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110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84篇
  51篇
综合类   437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413篇
园艺   119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在新疆兵团九师不同类型退化天然草地典型区域,选择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开展补播试验2年,结果表明:补播当年各播入种出苗率均达85%以上,且都能安全越冬;第2年各牧草返青达80%以上,山地草甸类杂类草+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型、温性草原类针茅(Stipa capillata )+羊茅(Fes-tuca ovina )型和温性草原类羊茅+冷蒿(Artemisia frigida )型草地干草产量分别比对照(未补播)显著(P 〈0.01)提高了114%,125%和109%;豆、禾牧草比例明显增加,草群结构趋于合理;各草地群落高度、盖度、密度都显著(P 〈0.01)高于对照,山地草甸区补播效果最明显,分别增加了34 cm,40.8%和265株/m2;豆、禾牧草对不同草地类型区域适应性不同,山地草甸区豆科牧草补播改良效果优于禾本科,温性草原区二者表现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112.
研究了不同修剪频率(1次/周、1次/2周、1次/3周3个处理水平)和留茬高度3、5、7、9cm处理组合对草地早熟禾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草坪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修剪频率降低、留茬高度的增加草坪草密度减小,叶片宽度增加,质地变劣,叶片颜色加深,生长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地上植物量和地下植物量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草坪综合质量评价显示,H5F1处理草坪综合质量最优,H5F2处理次之,H3F2处理最差,12种处理草坪的综合质量从优到劣依次为:H5F1〉H5F2〉H7F2〉H7F3〉H7F1〉H5F3〉H9F1〉H9F2〉H9F3〉H3F3〉H3F1〉H3F2。  相似文献   
113.
吡虫啉缓释剂防治麦蚜效果及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设3个处理(A.用2%的缓释型吡虫啉颗粒30 kg·hm-2和种子掺匀后播种;B.对照1,用600 g·L-1的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 g·kg-1对种子包衣后播种;C.对照2,不处理的种子直接播种),采取随机排列,研究缓释型吡虫啉颗粒在小麦生长后期对蚜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对灌浆期叶绿素含量、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A处理的防蚜效果明显,在4月20日至5月30日的5次调查中,均未见到蚜虫,而B处理虽有蚜虫发生,但和A没有明显差异,C处理和A、B两处理有及显著差异,蚜虫发生量大。在对产量的效应中,A处理通过增加叶绿素的含量增加千粒重,进而增加产量,而B、C两处理没有这种效应。在品质检验中,选取处理A和C进行品质分析,结果处理A、C均未检出吡虫啉残留,在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上,处理A对品质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4.
为河北夏季高温热浪天气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74-2018年河北省142个气象站夏季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采用非参数统计检验法进行高温热浪突变分析方法研究河北省高温热浪日数、频次和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高温热浪日数、频次和强度的空间分布呈南多北少趋势,邢台中部任县处于极值中心,北部坝上地区未出现高温热浪;高温热浪日数、频次和强度年际变化均呈先减少后增加的波动性变化,整体呈增加趋势,1997年为突变年;高温热浪日数和频次的主周期为16 a,热浪强度的主周期为4 a和32 a。  相似文献   
115.
氨基酸叶面肥对巨峰葡萄光合性能及贮藏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0年生巨峰葡萄为试材,喷施不同的叶面肥,测定其生长周期内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果实品质及枝条的贮藏营养。结果表明:喷施氨基酸叶面肥增加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强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改善了果实品质,明显改善了一年生枝条的成熟度,增加了贮藏营养。  相似文献   
116.
针对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易在砂岩上产生吸附作用而导致储层伤害问题,对一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清洁压裂液配方进行了优化,并对该压裂液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该压裂液具有较好的耐温耐剪切性能和破胶性能,与储层配伍性好,对储层伤害小。同时,现场试验也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说明了该压裂液具有改善油田压裂施工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7.
“玉米带”改种多年生草类后对农田排水的水文效应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针对美国密西西比河上游明尼苏达州农田排水氮素流失严重,近年来又大力发展生物燃料产业的现状,采用田间水文模型——DRAINMOD模拟分析了玉米-大豆轮作区改种多年生草类后对农田排水的水文效应。结果表明改种多年生草后,植物耗水量的增加使得农田排水量明显减少;较深的草根系,尤其是在干旱年份消耗了大量的深层土壤水,降低了地下水位。种草后的生物排水量远远大于其他工程措施(如增加排水间距或潜埋排水管等),可显著减少农田排水氮素流失对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8.
近年来,玉米幼苗矮小细弱,叶窄叶薄发黄,心叶扭曲不舒展,轻者生长缓慢,重者幼苗枯死.也有的玉米地块叶片发紫逐渐枯死.因此,造成不少地块玉米参差不齐缺苗断条,导致部分农民对个别厂家的肥料质量产生质疑.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9.
本研究从土样中分离纯化出一株PHB高产菌株P-9,通过对其进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反应特征研究,初步鉴定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进一步研究P-9菌的生长规律,发现P-9菌生长的延迟期为0-24 h,24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同时积累PHB,84 h时细胞进入稳定生长期,108 h时PHB产量达到最大,达1.25 g/L。  相似文献   
120.
高等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的校园整体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后勤工作的内容是为了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科学实践和教师及学生生活的正常进行,它在维持高校的稳定以及革新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学校后勤文化的建设需要以人为出发点,后勤工作人员要不断创新思维模式,与学校的校园文化相结合,让学生切身体会优美的校园环境更加愿意学习,同时推动学校后勤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