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44篇
园艺   3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针对宁夏干旱区槽式温室内环境日变化进行初步研究,通过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温室娃娃对宁夏干旱区槽式日光温室结构及极端低温条件下内部光照强度、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露点温度、土壤温度等环境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内环境日变化曲线比较可知,此种温室结构均介于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之间,但其性能则类似日光温室,且温度方面性能低于日光温室,尤其是最低温时仅为日光温室的30%;比较3种跨度槽式温室内环境可知,12m优于10m,10m优于8m。在最低温度等极限条件(覆盖保温被条件下,短时间段内10℃空气温度0℃,8℃土壤温度3℃)能够满足韭菜等喜凉叶菜周年生产的需要,同时可进行果菜类蔬菜早春或秋延后栽培,填补日光温室和常规拱棚栽培之间的空档,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地下水位低于3m的地区较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82.
为了丰富柠条基质穴盘育苗理论,为生产实际提供优质健壮幼苗。通过对柠条基质番茄苗期采用EM灌根处理。结果表明:添加EM使番茄幼苗株高、茎粗、根长、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全株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全株干质量、根冠比和壮苗指数等生长发育指标均高于对照,其中根鲜质量增加18.34%,根冠比增加17.2%,壮苗指数增加16.66%,说明合理添加EM有助于柠条基质番茄幼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3.
为了探讨高丹草绿肥翻压及化肥配施对日光温室土壤改良培肥的生物机制.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高丹草绿肥翻压及化肥配施对日光温室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活性、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丹草绿肥与化肥配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的pH值、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高丹草绿肥与化肥配施显著增加了芹菜产量、土壤总菌数、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以及细菌数量与真菌数量比值(B/F),减少了真菌的数量和比例.其中以高丹草翻压量为3.75t/hm2时,配施80%比例化肥(氮肥、磷肥和钾肥分别为24 kg/667m2、12kg/667m2、24kg/667m2)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产量的增加、土壤养分转化和循环的改善和土壤肥力改善等综合方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4.
为加快甘薯育苗生长速度,提高甘薯育苗繁殖系数,探寻较为理想的甘薯假植育苗方式,本试验以高系14甘薯的脱毒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平铺法、干旱胁迫法、打顶法、斜插法(CK)4种不同假植繁育方式处理甘薯的茎段苗,观测不同假植繁育方式下主蔓长势、茎粗、生根数、分蘖数,以及最长的3个侧枝的生长长势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平铺法能够获得粗壮的茎秆和较长的主侧蔓枝条,该处理方式甘薯苗单株剪苗量为19.119 6株,总剪苗量为928株,相较于其他处理方法得到的苗最多,建议使用平铺法繁育甘薯苗。  相似文献   
85.
研究不同比例红蓝光对番茄生长、生理以及酶活性的影响,以期探寻促进设施番茄生产的补光措施。以亚蔬三号番茄为试材,设置3组不同红蓝光比例的处理(红蓝光1∶3、2∶2、3∶1),以不补光为对照(CK)。结果表明:红蓝光1∶3处理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番茄茎粗、根和茎的干物质积累,以及叶片中脯氨酸含量、果实产量;红蓝光2∶2补光处理的番茄果实和叶片的干鲜重以及SOD的含量均有提升;红蓝光3∶1补光处理的番茄株高有提升。结合实际生产,红蓝光2∶2处理适合于宁夏中部干旱区秋冬茬设施番茄补光。  相似文献   
86.
以紫薯块根为研究对象,利用酶标仪建立了紫薯中总花青素含量的快速批量化检测方法,以期提高检测效率。结果表明:酶标仪快速批量化检测紫薯中总花青素含量的最佳试验条件为,检测波长530nm、提取溶剂为1.5%的柠檬酸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体积比2∶1),料液比1∶50g·mL-1、超声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获得的紫薯中总花青素含量为160.84mg·(100g)-1。该方法灵敏、稳定、重现性好,可在2min内完成96个样品的测定,所得试验结果略高于分光光度计法。  相似文献   
87.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采用4因子5水平2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有机肥、N、P2O5和K2O施用量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供试土壤速效氮贫乏,相对速效磷和钾较丰富,表现为设施内高施肥特征并导致土壤轻度盐渍化;氮素是决定番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最主要影响因子,且影响达到显著水平,4因素对番茄产量的作用表现为施氮量>施钾量>有机肥>施磷量;经计算机模拟优化,番茄产量达到8 936.67kg/667m2以上的优化方案为有机肥施用量1 610.16~1 802.42kg/667m2,施氮量为56.31~59.44kg/667m2,施磷量为28.04~31.56kg/667m2,施钾量为39.70~43.52kg/667m2;供试土壤最佳施肥水平为m(N):m(P2O5):m(K2O)=6:3:4。  相似文献   
88.
田间设置黄河水滴灌(处理1,即CK)、EM喷施(处理2)、EM喷施+灌根(处理3)以及EM灌根(处理4)4个处理,研究EM对黄河上游地区设施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M能有效提高黄瓜对速效养分的吸收利用率,其中尤以处理3较为明显,处理3的速效氮从定植前的256mg/kg下降至生长后期的107mg/kg,下降了58.20%;EM施用能够增加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各处理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表现为处理3处理4处理2处理1(CK);同时叶面喷施EM对增加细菌、放线菌数量效果明显,冲施EM对降低真菌数量效果明显,可有效抑制土壤微生物区系从高肥的"细菌型"土壤向低肥的"真菌型"土壤转化。  相似文献   
89.
试验以椰糠、柠条作为栽培基质,以常规土壤栽培为对照,研究了在槽式栽培条件下不同栽培基质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常规土壤)相比,T1(椰糠基质)最有利于番茄植株生长,随着定植时间的增加,对株高、茎粗、叶片数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单株结果数和单株平均产量最高,但品质较差;T2(柠条基质)的各项品质指标表现较好,产量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