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70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0篇
  12篇
综合类   157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05篇
园艺   105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究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基因在牦牛内的遗传多态性,为进一步揭示牦牛群体间遗传分化、开展牦牛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以及HSL基因在牦牛物种中的定位、表达调控等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九龙牦牛、麦洼牦牛和巴州牦牛共92头牦牛的HSL基因部分外显子I进行SmaI酶切多态性分析;统计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大小,进行卡方(χ2)适合性、独立性检验,并计算纯合度、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多态信息含量等遗传多态参数。【结果】3个牦牛群体在HSL基因外显子I具有SmaI酶切多态性,在该酶切位点存在AA、AB和BB 3种基因型。3个牦牛群体均检测到AA和AB基因型,而BB基因型只在巴州牦牛中检测到。九龙牦牛和麦洼牦牛的AA基因型频率最高,而巴州牦牛AB基因型频率最高;A等位基因频率在3个牦牛群体中均高于B等位基因频率,为优势等位基因。适合性检验表明3个牦牛群体在该酶切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独立性检验表明九龙牦牛与麦洼牦牛、巴州牦牛之间表现为差异显著(0.01<P<0.05)和差异极显著(P<0.01),而麦洼牦牛与巴州牦牛之间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测序分析表明,HSL基因外显子I第70位(从PCR产物测序片段的5′端计数)发生了单碱基突变(G→A),并导致了编码氨基酸由甘氨酸(G)变为精氨酸(R)。【结论】牦牛在HSL基因外显子I内具有SmaI酶切多态性,其多态性是因所分析序列内一单碱基突变(G→A)所致,该碱基转换导致了氨基酸由甘氨酸(G)变为精氨酸(R);在该酶切位点,九龙牦牛、麦洼牦牛和巴州牦牛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九龙牦牛与麦洼牦牛、巴州牦牛之间表现为差异显著(0.01<P<0.05)和差异极显著(P<0.01),而麦洼牦牛与巴州牦牛之间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2.
【目的】从叶片形态解剖角度综合评价新疆10个扁桃(Amygdalus communis L.)主栽品种的抗旱性,为扁桃抗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叶片显微及亚显微结构相关20项指标并进行生物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品种叶片均形成不同程度的旱生结构特征,角质层、栅栏细胞和维管系统均较发达,有含晶细胞和粘液细胞分布、气孔只分布于下表皮等。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取主脉厚度、叶比面积、叶肉细胞紧实度和气孔密度4项代表性指标。隶属函数评价结果表明,其抗旱能力由大到小排序为S14 S3 M7 M8M1 M2 S12 S1S9 S11。【结论】初步确定S14和S3的抗旱能力较强,而S9和S11的抗旱能力较弱,美国品种均属于中度抗旱类型。  相似文献   
93.
94.
<正> 国家科委、农委和原农业部于1981年下达了“西藏地区主要作物资源考察”并列为“农02”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由中国农科院品资所和西藏农科院共同组织实施考察。我所参加了有关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工作,从1981—1983年已进行了三年,摸清了部分地区核桃种质资源情况。 西藏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悬殊,在核桃分布广泛的山南地区,年平均气温7.7℃,  相似文献   
95.
牛羊疥癣病在我县较为多见。今年省上配发了兽用“林丹乳油”(地方国营内蒙古牙克石药厂生产,每瓶500毫升,浓度为20%)。为了掌握该药的用法,在中台乡康家沟村、胡家店村、独店乡大户彭村,对患疥癣病的35只绵(山)羊、3头牛分为四组,分别用0.25%、0.03%、0.04%、0.05%的浓度涂擦患部,每日一次,进行试治。镜检和观察结果,用0.025%的浓度涂擦,疗程5—6天,效果较慢。用0.05%的浓度液擦2次痊愈,但部分羊的患部周围健康皮肤出现红肿或水泡。利用0.03%、0.04%的浓度2—4次可愈,收效良好,无副作用。涂擦前最好用温水将痴皮泡软,然后用药收效最佳。  相似文献   
96.
97.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猪业快速发展,规模越来越大,集约化程度愈来愈高,猪病的发生和流行也呈现出新的特点:老病不绝,新病不断,单一病感染少,混合病感染多,已成为规模化养猪最复杂的病症,其中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是一种以断奶仔猪体质消瘦、呼吸困难、淋巴结肿大、腹泻、苍白和黄疸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病原为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是一种新的传染病,被各国公认为是危害养猪业的第一大疾病,引起了各养猪国家兽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特概述该病的防治对策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8.
目前常用的蓝舌病诊断抗原中往往含有活的病毒颗粒,使用中有潜在的散毒危险。为防止意外散毒,国外对蓝舌病的琼扩抗原多采用β—丙内酯灭活法,对其它诊断抗原尚无理想灭活方法。β—丙内酯是一种致癌性物质,要求在-20℃运送保存,给工作带来不  相似文献   
99.
七王坟古油松濒死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系列调查研究,确认七王坟古油松的濒死不是因为空间拥挤、光照不足、蛀干害虫危害以及一般营养元素的缺乏,而是古庙遗址三合土块、石灰块的存在,使下层土壤CaCO_3含量增高,土壤碱性化,再加上多次高强度修枝等因素长期影响古油松生长所致。  相似文献   
100.
果树害虫防治(图说连载之二十一)李润临文晋普图(接上期32页)三十八、桃白条紫斑螟桃白条紫斑螟是桃树的常见害虫之一,尚可为害杏树,在我省中南部普遍发生,部分桃园为害较重。幼虫吐丝缀叶成巢,食害叶片。成虫体长8—10毫米,体灰色,腹部各节后缘黄褐色。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