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研究7个玉米常规玉米自交系种子不同盐浓度处理(2、4、6、8、10、12、14、16、18 g/L)下的耐盐性,统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胚根长度,分析其耐盐浓度、耐盐半致死浓度、耐盐极限浓度和各指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了各自交系的耐盐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自交系的发芽势、发芽率和胚根长度都呈下降趋势,自交系间存在显著差异。当盐浓度增加到10 g/L时,各自交系的发芽率、发芽势差异最大;在14 g/L的盐浓度下自交系间相对胚根长度差异最大。各自交系中耐盐浓度最高的为PHB1M,其次为昌7-2和PH4CV。耐盐半致死浓度、耐盐极限浓度最高的自交系为PHB1M。综合分析各指标搞盐隶属值,各自交系的耐盐性强弱顺序依次为:PHB1M>昌7-2>PH4CV>PH6WC>4112>W9706>SY90。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994—2013年通化地区中熟大豆品种吉林20的多年定位种植,观测各个生育进程并进行考种、测产。将其数据与气象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了一定结论:通过对年度间大豆产量性状的分析,不同年度间主茎节数、百粒重2项指标较为稳定,受年度间环境影响小,其次是株高、单株粒重、产量、荚数合计年度间差异较大。构成大豆产量的主要性状中粒数、荚数、分枝数、虫口率变异系数较大。说明本地区大豆生产受环境条件影响比较明显。对通化地区5—9月各月积温进行分析,得出在通化地区大豆产量与9月中旬的积温显著正相关,说明9月的高温与大豆产量显著正相关。在本地区大豆产量与9月中旬的积温显著相关,产量随积温升高而增加,符合直线方程y=20.730x-1 134.9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异硫氰酸甲酯对小麦网腥黑穗病菌杀灭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和60%温湿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了氧硫化碳、异硫氰酸甲酯(Methyl isothiocyanate,MITC)等7种新型熏蒸剂对小麦网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aries(DC.)Tul.,TCT)的熏蒸效果。结果表明,除MITC外,其他6种熏蒸剂均不能完全杀灭TCT病菌;MITC熏蒸120h可有效杀灭TCT病菌,其LD90、LD95、LD99、LD99.9963分别为15.438、17.046、20.530、32.414g/m3。但是,由于小麦对MITC的高吸附性导致熏蒸剂空间浓度过低,使得有载物熏蒸试验中投药50、100g/m3MITC均未能有效杀灭小麦中的TCT病菌。残留检测结果表明,散气16d后小麦中MITC残留量分别降至0.29、1.07mg/kg,残留较高。结论:MITC对TCT有很好的杀灭效果,但由于小麦对MITC的吸附性很强,需进一步研究熏蒸方式,方可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通科29是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通2000-1652为母本、通98-59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采用温室加代结合混合集团和系统选育法选育而成。总结介绍了通科29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等。该品种适合在吉林省四平、通化、长春、辽源、延边等中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16.
朱磊  曲海霞  黄云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29-31,46
在70℃、80℃两个温度,50%、65%和80%3个相对湿度下,对小麦网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aries,TCT)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240min内可完全杀灭TCT孢子的处理组合为70℃、50%RH,80℃、50%RH,80℃、65%RH,80℃、80%RH,有效杀死TCT孢子的处理时间分别为40、240、20和5min。品质测定结果表明:热处理可导致小麦麦粒的含水率明显下降,对干物质含量影响较小。热处理降低了小麦的生活力,加快了小麦的呼吸速率及营养物质分解。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通过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Acetochioy·PrometYyne EC每公顷用药量3750~5250克均对后茬种大豆无药害,生长发育正常.而40%乙·阿胶悬剂换茬种大豆临界公顷药量为3750克,超过此药量对翌年种大豆药害严重.  相似文献   
19.
该文系统测定了不同功率、不同时间组合的微波处理对小麦网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aries)的杀灭效果,并分析了微波处理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毒力测定结果表明,800W处理30s,640W处理40s,480W处理50s,320W处理80s和160W处理180s这5种剂量,可完全杀灭小麦中的网腥黑穗病菌;温度检测结果表明,热效应是微波杀菌的主要因素,微波加热到90℃才能完全杀灭网腥黑穗病菌菌瘿;品质检测结果表明,上述条件的微波处理能显著降低小麦的含水率和发芽率,对千粒质量无影响,同时能显著提高小麦的还原糖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上述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在杀灭小麦网腥黑穗病菌菌瘿的同时能保持小麦的贮藏品质,因而在储粮检疫处理中极具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