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4篇
  34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多糖对水稻土中异化Fe(Ⅲ)还原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土壤泥浆厌氧培养的方法,在水稻土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淀粉和纤维素,探讨多糖作为电子供体对异化Fe(Ⅲ)还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种水稻土泥浆的厌氧培养过程中,淀粉、纤维素可以促进水稻土中的异化Fe(Ⅲ)还原,其质量浓度在0~20 g/L时,Fe(Ⅱ)最大累积量和速率常数随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大,其对土壤中Fe(Ⅲ)氧化物异化还原的促进作用与土壤pH、有机质和无定形铁含量有关。对培养过程中pH与异化铁还原动力学数据的比较发现,在微生物正常生长的pH范围内,较低的pH利于Fe(Ⅲ)的还原。  相似文献   
92.
天津市塘沽区不同土地利用状况下土壤盐分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文梅  王静  曲东  杜微  杨冰 《西北农业学报》2011,20(12):152-157
以天津塘沽区农田、菜地、果园、湿地、人工草地5种土壤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土壤中盐分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该研究区表层土壤总体含盐量较高,且盐渍化程度差异较大。研究区内土样61%为盐土, 11%重度为盐渍化,11%为中度盐渍化,18%为轻度盐渍化。土壤盐渍化类型主要为氯化物(占68%)、氯化物-硫酸盐(占25%)和硫酸盐-氯化物(占7%)。在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农田、菜地、果园和人工草地中总盐分含量较低,而湿地中的较高。土壤中水溶性阴离子表现为湿地Cl-比例最高、菜地SO42-比例最高及果园中HCO3-比例最高的特征。5种土地利用类型中,Na+含量明显大于K+,而Ca2+与Mg2+含量相近。总体上表现出湿地Na+比例最高,果园K+比例最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93.
土壤微团聚体中氧化铁的异化还原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取有代表性的吉林、湖南、四川和广东4个省份的水稻土,采用超声波分散提取不同粒级的微团聚体,通过30℃恒温厌氧培养,测定培养过程中Fe( )产生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土壤中铁还原程度大小与土壤的地带性分布有一定关系,吉林和四川水稻土中铁还原量大,而湖南和广东水稻土中铁还原量较小;对不同大小的微团聚体来说,除广东水稻土外,不同大小的微团聚体之间的铁还原程度均表现为:<0.001mm的微团聚体(14~35mg/g)>0.001~0.05mm的微团聚体(5~15mg/g)>0.05~0.25mm的微团聚(<6mg/g);不同组分中的铁还原主要由盐酸可溶性氧化铁的数量决定,不同土壤及不同团聚体中铁还原差异主要是由不同组分中氧化铁的化学形态决定。对于广东水稻土,其<0.001mm和0.05~0.25mm的微团聚体中的有机质数量可能是限制铁还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4.
淹水培养过程中水稻土地杆菌科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淹水非种植水稻土微环境模式系统,对水稻土进行1h和1、5、10、20、30d淹水培养,利用PCR-DGGE技术检测、多元统计分析淹水培养过程中地杆菌科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淹水培养过程中地杆菌科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演替性变化:由r-对策优势种群演替至k-对策优势种群,且群落结构由不稳定向稳定演变(培养1h和1d处理间相似性最低,群落结构变化最大,20d和30d处理间相似性最高,群落结构变化最小);该过程中,地杆菌科微生物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在1h处理中均为最小,5d处理的最大;CCA相关性分析表明,淹水培养过程中Fe(Ⅱ)浓度与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证实该类微生物对于异化铁还原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测序结果表明,19个优势DGGE条带与来自水稻土中的未培养地杆菌科微生物亲缘关系相近。  相似文献   
95.
曲东  彭雪  燕飞 《分子植物育种》2021,(24):8095-8102
DREB (Dehydration-responsive element)转录因子在植物抗逆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茶树中DREB转录因子在逆境胁迫中的功能,本研究克隆得到茶树'陕茶1号'CsDREB-A6基因cDNA序列,该基因序列全长1041 bp (NCBI登录号:MT747421),含有1041 bp的开放阅...  相似文献   
96.
干旱条件下磷对小麦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控制磷素水平下,通过模拟干旱胁迫的水培,控制灌水量的盆栽是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了产苗期及拔节期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叶绿素酸酯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可使小麦叶片中叶绿类克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及原叶绿素酸酯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干时胁迫可使小麦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原叶绿素酸酯的含量急剧下降,缺磷条伯下降低的更快;在轻度干旱胁迫时,光合色素具有调节和补偿作用,施磷时其补偿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7.
土壤养分活化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石灰性土壤由于碱性反应和富含钙,镁,对于P素和Zn,Mn等微量元素具有强烈地固定作用,常常发生这些元素供应不足的现象,如何通过人工调控,促进这些营养元素潜在部分的活化,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研究表明,将灌溉水进行酸化处理,能够明显提高土壤中原有的P素和微量元素Mn的有效性,并且在酸化水的浓度适当时,还可显著提高小麦,大豆和棉花的产量。  相似文献   
98.
施肥是保证茶树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保证。单施无机肥或有机肥均能够对茶叶产量、茶产品品质及土壤肥力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存在明显的缺陷和隐患,如土壤酸化、氮素损失严重和茶鲜叶产量降低等。因此,在无机肥和有机肥配施基础上结合新型肥料和新型施肥技术体系,如硒肥、炭基水溶肥和智能水肥一体化等是茶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综述了无机肥、有机肥、无机肥和有机肥配施3种施肥模式对茶树生长发育、茶叶产量、茶叶品质、土壤肥力等方面的影响,并结合茶园新型肥料和施肥技术,从多方位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为实现茶园合理施肥、生产高产优质茶叶和提升茶园土壤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通过大田试验,考察了旱地垄沟覆膜栽培对土壤硝酸盐时空分布和玉米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计了垄沟覆膜、平作不覆膜、平作覆膜和裸地对照4个处理,并对其土壤水分、硝酸盐的时空分布和玉米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玉米生长季,垄沟覆膜栽培模式下土壤0~40 cm土层含水量显著高于平作不覆膜;NO_3~--N主要集中在0~40 cm土层,且垄沟覆膜-垄上NO_3~--N表聚现象比其它处理更明显,10 cm处垄上NO_3~--N含量是沟内的1.6倍、平作不覆膜的2倍;垄沟覆膜和平作覆膜比平作不覆膜处理单株干物质量分别增加了36.15%、16.11%;单株含氮量分别增加了13.97%、3.59%;垄沟覆膜产量高于其他处理。垄沟覆膜栽培能够在保持作物生长状况良好,获得较高产量的同时,增加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同时增加NO_3~--N的表层累积,将其保持在根区,从而降低了NO_3~--N淋洗的发生,降低环境风险,是旱区获得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的玉米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00.
硫营养对小麦苗期根系导水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小偃503号小麦为试材,通过室内水培、盆栽试验,比较了干旱及硫胁迫情况下小麦苗期根系导水率的变化。其中水培以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1/2强度Hoagland全营养液和1/2强度Hoagland无硫营养液控制硫素水平;盆栽采用重量法控制水分。结果表明:无论在正常供水还是干旱胁迫时,供硫处理的根系导水率始终高于无硫处理,硫营养显示出对根系导水率的调节能力。旱后复水过程中,供硫处理的导水率较无硫处理有显著的增加,供硫处理显示出较强的恢复能力。水培和盆栽试验的结果均证实了硫营养对小麦根系导水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