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3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林业   330篇
农学   256篇
基础科学   466篇
  177篇
综合类   2112篇
农作物   270篇
水产渔业   187篇
畜牧兽医   963篇
园艺   329篇
植物保护   17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21.
湿地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其能够对气候有效调节,区域生物多样性也可以得到保护。但受工业经济发展、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目前洞庭湖湿地生态问题日趋严峻,不仅对洞庭湖湿地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也制约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推进和实现。基于这种情况,就需要从多方面着手,逐步完善构建洞庭湖湿地生态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2.
微生物菌肥含有的功能性微生物活菌能够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减少病害的发生,具有良好的抗病增产潜力。本研究分析不同浓度微生物菌肥处理后棉花黄萎病的发生情况和对产量的影响,发现施用微生物菌肥能够显著降低田间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同时提高棉花籽棉和皮棉产量。当微生物菌肥施用浓度为300 kg·hm-2时,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最佳;施用浓度为450 kg·hm-2时,对棉花籽棉和皮棉产量提升最大。  相似文献   
123.
对亚麻根系活力与地上部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麻根系的还原强度以枞形期至现蕾期最高,以后逐渐递减,其中上段根递减最快,其次为中段根,下段根比较平稳。在枞形期和快速生长期,上段和中段根的还原强度分别比下段根高出37.78%~84.6%和20.40%~45.39%,进入成铃期,三段根的还原强度几乎无差异。还原强度与单株果数、单株粒重、单株花朵数呈高度正相关,与结实率呈负相关,根系干重的增长符合Log istic生长方程,根系干重与平均增长速率、渐增期增长速率、快增期增长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增长期长短关系不显著,根系干重与单株果实数,单株粒重,单株花朵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4.
【目的】为探讨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树种格局特征。【方法】以江西官山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的调查数据为基础(12 hm2),根据树木点坐标信息研究优势种的分布格局、代际关系及种间关系。【结果】(1)样地中优势树种主要表现为聚集分布,在25 m以内聚集分布的树种占总树种数的90%,但随着尺度的增加各树种逐渐转为随机分布;(2)优势树种中多数常绿树种的大树与小树呈正相关,如虎皮楠、木荷;而落叶树种的大树与小树呈负相关,如赤杨叶、南酸枣;(3)优势种间主要以负关联的形式存在,呈正相关的仅有5个种对。【结论】研究结果说明官山样地群落还处于发育初期,优势种主要以聚集分布为主,且种间竞争激烈。  相似文献   
125.
通过马来酸酐(MAH)和二乙烯基苯(DVB)原位熔融共接枝改性聚丙烯(PP)基体,并直接与木粉熔融共混制备木塑复合材料。利用偏光显微镜(PO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别研究原位接枝改性对PP基体和木塑复合材料结晶形态及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P基体分子链上接枝的MAH基团提高了晶核的形成速率,PP晶核尺寸减小;添加DVB与MAH共接枝改性PP后,PP基体的结晶速率进一步提高,晶核尺寸进一步减小。加入木粉后,木粉的异相成核作用提高了PP基体的结晶速率,结晶速率常数K和半结晶时间t0.5增大;MAH原位接枝改性后,木粉与PP基体之间的界面相容性提高,但MAH接枝PP/木粉复合材料中PP基体结晶速率较未共混MAH接枝PP基体降低;加入DVB与MAH共接枝改性后,复合材料中PP基体的结晶速率较未共混的共接枝PP基体进一步提高。通过Arrhenius方程和Hoffman-Weeks外推法计算结果表明,在共接枝改性体系,少量支链结构的引入降低了复合材料中PP基体结晶所需的活化能,PP基体的快速结晶有利于复合材料的快速成型,但复合材料中PP晶体的热稳定性变差。  相似文献   
126.
为筛选出散叶莴苣灰霉病防治药剂,本文进行了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45%异菌腺悬浮剂、20%丁子香酚水乳剂、50%啜酰菌胺水分散粒剂不同浓度对散叶莴苣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于莴苣灰霉病发生初期连续防治2次,药后7、14d45%异菌腺悬浮剂、50%喘酰菌胺水分散粒剂效果表现优越,最终病指防效均达80%以上,且对莴苣生长安全,无残留。  相似文献   
127.
[目的]为研究3个水稻基因OsGS3、OsGW2和OsGN1a聚合敲除对水稻吉粳809的田间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将3基因聚合敲除突变体与野生型在农艺性状、品质和产量上进行对比.[结果]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水稻吉粳809 OsGS3、OsGW2和OsGN1a三基因聚合定向敲除突变体的分蘖数、结实...  相似文献   
128.
黄鳝怀卵量的调查和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建平  彭勇  罗盛章  高海山 《水利渔业》2000,20(3):10-11,38
新河乡、陶店乡25.0 ̄30.0cm体长段黄鳝的怀卵率最高,绝对怀卵强度亦较高,新河乡28.0 ̄32.0cm体长段黄鳝♀:♂=1:1,30.0 ̄34.9cm体长段与29.9cm以下体长段黄鳝的平均怀卵强度之间差异显著;陶店乡23.0 ̄26.0cm体长段黄鳝♀:♂=1:1,25.0 ̄29.9cm体长段与24.9cm以下体长段黄鳝的平均怀卵强度之间有显著差异。两地相比,34.9cm以下体长段黄鳝的平均  相似文献   
129.
1993年在涨渡湖催产鳜亲鱼7组,产卵率100%,获卵45万粒。受精率77.8%,孵化率85.7%,获鱼苗30万尾。经用孵化环道培育成夏花29.5万尾;环道和产卵池培育成寸片21.42万尾。选择1kg以上的适宜规格鳜亲鱼强化培育是提高怀卵量和卵子质量及提高受精率、孵化率、苗种成活率的重要措施,采用环道流水培育苗种效果较好。开口饵料鱼以鳊最好。  相似文献   
130.
以黄姑鱼(Nibea albiflora)为研究对象,根据IPCC 2013典型浓度排放路径(RCP)对2100年海洋温度和p H的预测值,分别选择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情景(RCP 2.6)和高温室气体排放情景(RCP8.5),设置温度和p H两个因素,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气候变化,探究海洋暖化和酸化对黄姑鱼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基础温度24.0℃条件下,黄姑鱼进入稚鱼期的时间为25 d,高温处理(26.0℃~28.0℃)生长加快,仅为22 d,同时,随着温度升高(26.0℃、26.6℃和28.0℃),生长率逐渐增加(0.73、0.74和0.78 mm/d),并且各处理组之间生长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死亡率在26.6℃最高,26.0℃最低。黄姑鱼死亡率在p H为7.80、7.73和7.49时分别为3.9%、19.4%和21.7%,各处理组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但p H对黄姑鱼早期生长率影响不显著(P0.05)。通过逻辑斯蒂生长方程拟合,结合IPCC对2100年温度和p H的预测,到2100年,在RCP 2.6情景下,黄姑鱼早期生长率为0.71 mm/d,死亡率为31.1%;在RCP 8.5情景下,黄姑鱼生长率最高达到0.76 mm/d,死亡率为23.9%。在海洋酸化和暖化的共同作用下,黄姑鱼的早期补充将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