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69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33篇
  72篇
综合类   243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64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8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6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主要是指以联合国相关机构及其活动为核心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全球性环境合作与治理架构,其中,不定期举行、主题略异的联合国环境大会发挥了一种特殊的潮流引领和制度规范的奠基性作用。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6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因而又被称为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或简称为人类环境会议。来自世界113个国家的代表以及各主要国际组织的代表共1300  相似文献   
12.
在恒温35℃和发酵液TS为8%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配比(TS质量比分别为1∶9,3∶7,5∶5,7∶3和9∶1)奶牛粪和果蔬废弃物、奶牛粪和餐厨垃圾以及肉牛粪和果蔬废弃物混合发酵的产气效果。结果表明,累计产气量和TS产气量最高的是配比为5∶5的奶牛粪和餐厨垃圾,分别达20702 mL和259 m L·g^(-1),最低的则是配比为3∶7的奶牛粪和餐厨垃圾,分别仅为1173 m L和15 m L·g^(-1)。发酵过程中牛粪与生活废弃物以5∶5,7∶3和9∶1配比混合发酵的pH值均维持在6.0~7.5之间,厌氧发酵累计产气量均较高;而配比为1∶9和3∶7时,发酵过程中pH值几乎均低于5.5,厌氧发酵受到明显抑制。因此,在牛粪与生活废弃物混合发酵时,增加牛粪比例可提高厌氧发酵的累计产气量和发酵液中pH值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2001年6月2013将胡萝卜(Daucus carota L.)品种Koyo NO.2的种子播种在温室内的1/2000公亩的Wagner钵中,每钵植2窝;每钵填充有6.5kg淡色火山灰干土(原始土),并拌入了45g熔化的磷酸镁。每钵总共施入1.00g N.1.89g P和1.05g K肥;N和P  相似文献   
14.
应用TDR对土壤含水率及土壤冻结融解深的计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 TDR(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计测土壤含水量 ,80年代以来就受到了瞩目 ,到今天为止TDR方法在土壤盐分浓度 ,浸润面深度 ,冻结融解面深度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了确认在运用 TDR方法进行土壤含水率测定时介电常数 ε与含水率 θ之间的关系曲线的滞后现象的有无 ,以及确认运用 TDR方法计测土壤冻结融解面深度的有效性 ,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证明 ,在运用 TDR方法进行土壤含水率测定时介电常数ε与含水率θ之间的标定曲线中没有出现滞后现象 ,运用 TDR方法计测土壤冻结融解面深度不论在室内实验还是在田间实验中都很有效 ,并取得了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土壤改良剂对冷浸田土壤特性和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南方典型冷浸田为研究对象, 在明沟排水的基础上,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 以不施土壤改良剂为对照, 研究了施用不同土壤改良剂(自研的脱硫灰改良剂、生物活性炭, 市售的土壤改良剂石灰、硅钙肥、腐植酸)对冷浸田氧化还原电位、土壤呼吸强度、土壤微生物数量、水稻群体构建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改良剂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提升土壤速效养分和pH,但除脱硫灰处理外, 其他改良剂处理对土壤Eh未产生显著影响。施用不同土壤改良剂在水稻各生育期均能有效增强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和放线菌数量, 并且放线菌数量达到差异性显著水平(P<0.05), 生物活性炭处理下土壤呼吸强度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对照增加67.6%和127.6%。各土壤改良剂处理与CK相比较均有助于提高叶片SPAD、茎蘖数、水稻干物质积累量、成穗数、穗粒数、产量结实率和根系伤流速率。其中以脱硫灰和生物活性炭处理改良效果最佳, 抽穗后29 d时,根系伤流速率较CK分别提高45.4%和39.1%, 叶片SPAD分别增加27.4%和22.5%; 成熟期水稻成穗数较对照提高12.1%和10.7%,干物质积累量增加68.8%和50.5%,产量分别增加12.8%和10.3%。综上所述, 土壤改良剂可有效改善冷浸田土壤特性及水稻群体质量, 脱硫灰和生物活性炭处理的改良效果最明显, 增产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6.
