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77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探讨肠炎沙门菌非编码小RNA(non-coding small RNA)IsrE在转录后水平是否参与对fimA的调控作用,在大肠杆菌中构建并表达FimA重组蛋白,并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制备高纯度FimA重组蛋白。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构建出能表达fimA的重组质粒,并分别对IPTG浓度、诱导温度和诱导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目的蛋白的产量和增大其可溶性,最后经Ni-NTA亲和层析分离纯化FimA重组蛋白。通过酶切、测序和Western blot鉴定分析,成功构建并表达肠炎沙门菌I型菌毛主要亚单位FimA,蛋白分子质量约为19.3 kDa,且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经Ni-NTA亲和层析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在SDS-PAGE中显示单一条带。本研究构建、表达并获得纯度较高的重组蛋白FimA,为进一步研究和验证肠炎沙门菌非编码sRNA IsrE是否在转录后水平参与对fimA的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2.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G3PDH)是糖酵解反应的关键酶,为生命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在大肠杆菌中,GAPDH由看家基因gapA编码.本研究对不同动物源的大肠杆菌菌株(包括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分离株O1和CE129、人源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菌株738、人源益生菌Nissle1917和猪源表达F18菌毛大肠杆菌标准株F107/86的gapA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中8株菌株序列比较,发现其核酸序列虽有少数位点的突变,但是氨基酸序列仍保持完全一致,从分子基础上保证了GAPDH的酶活性.本研究验证了原核病原微生物,尤其是大肠杆菌gapA基因转录翻译的GAPDH蛋白的高度保守性,为制备大肠杆菌专用内参蛋白抗体提供可能,并进一步为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蛋白代谢通路和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73.
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是以学生为主题,教师做引导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是高等教育的主流模式之一。兽医微生物学是兽医专业的基础课程,PBL教学方法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4.
鹅副粘病毒 YG97分离株、鸡源 V98分离株以及新城疫病毒 (NDV)F48E8、 LaSota和 C30毒株,鸽副粘病毒 YZPNF2分离株经鸡胚增殖纯化后,进行 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 YG97和 Y98 2个毒株在 56kD处比另外 4个毒株多出一个条带。用单抗 2010株进行 Western blot转印,结果该单抗只对 YG97和 Y98 2个毒株的 56kD条带反应,证明这 2株病毒的结构蛋白与经典的新城疫病毒有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我国"鸡传染性腺胃病"病原分离、鉴定、病原分离株的抗原性和血清型分析、病原分离株S1纤突基因克隆、全序列测定等多方面系统研究和分析比较,首次在我国提出并证明本病原是致腺胃病变型为特征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76.
本文应用单克隆抗体排谱和血清学试验,对近年来分离到的鸡源、鹅源禽Ⅰ型副粘病毒以及经典的鸡新城疫病毒和鸽源禽Ⅰ型副粘病毒之间的抗原性差异进行了比较,证明近年来流行的病毒株的抗原性较经典毒株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77.
从患眼炎、鼻窦炎的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发病鸡群的病料共分离到17株细菌,经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等结果表明,该细菌能运动、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即禽波氏杆菌。该菌在鲜血平板上产生β溶血,在麦康凯平板上生长良好,形成光滑中央突起的珍珠状菌落。不利用糖类,不能在6.5%NaCl培养基中生长,尿素酶和硝酸盐还原试验均呈阳性,能凝集豚鼠和其他动物红血球。人工接种细菌均能使雏鸡发生相似于自然病例的临床症状和死亡,并且从病变部位回收到相应细菌。  相似文献   
78.
细菌在不同生境中增殖并适应不断变化环境的能力依赖于基因的快速表达和严格调节。在自然环境中,细菌经常遭遇温度、营养、酸碱度、铁离子浓度等条件的改变,为其生存和增殖带来巨大挑战和压力。为适应环境,细菌自身进化出一系列机制感应环境变化,并通过调整基因表达和蛋白活性来适应这些变化[1]。细菌sRNA是一类在基因组中可被转录但不被翻译成蛋白质的RNA分子。与蛋白质调控系统不同,当细菌遭遇不同环境胁迫时,sRNA可与DNA结合,抑制基因转录;或识别并结合靶标mRNA后将其降解,抑制mRNA翻译;或直接与相应蛋白结合,影响蛋白质活性,快速应答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79.
为研究SEF14菌毛在肠炎沙门氏菌中的致病作用,本实验将SEF14菌毛亚单位编码基因缺失的肠炎沙门氏菌突变株50336△sefA和50336△sefD分别接种6周龄BALB/c小鼠和1日龄清远麻鸡,比较它们与其亲本菌株50336的致病性差异。结果显示,亲本菌株50336以及突变株50336△sefA、50336△sefD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9.95 cfu、7.94 cfu和7.94 cfu,表明两个突变株对小鼠的致病性显著增强;而且对雏鸡的致病性结果也显示,突变株50336△sefA致病力较强,其感染雏鸡组死亡率为15%,而亲本菌株组死亡率为8.6%;另外50336△sefA和50336△sefD感染组7日龄时平均增重分别为15.38 g和18.39 g,亲本菌株组为19.06 g,对照组为26.43 g。研究结果表明SEF14菌毛亚单位基因缺失对肠炎沙门氏菌的致病性具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80.
用限制性内切酶Eco RI将不含起始密码子的pp38 基因从重组转移载体质粒pVLpp38 Ⅰ中切出,将致弱Ⅰ型MDV pp38 基因同源物克隆进该转移载体的相同位点。用所得的含pp38 基因同源物的重组转移载体质粒pVL pp38′与野生型杆状病毒(AcMNPV)以脂质体介导法共转染昆虫细胞系Sf9 后,用单克隆抗体H19 介导的间接荧光抗体法筛选到能表达MDV pp38 基因同源物的重组杆状病毒克隆。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试验,证实pp38 基因同源物在Sf9 细胞中得到表达,抗重组杆状病毒血清能像抗MDV 血清那样,与MDV Ⅰ、Ⅱ、Ⅲ型病毒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在荧光抗体试验中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