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8篇
  3篇
综合类   3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杉木及其主要混交树种生态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依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对杉木及其主要混交树种的生态对策进行相对的定性划分和归类 .分析结果表明 :杉木和拟赤杨相对呈 r对策 ;丝栗栲、毛栲、苦槠、甜槠、罗浮栲、虎皮楠、上杭锥等树种相对呈 K对策 ;木荷、马尾松、黄山松、深山含笑则相对呈 r- K对策  相似文献   
22.
超干处理对蓝桉种子发芽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热空气恒温(50℃)干燥法对蓝桉种子进行超干处理,将蓝桉种子含水量由自然干燥的9.8%分别降至9%、8%、7%、6%、5%、4%、3%、2%、1%,研究超干燥处理对蓝桉种子发芽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蓝桉种子耐脱水性较强,脱水至5%时,未发现种子活力明显下降,细胞膜能保持较好完整性,电导率最低,α—淀粉酶和脱氢酶活性高,各发芽能力指标在9个超干处理中最好。对各测定指标综合分析表明,蓝桉种子超干处理是完全可行的,最适含水率为5%,为蓝桉种子超干燥处理和贮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3.
为探讨紫茎泽兰根脱毒腐解后能否在蓝桉育苗中利用,确定最佳施用量。本研究采用相似相溶原理,用无水乙醇对紫茎泽兰根进行脱毒,并对脱毒根的残渣进行腐解。采用盆栽试验,将30,60,90 g脱毒腐解后的根粉末与1.0 kg沙土充分混合,以不添加粉末的沙土为对照,研究脱毒腐解后的根粉末处理对蓝桉种子萌发(发芽率、发芽势、发芽速率、萌发指数),幼苗生长(高度、冠幅面积、地径、根长)及生物量(单株干质量、根干质量、茎干质量、叶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脱毒腐解后的根粉末处理对蓝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物量均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物量各指标随着处理质量增大先增大、后减少,均与处理质量呈极显著或显著的二次抛物线关系。种子萌发各指标达到最大时的最佳处理质量为12.1~30.7 g,幼苗生长各指标达到最大时的最佳处理质量为33.6~42.5 g,生物量各指标达到最大时的最佳处理质量为29.4~50.0 g。研究表明:紫茎泽兰根脱毒腐解后具有有机肥增产效应,可作为蓝桉育苗基质,但在应用中应采用最佳处理质量及根粉末与沙土的配比。  相似文献   
24.
旱冬瓜乙醇乙醚提取液对云南松种子发芽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旱冬瓜不同器官(鲜枝、鲜叶、树皮、树根、凋落物)乙醇乙醚不同浓度浸提液(800、400、150mg/kg)处理云南松种子,观察种子发芽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旱冬瓜各器官的高浓度浸提液均抑制云南松生长,随着浸提液浓度的降低,抑制作用减弱,进而转为促进作用。就3个测试指标而言,鲜枝和凋落物中所含起促进作用的化感物质比其他器官多;树皮中所含起抑制作用的化感物质比其他器官多。幼苗干质量、发芽率、发芽势3个指标中幼苗干质量对化感作用最敏感。营造云南松、旱冬瓜混交林时,应在林内保留旱冬瓜凋落物使其自然分解,并适当控制旱冬瓜的比例以利于云南松的天然更新和生长。  相似文献   
25.
直干桉超级苗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直干桉超级苗茎段为外植体,分别采用正交试验、两因素全因子试验和单因素试验逐一探讨直干桉外植体消毒、腋芽诱导、不定芽增殖、生根培养、移栽等组培快繁主要环节中各自的最佳处理,构建直干桉超级苗组织培养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联合消毒的最佳处理为75%酒精消毒20s,1%洁尔灭消毒2min和0.1%升汞消毒5min,在控制污染率的同时,成活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暗培养在降低外植体褐化率、提高成活率方面具有极显著效应;腋芽诱导的最佳体系为改良的MS培养基、0.6mg/L6-BA和0.5mg/LNAA,在提高腋芽萌发率的同时,可使芽长、芽壮且结果稳定;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处理为改良的H培养基、1.0mg/L6-BA和0.1mg/LIBA,不但增大增殖系数,同时还缩短了增殖培养时间;生根培养的最佳处理为改良的White培养基、0.3mg/LIBA和0.1mg/LNAA,可极显著提高生根率、缩短生根时间且结果稳定;移栽培育的适宜基质组成为珍珠岩∶腐殖土∶草炭=1∶1∶1,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基质组成。  相似文献   
26.
