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3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247篇
林业   636篇
农学   345篇
基础科学   249篇
  335篇
综合类   2975篇
农作物   400篇
水产渔业   295篇
畜牧兽医   1446篇
园艺   443篇
植物保护   244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259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21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8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添加生物炭对鸡粪好氧堆肥过程中养分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不同柠条生物炭添加量对鸡粪堆肥过程中养分转化的影响,以鸡粪和小麦秸秆粉为堆肥原材料,并添加质量分数为0%、3%、6%、9%、12%和15%的柠条生物炭进行好氧堆肥,并在堆肥第0、3、8、19、26、33和40 d取样测定各项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相比,添加柠条生物炭可以缩短堆肥升温期1~2 d,延长堆肥高温期的停留天数2~4 d,增加堆体的保水能力;而且有利于堆肥高温期氨气的吸附,减少氮素损失,提高堆肥质量。堆肥结束后,添加柠条生物炭可以使全氮质量分数提高5.59%~27.38%;无论是否添加生物炭,随着堆肥进行,各处理的全磷、全钾均迅速增加。在鸡粪麦秆堆肥中添加柠条生物炭可以加快堆肥进程,减少氨气的挥发损失。柠条生物炭是一种有效的堆肥添加剂,且适宜的柠条生物炭添加比例在9%~12%之间。  相似文献   
992.
辣椒是湖南省的重要蔬菜之一,而采用"早稻+秋延后辣椒"露地栽培模式投入少、效益高,是产业扶贫的好项目。为促进湖南省农业经济发展,应对"早稻+秋延后辣椒"露地栽培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总结了湘中地区秋延后辣椒露地栽培的技术要点,探索一套稳产、高产、高效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93.
为研究辣木多糖的酶促提取工艺和辣木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选择纤维素酶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为试验因素,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辣木多糖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辣木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差异。4种因素对辣木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纤维素酶用量>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建立辣木多糖提取率(Y)与纤维素酶用量(X1)、提取温度(X2)、提取时间(X3)、液料比(X4)的二次正交回归模型:Y=18.6602+0.8134X1+0.7572X2–0.4312X3+0.6909X4–0.5181X12–0.4935X22–0.6277X42,该模型拟合度好,4个因素均对多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通过回归模型获得优化的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用量1.60%,提取温度53℃,提取时间68 min,液料比52∶1,在此条件下辣木多糖提取率为19.83%,实际值与预测值一致。辣木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辣木根、花、嫩叶、茎中均含有丰富的多糖,其中根中含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1),可进一步开发利用。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得到的辣木多糖酶促提取工艺条件准确可靠,可有效提高辣木多糖提取率并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4.
植物顶端有限生长相关基因与基因编辑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农作物的采收将逐步从人工采收过渡到机械采收,因此培育紧凑、矮化、果实成熟集中、耐密植、适宜机械化操作的新品种已成为作物遗传改良的主要目标。本文重点综述了不同物种FT及其同源基因对植物成花的调控功能,植株顶端的无限生长和有限生长的控制基因及其功能研究进展,以及通过基因编辑促进顶端成花进而导致植株顶端由无限营养生长转变为有限生殖生长,进一步介绍了通过多基因同时编辑的方法推动植物株型改变并培育新品种的成功案例。植株顶端成花和有限生长的特性可以促进果实的统一成熟,为适宜机械化采收的株型育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95.
为了解城市草坪绿地土壤有机碳与碱解氮垂直分布特征,以长春市为例,选取不同功能分区(公园、道路、居住区、校园)草坪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pH值、有机碳(SOC)、碱解氮(AN)的垂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结果表明:草坪绿地类型与土壤剖面对土壤pH值、有机碳(SOC)、碱解氮(AN)含量影响显著(P<0.05)。其中,不同功能区0~30 cm土壤pH值为:校园绿地>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公园绿地;不同功能区0~30 cm土壤SOC含量为: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校园绿地>道路绿地;不同功能区0~30 cm土壤AN含量为: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校区绿地>道路绿地。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SOC与AN呈正相关,而绿地土壤的pH值与SOC含量呈负相关。由此结论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土壤中碱解氮含量,调节土壤pH值,来使土壤得到优化,增加固碳能力,减弱温室效应,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96.
采用HPLC法测定清蒸大黄中的5种游离蒽醌的含量。色谱柱为Thermo BDS HYPERSII C18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1%磷酸(76∶24)水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表明,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0.0207~0.4140μg (R~2=0.9999)、0.1721~3.4420μg (R~2=0.9996)、0.0203~0.4060μg (R~2=0.999 9)、0.1480~2.9600μg(R~2=0.999 8)、0.1640~3.2800μg(R~2=0.999 3)的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说明该方法可作为大黄及其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97.
采用抽样和定点调查方式,于2011—2017年对河西走廊制种基地作物病害种类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制种作物病害主要危害番茄、辣椒、茄子、甜瓜、西瓜、西葫芦、黄瓜、莴苣、胡萝卜、菜豆、玉米、花卉等作物。病害种类有86种,其中真菌性病害76种,细菌性病害4种,病毒病5种,生理性病害1种,病害中真菌、细菌、病毒、生理性病害的比例为88∶5∶6∶1。各类作物白粉病和根部病害发生较为普遍。病害发生地域主要集中在肃州、金塔、甘州、临泽、高台等地。通过调查,明确了河西走廊制种作物病害的种类、分布和危害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8.
研究不同光照度对异养鞭毛虫Paraphysomonas sp.摄食及抑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影响,探讨鞭毛虫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共设6个光照度,分别是0、500、1200、2500、5000、10000 lx.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度对异养鞭毛虫种群生长率、微囊藻抑制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在光照度为0~10000 lx时,鞭毛虫均能显著抑制微囊藻种群生长,抑制率达88%~94%,每个鞭毛虫摄食率高达32~49个/d.伴随着铜绿微囊藻数量的减少,不同光照度下的鞭毛虫种群数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鞭毛虫种群数量高达(18~35)×104个/mL,比初始浓度增加了3.6~7倍.光照度最高组(10000 lx)的异养鞭毛虫数量增长缓慢且快速下降,在试验的第3、4天,生长率出现负增长.因此,过高的光照度会抑制异养鞭毛虫数量的增长.异养鞭毛虫可生长的光照度范围为0~10000 lx,最佳生长光照度为0~5000 lx.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为探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体外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后对IFN-γ及其关键信号分子IRF3和IRF7 m RNA转录的影响。【方法】从健康仔猪肺脏中无菌分离PAMs,分为对照组和PRRSV组,于PRRSV感染后的6、12、24、48和60 h收集各组PAMs及其上清液,应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质量浓度和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组中PRRSV、IFN-γ、IRF3和IRF7的m RNA转录情况。【结果】PRRSV组IFN-γ的质量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PRRSV组IFN-γm RNA转录量在24 h和48 h显著升高(P0.01)、48h后降低,IRF3(P0.05)和IRF7(P0.01)m RNA转录水平在60 h显著降低。【结论】PRRSV感染PAMs过程中对IFN-γm RNA的转录呈现先抑制再激活后抑制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调控IRF3和IRF7的转录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00.
菊花组培再生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菊花再生体系的研究中影响再生体系建立的几点因素,并对菊花再生体系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