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7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1篇
  9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31.
【目的】使用草甘膦抗性基因替代潮霉素抗性基因,构建核不育繁殖系的转化载体,赋予繁殖系对除草剂草甘膦的抗性,规避现行政策对转基因作物中使用抗生素标记基因的限制。【方法】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含草甘膦抗性基因Epsps#、花粉致死基因ZmAA1、核不育恢复基因OsEat1和红色荧光基因DsRed2的水稻eat1核不育基因繁殖系载体pC3300-Epsps-AA-Eat-Red;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结果】通过转化籼稻品系9K19-5获得普通核不育繁殖系Eat9K的转化植株318个。表型鉴定表明,单拷贝转化体Eat9K-3的花粉有可育和不育2种类型,种子有具有和不具有荧光信号2种类型,具有荧光信号的种子在发芽期能耐受浓度至少为1 g/L的草甘膦。建立的四引物检测法能够区分野生型Eat1基因和核不育eat1基因。【结论】证明载体pC3300-Epsps-AA-Eat-Red有效,创制了具有除草剂抗性的普通核不育繁殖系新种质,建立了区分野生型Eat1基因和核不育eat1基因的四引物检测法。  相似文献   
232.
外来物种的高竞争能力已被提及是促进其成功入侵的关键因素。研究不同条件下两栖蔊菜(R. amphibian)和欧亚蔊菜(R. sylvestris)形态可塑性及其生物量的变化,明确二者种间竞争在草坪生态系统中优势程度,为合理利用和防控入侵草坪根蘖植物提供依据,并丰富入侵生态学研究。采用模拟草坪中2种蔊菜属植物生态重叠区的方法,通过设置单种和混种的种内和种间竞争的盆栽试验,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2种蔊菜的生理生态指标和生物量,分析其相对生长速率和竞争能力。结果表明:在单种处理条件下,两栖蔊菜与欧亚蔊菜的株高、生物量、叶片数、茎粗都显著高于混种条件下,且两栖蔊菜的株高、SPAD值、叶片数、茎粗显著高于欧亚蔊菜,根系活力与生物量无显著性差异;在混种条件下,两栖蔊菜的SPAD值、根系活力、生物量均显著低于欧亚蔊菜,株高与叶片数无显著性差异。两者竞争效应参数相对产量总和(RYT)小于1,欧亚蔊菜的竞争平衡指数大于0。综上,两栖蔊菜与欧亚蔊菜间存在竞争关系,且在单、混种处理条件下,种内竞争显著大于种间竞争。种间竞争对2种入侵植物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对两栖蔊菜的抑制作用更强。欧亚蔊菜的相对竞争能力强于两...  相似文献   
233.
基于改进的事件树模型,考虑维护活动的相关性以及维护时间的不确定性,建立了桥梁的维护成本计算公式;推导了在维护过程中由于交通耽搁、交通堵塞以及改线所造成的燃油消耗成本、收费损失等用户成本以及社会成本的评估公式.由于桥面铺装属易损结构,其维护对交通流将产生很大的干扰,本文通过一座桥梁桥面的维护进行实例计算,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对折现率、分析基准年等参数进行了分析,得出其对成本分析的影响规律.该方法适用于新建的或既有的桥梁劣化结构,同时该方法适用于在可预见的维护策略下的一座或一组桥梁的成本计算.该方法和结果对桥梁基于全寿命成本设计、维护和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34.
前茬作物影响后茬大豆的产量,尤其是大豆重茬会导致土传病害和自毒作用的发生,抑制大豆生长,造成大豆的减产,生产上亟待寻找耐重茬的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传统育种方法已进入瓶颈期,而野生近缘种资源在为作物改良提供有益等位基因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野生大豆(Glycine soja)作为栽培大豆(Glycine max)的近缘种,对拓宽大豆育种遗传基础、培育耐重茬大豆品种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通过温室控制试验,探究不同前茬作物(玉米和大豆)土壤遗留效应对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生长的影响,对比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在抗重茬能力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大豆重茬土壤能够显著抑制后茬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生长,这主要由土壤病原微生物所导致。与灭菌土壤对比,非灭菌土壤能够显著降低了栽培大豆的生物量,而对野生大豆生物量影响不大,说明土壤病原菌微生物在大豆重茬危害中发挥重要作用。土壤病原微生物会增加根质量分数,使植物生物量倾向于地下分配,降低植株光合作用和干物质量积累速率。而与栽培大豆相比,野生大豆能迅速调整生物量分配以及叶片性状响应前茬作物引起的胁迫。本研究为将来从野生大豆获得耐重茬优良性状和培育栽培大豆耐重茬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5.
斑翅果蝇是一种主要为害软皮水果的害虫, 诱捕剂诱捕是防治该害虫的重要手段。为明确斑翅果蝇对寄主果实及其挥发性物质的趋性, 进而研发植物源引诱剂, 本研究利用四臂嗅觉仪测定了斑翅果蝇成虫对不同种类(葡萄、树莓、杨梅、蓝莓、樱桃和草莓)和不同成熟程度鲜果的趋性, 并分析了寄主果实挥发物成分。结果表明:1)斑翅果蝇成虫对过熟鲜果的趋性最强, 其次为成熟鲜果和未熟的鲜果; 2)成虫对葡萄的趋性最强, 其次分别为树莓、杨梅、蓝莓、樱桃和草莓; 3)葡萄挥发物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反式-2-己烯醛, 樱桃和树莓中为苯甲醇, 蓝莓中为乙醇。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高效的斑翅果蝇植物源引诱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