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2篇
  3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南城县麻姑鲜食枣的产业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枣(Zizyphus Jujuba Mill)是原产中国的果树之一,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栽培区域非常广泛,北到内蒙古、吉林,南到海南;但栽培历史最长、面积最大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陕、晋、冀、豫、鲁等地,产量占全国的87%以上。枣树在国外栽培数量还很少,是目前唯一一个原产中国但还没有在国外大面积栽培的果树树种。  相似文献   
22.
通过分析风电场的结构以及各个系统的作用,来介绍整个系统如何控制风机系统、如何根据实际需求来控制风电场的发电量等功能。  相似文献   
23.
<正>麻姑鲜枣1号是南城县近年来新选育出来的鲜食枣新品种,2011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是江西第一个正式认定并命名的枣类新品种。2011年从江西博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苗圃引入吉水栽培。经过3年的观察,该品种适应性广,结果性强,能达到早产、丰产、优质的目标。1吉水县气候条件吉水县地处江西省中部,位于东经114°52′8″~115°37′30″,北纬26°49′50″~27°34′00″。自然资源充沛,光、热、水、土等资源充裕,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  相似文献   
24.
在设施农业温室中应用秸秆还田生物反应堆技术研究了对土壤理化性质、棚内地温和室温、CO2浓度及植物生物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试验相比,施用秸秆还田生物反应堆技术的温室棚温比对照试验高近5℃,地温比对照试验高5.4℃左右;试验期间,棚内CO2浓度峰值呈曲线状,在2010年3月5日施用秸秆还田生物反应堆技术的温室中CO2浓度达到极大值2 200 mg.kg-1;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增高,速效磷、碱解氮、速效钾、土壤容重数值也呈现升高趋势,与对照试验相比呈现极显著性差异;施用秸秆还田生物反应堆技术的温室农作物株高、茎粗、叶面积,根、茎叶、果实的干物质重、产量等均高于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25.
借助液-液萃取的方法,将茶汤中色素分为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素2部分,采用HPLC-PDA检测、荧光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跟踪检测相关呈色物质在绿茶提取液储存期间的含量变化情况,探讨色泽劣变机理.结果表明,决定绿茶茶汤色泽的不仅限于水溶性色素,从茶汤中分离出的脂溶性色素,呈现出鲜活、黄绿的颜色,主要组分为少量的叶绿素和黄酮类物质;但这部分色素极其不稳定,保存数天内基本消褪;而去除了脂溶性色素的茶汤的储存试验显示,茶汤水溶性色素比脂溶性色素的稳定性高,脱除脂溶性色素可以使茶汤的色泽稳定性得到增强.通径分析表明,茶汤中含量微小的叶绿素与茶汤绿度呈正相关,对茶汤色泽稳定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6.
正1风电运行特性实证统计分析主要技术内容基于风电实际运行采集数据实现了对风电运行特性中的电力、电量的概率、累计概率统计分析,为掌握风电间歇性运行特征提供了技术支撑。风电运行特性实证统计分析主要实现了按分省分区、直调风场划分的风电运行系统的相关数据量的日统计、月统计功能,通过图形画面展示,达到了直观监视、数据全面丰富的要求。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江西省内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的多样性。【方法】对江西省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资源开展调查和收集,分析花器表型性状变异和SSR遗传多样性。【结果】供试68份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的雄花花器在表型性状和DNA分子水平上均存在明显的变异和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29.19%,其中变异幅度最大的为花粉量(53.41%),最小的为花冠直径(15.47%)。通过表型聚类分析,可将该68份种质资源分为两大类群,类群A可分为2个亚类,大部分样品聚为第1亚类,主要表现为花梗较短,花冠较大,花粉活力较高,花冠颜色为粉红;第2亚类总体表现为花梗较长,花冠较小,花粉活力中等。类群B仅有2份样品,其特征为花冠大、雄蕊数多和高花粉量,在DNA分子水平上,筛选到的15对SSR有效引物共扩增出87个等位位点,均为多态性位点。Shannon’s信息指数为1.04,多态信息含量为46.48%。UPGMA聚类分析可将供试种质材料分为3类。2种聚类结果相似,Mantel分析中表型性状与分子标记结果呈显著相关(r=-0.79,p0.05),SSR分子标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表型性状的变异情况。【结论】68份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性种质表现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花粉量、单花雄蕊数、花粉活力、花瓣颜色、花丝颜色、花梗长度是造成表型性状差异的主要因素。SSR分子标记分析与毛花猕猴桃花器表型聚类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毛花猕猴桃雄花的多种表型性状是环境和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8.
刘影  刘丹  朱博 《农业与技术》2010,30(2):139-141
本文主要介绍了汤河水库自动化监测系统软件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简单的日常维护。  相似文献   
29.
工业微生物混合发酵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混合发酵是2种或2种以上微生物在同一培养基中进行的发酵,在某种特定情况下,混合培养在发酵过程中有利于微生物间的相互协调,提高产物的生产效率或降低培养基的要求等,比纯培养更快、更有效.对于工业微生物或者具有工业生产潜力的微生物混合发酵生产维生素、沼气等产品进行了探讨,阐明了工业微生物混合发酵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西北部分地区不同地理环境下,野豌豆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共生进化间的关系。【方法】采用16S rDNA PCR-RFLP与16S rDNA全序列分析技术,对分离自陕西秦岭北麓红河谷、陕西南部汉中、甘肃沙漠绿洲带永昌混山窑、甘肃中部永登红城和新疆乌鲁木齐的5个不同地理环境(分别记做A、B、C、D、和E)的42株野豌豆根瘤菌,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测试根瘤菌共有6种基因型(Ⅰ、Ⅱ、Ⅲ、Ⅳ、Ⅴ和Ⅵ),基因型Ⅰ根瘤菌在各个地理环境采样点均有分布,并且A地点分布的所有菌株均属于该基因型,基因型Ⅱ菌株分布于D和E采样地点,基因型Ⅲ菌株分布于B、C和D采样地点,基因型Ⅳ分布于E地点,基因型Ⅴ和Ⅵ测试菌株均分布于D地点。由16S rDNA全序列分析可知,基因型Ⅰ根瘤菌的代表菌株CCNWSX0050和基因型Ⅳ根瘤菌的代表菌株CCNWGS0055分别与Rhzobium leguminosarum的相似性为99.8%和99.7%;基因型Ⅲ根瘤菌的代表菌株CC-NWGS0062与Sinorhizobium meliloti的相似性为100.0%。【结论】中国西北地区野豌豆根瘤菌在分类学上属于Rhizobium leguminosarum根瘤菌和S.meliloti根瘤菌,野豌豆-根瘤菌的共生关系在不同地理环境中表现出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