脲酶抑制剂NBPT对鸡粪好氧堆肥的保氮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堆肥反应器, 以鸡粪和蘑菇渣为原料进行好氧堆肥, 在堆肥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脲酶抑制剂NBPT, 研究其对堆肥氮素转化的影响及保氮效果。结果表明: 添加不同浓度的脲酶抑制剂NBPT对堆肥进程中温度无显著影响, 在堆肥的高温阶段可有效控制堆料pH的升高, 在堆肥高温前期的0~10 d可有效降低堆肥的脲酶活性, 在堆肥中后期10~25 d明显提高全氮含量。堆肥25 d后, 添加0.04 mL·kg-1、0.08 mL·kg-1、0.16 mL·kg-1脲酶抑制剂NBPT分别比CK减少氮素损失6.61%、4.89%和13.51%。堆肥过程中, 堆料铵态氮含量呈升-降-升-降的双峰趋势, 且大部分时间CK处理的铵态氮含量高于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处理, 且CK处理铵态氮的两次升高速度均高于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处理。在堆肥的升温和高温期硝态氮含量不稳定, 但堆肥结束时, 各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处理的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CK处理。本试验结果表明, 在堆肥过程中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可延缓鸡粪中的尿素态氮向铵态氮的转化, 增加堆肥成品中的硝态氮含量。在畜禽粪好氧堆肥中加入脲酶抑制NBPT可起到一定的保氮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旨在对解淀粉芽孢杆菌GB58在水稻纹枯病上的盆栽防治效果和最佳菌剂载体进行研究,明确其应用前景。采用盆栽试验测定GB58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斑高率和在水稻上的定殖能力,测定GB58在菌剂固定载体的吸附能力和吸附稳定性。盆栽试验结果表明,GB58在水稻病株上有良好的定殖效果,定殖数最大达到2.22×107 cfu/g。与喷施井冈霉素处理相比,GB58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在病害发生后20、40天分别显著提高了20%、24%。GB58在固体菌剂吸附载体的研究表明:结合菌体吸附量、存活率和抑菌活性进行分析,有机载体吸附效果好于无机载体;同时综合考虑应用价值,选择玉米粉、有机肥为菌剂吸附载体较好。GB58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生防效果。采用玉米粉和有机肥作为固体菌剂吸附载体,具有经济、高效的特点,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与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8.
南方沿海地区秋冬寒冷季节短,春季梅雨多,夏季高温高湿持续时间长,可被利用通风的季节时段短,机械通风能充分利用低温天气对粮食进行通风降温,有利于粮食安全度夏及延缓粮食品质劣变。但是应用过大功率的风机会造成粮食水分散失过大,从而影响经济效益,为此,我库从2006年开始,根据我库的通风设备情况,机械通风时采用不同的低功率轴流风机进行保水通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效控制了水分过大的散失,减少了因水分散失过大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土壤水分状况和质地对稻田N2O 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1994年中国科学院封丘生态试验站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土壤质地和水分状况对稻田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N2O排放主要受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淹水状态下,N2O排放很少,水分落于期间N2O排放量占水稻生长期N2O排放总量的87.50%~98.65%。土壤质地显影响稻田平均N2O排放通量,砂质土壤排放的N2O显或极显高于壤质和粘质土壤,水稻生长期砂质、壤质及粘质土壤的平均N2O排放通量分别为137.63、87.54和63.6μgN2O-N/m^2.h。  相似文献   
20.
空间分布格局是昆虫种群的重要属性。沙冬青是我国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豆荚螟是为害沙冬青种子的主要害虫,研究种子害虫及其天敌的区域性空间分布格局是害虫宏观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地统计学是深入研究昆虫种群空间格局的有效方法。2018年5月-6月,选择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沙冬青分布片区,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沙冬青种子害虫豆荚螟幼虫及其天敌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沙冬青有虫株率为100%,豆荚受害率为23.02%,豆粒受害率为14.11%;沙冬青豆荚螟幼虫的密度为(0.296 9±0.002 0)头/荚,寄生性天敌密度为(0.012 0±0.000 2)头/荚。分别采用不同的理论模型来拟合豆荚螟幼虫及其天敌的空间半变异函数曲线,其全方向半变异函数曲线最优模型分别为高斯模型和球面模型,空间格局均呈聚集分布;害虫和天敌存在一定空间相关性,空间依赖范围分别为88.61~434.05 m和159.05~426.88 m。用Kriging空间插值法对害虫和天敌的空间分布进行模拟,结果呈斑块状分布,二者存在空间依赖性和互补性。天敌对害虫有一定的空间跟随效应和控制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