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8篇
  3篇
综合类   3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不同立地闽粤栲群落药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封育28 a较好立地、一般立地及封育8 a较差立地闽粤栲群落为对象,分析主要药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在较好立地上,乔木层主要药用植物为山杜英、老鼠刺、幌伞枫等;在灌木层,主要药用植物为山杜英、毛冬青、老鼠刺等;在草本层,主要药用植物为狗脊、杜茎山、菜蕨等。在一般立地上,乔木层主要药用植物为山杜英、南酸枣和山乌桕等;在灌木层,主要药用植物为山杜英、老鼠刺和朱砂根等;在草本层,主要药用植物为狗脊、芒萁及朱砂根等。在较差立地上,乔木层主要药用植物为杉木、杜鹃和山杜英等;在灌木层,主要药用植物为芒萁、白花苦灯笼及朱砂根等;在草本层,主要药用植物为扇叶铁线蕨、毛冬青及芒萁等。  相似文献   
12.
紫茎泽兰为桉树林下革本层的优势种,为探讨紫茎泽对蓝桉种子萌发及苗生长的化感作用,采用盆栽试验,用其叶不同浓度水提液(0,0.005,0.01,0.02,0.04 g/mL)对蓝桉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水提液对蓝桉种子萌发(发芽速率、发芽势、发芽率)、苗生长(地径、高度)及生物量(根重、茎重、叶重、总重)均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种子萌发、苗生长、生物量受抑制作用增强;种子萌发、苗生长、生物量与处理浓度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处理60 d比处理30 d对苗生长的化感抑制作用加大,说明蓝桉幼苗生长受抑制作用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大.在林下及林缘广泛分布的紫茎泽兰,可通过化感作用影响蓝桉的天然更新和生长.  相似文献   
13.
杉阔混交林中杉木及伴生树种种群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集强度各指标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杉阔混交林杉木与伴生树种的种群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立木级杉木与伴生树种的种群空间分布基本呈聚集型分布,随着立木级增大,各种群扩散趋势越明显.低立木级阶段引起聚集分布的原因主要是由环境作用引起的,在高立木级阶段是由环境作用或自身聚集性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高等林业院校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为对象,对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精选,优化知识模块,使学科体系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5.
水电站建设弃渣场废弃地是植被恢复最困难区域之一,为了解渣场与其周边森林土壤种子库的关系,采用种子萌发实验的方法对金安桥水电站不同类型渣场与其周边森林土壤种子库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就平台与相应周边森林群落土壤种子库的相似性而言,美河渣场平台与相应周边森林群落的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46;3#渣场平台的次之,为0.44;2#渣场平台的最小,为0.27;相似性随着距离及高差加大呈降低的趋势。平台与相应周边森林群落土壤种子库相似性系数都比边坡的大。各类型渣场土壤种子库中以十字花科、菊科为优势科,周边森林群落土壤种子库以菊科、莎草科、十字花科为优势科,均以草本为优势生活型。渣场中20个种有17种与其周边森林群落相同,土壤种子库相似性系数为0.49。  相似文献   
16.
在毛乌素沙地土壤盐渍化治理过程中,开展了樟子松栽培试验,分析了盐渍化程度对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渍化程度的加重,土壤水溶性盐总量、 pH值以及阴离子CO32-、 HCO3-、 Cl-和交换性Mg2+、 K+、Na+的质量分数随之升高,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轻度、中度和重度盐渍化地段的土壤含水率分别为9.38%、8.65%和5.92%,差异显著;造林保存率、林木生长量、树冠覆盖率和生产力随盐渍化程度的加重而下降,重度与轻度和中度之差存在差异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当土壤盐渍化达到重度时,樟子松的存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土壤水分对中国沙棘人工林分化的影响规律,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了不同坡向12年生林分的结构多样性。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按照北、西、东、南坡向依次递减,且不同坡向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种群生长量、密度与土壤含水率相关显著;随着土壤水分的改变,种群生长、繁殖能力以及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分化、综合优势比随之改变。随着土壤含水率的降低,林分的密度逐渐变小、离散程度加大、郁闭度逐渐降低、更新速度减缓,土壤水分引起的变异占总变异的50.26%,从而形成了多样性的种群结构。  相似文献   
18.
昆明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查阅文献资料结合实际调查的方法,对昆明市古树名木的种类与数量、分布情况、生长情况、树龄及保护级别、保护管理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市共有古树名木217株,分属28科32属64种,包含一级古树30株,二级古树57株,三级古树129株,名木1株;并提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半天然杉阔混交林杉木及其伴生树种种群空间格局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采用聚集强度各指标对福建省虎头山半天然杉阔混交林杉木及其伴生树种的种群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综合聚集强度各指标的结果表明:不同立木级杉木及其伴生树种的种群空间分布基本呈聚集分布,随着立木级的增大,各种群扩散趋势越来越明显,其中杉木、米槠和少叶黄杞聚集强度表现为大→小的趋势,拟赤杨和木荷聚集强度表现为大→小→大→小的趋势,虎皮楠和丝栗栲聚集强度表现为小→大→小的趋势,低立木级阶段引起聚集分布的原因主要是环境作用。高立木级阶段引起的树种聚集分布的原因主要是环境作用或自身聚集性。表2参13。  相似文献   
20.
人为干扰对常绿阔叶林主要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甜槠群落几个主要种群甜槠、深山含笑、木荷、赤楠分布格局的研究,探讨常绿阔叶林在受到人为干扰后的种群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当群落受不同程度外界扰动后,各种群分布格局呈不同的变化趋势。人为干扰强度越大,甜槠、深山含笑的聚集性越强,而木荷、赤楠的聚集性则下降。在低立木级上,轻度干扰更有利于形成种群的集群分布特征;在中间立木级上,随立木级的增大,种子萌发和萌条能力强的树种分布格局趋势是以重度干扰群落中的聚集性更强;在高立木级上,各种群的分布格局均呈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