面。进而预测未来该病仍呈上升趋势。最后,提出了短期和长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7.
阐述了石嘴山市惠农区近年来的气象条件,依据光照、热量、水分等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及主要气象灾害发生情况,提出了该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石嘴山市惠农区耕地土壤盐渍化分布现状进行调查,得出非盐渍化、轻盐渍化、中盐渍化、重盐渍化耕地的面积与比例,分析了盐渍化耕地的成因,并提出具体改良措施及改良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29.
本文通过对石嘴山市惠农区水稻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惠农区中低产田改良利用提供思路,并对惠农区水稻未来生产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提高惠农区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从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0.
湿度对新垦地土壤微生物区系影响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小麦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湿度条件下新垦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湿度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影响较大,适宜的湿度(中湿)可使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明显增多,且小麦生长良好;不适宜的湿度(低、高湿)则使土壤微生物区系数量减少,小麦植株矮小,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