为探讨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气态挥发物对杉木种子发芽的化感作用,在半透明密闭保鲜盒内分别用25,75,225 g紫茎泽兰新鲜茎叶对杉木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处理对杉木种子发芽过程有明显的影响,随着处理质量的增加,首日发芽数量下降,达到发芽高峰的天数延迟,发芽高峰当天发芽数降低,发芽过程曲线图由对照的急升急降逐渐变缓.不同质量处理对杉木种子萌发(发芽势、发芽率、发芽速率、萌发指数)及幼苗生长(胚根长、胚轴长、鲜重、干重)均有显著的影响.25 g处理时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抑制作用较弱,随着处理质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杉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与处理质量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的负相关,这些指标随着处理质量的增加呈直线下降.紫茎泽兰在林下及林缘的广泛分布,可通过化感作用影响杉木的天然更新和生长.  相似文献   
27.
水电站建设弃渣场废弃地是植被恢复最困难区域之一,为了解渣场与其周边森林土壤种子库的关系,采用种子萌发实验的方法对金安桥水电站不同类型渣场与其周边森林土壤种子库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就平台与相应周边森林群落土壤种子库的相似性而言,美河渣场平台与相应周边森林群落的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46;3#渣场平台的次之,为0.44;2#渣场平台的最小,为0.27;相似性随着距离及高差加大呈降低的趋势。平台与相应周边森林群落土壤种子库相似性系数都比边坡的大。各类型渣场土壤种子库中以十字花科、菊科为优势科,周边森林群落土壤种子库以菊科、莎草科、十字花科为优势科,均以草本为优势生活型。渣场中20个种有17种与其周边森林群落相同,土壤种子库相似性系数为0.49。  相似文献   
28.
人为干扰对常绿阔叶林主要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甜槠群落几个主要种群甜槠、深山含笑、木荷、赤楠分布格局的研究,探讨常绿阔叶林在受到人为干扰后的种群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当群落受不同程度外界扰动后,各种群分布格局呈不同的变化趋势。人为干扰强度越大,甜槠、深山含笑的聚集性越强,而木荷、赤楠的聚集性则下降。在低立木级上,轻度干扰更有利于形成种群的集群分布特征;在中间立木级上,随立木级的增大,种子萌发和萌条能力强的树种分布格局趋势是以重度干扰群落中的聚集性更强;在高立木级上,各种群的分布格局均呈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29.
蓝桉枝叶不同温度水提液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5、15、25、35℃蓝桉枝叶水提液对萝卜种子进行处理,观察蓝桉水提液对萝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水提液(0.067g.mL-1)对萝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鲜重、干重起抑制作用,随着浓度降低抑制作用减小,甚至表现为促进作用;就温度而言,中高浓度(≥0.022g.mL-1)下水提液的化感抑制作用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多重比较显示不同温度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随浓度降低不同温度水提液间的化感作用差异变小,在低浓度(0.007g.mL-1)时则无显著差异。在自然条件下,气温升高可使蓝桉降雨淋洗液的化感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30.
以经PEG4000、PEG6000、PEG8000、PEG10000 4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95、140、170、221、250、301g·L-1和345g·L-17种质量浓度处理的云南松种子为材料,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质量浓度PEG处理对云南松种子发芽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PEG处理的云南松种子,在发芽率,萌发种子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幼苗胚根长、胚轴长等方面都比对照组的云南松种子和幼苗有所提高,而萌发种子电导率低于对照。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发芽率与对照组相比,各相对分子质量之间PEG6000处理总体效果好,F检验极显著;各质量浓度之间140g·L-1处理总体效果好,F检验极显著。通过发芽能力、幼苗生长、生理指标综合比较分析,PEG6000质量浓度170g·L-1处理总体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