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75篇
园艺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安化云台山茶树品种种群内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安化云台山种茶树原产地的27个有性单株以及槠叶齐、湘波绿、湘安28等3个无性系品种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采用120个10碱基随机引物,共筛选出能产生多态性标记的RAPD引物21个,扩增出15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19个,占79.33%,单个引物获得的RAPD片段数在3-10个之间,平均为7.14个。基于遗传距离分析,30个样本的遗传距离从0.1252(YTS9和YTS12)到0.4616(湘波绿与YTS14),根据UPGMA聚类分析,安化云台山种27个单株包括2个核心群体和3个特异单株(YTS30,YTS31,YTS37),另一方面从聚类树状图可以看出:湘安28与单株YTS31先聚类,再与槠叶齐聚类,然后与湘波绿聚类,最后与YTS30聚类,这一方面从DNA分子水平上验证槠叶齐、湘波绿、湘安28均系从安化云台山种的后代中选育而来,同时也揭示一个规律,即作为有性群体的个体,当其基因组与核心群体的基因组差异大时,将有望成为一个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62.
制备型逆流色谱分离绿茶提取物中儿茶素单体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了进一步研究儿茶素的作用机理,对自制的制备型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绿茶提取物中多种儿茶素单体的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两组溶剂系统,一组是石油醚-乙酸乙酯-水(0.2:1:2);另一组是正丁醇-乙酸乙酯-水(0.2;1:2)系统,每次实验进样量为4g绿茶提取物,用前一组溶剂系统,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得到了很好的分离,每一种单体的纯度达到了98%,其中ECGC达到99%;用后一组溶剂系统,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士C)得到了分离,纯度达到92%。  相似文献   
63.
儿茶素是茶叶诸多保健及药理功能之首要成分,本文将儿茶素诸多的功能总结为"三抗(抗癌、抗衰、抗氧化)"、"三降(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及"三消(消毒、消炎、消臭)"等十大功效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64.
汝城白毛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汝城白毛茶是一个有突出育种价值的优异地方茶树品种资源,对茶碎茶四套样地区优异红茶品种的选育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5.
茶氨酸(N-乙基-γ-L-谷氨酰胺)作为茶叶的特征性物质之一,由于在茶树的氮素代谢、茶汤滋味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自1950年日本学者酒户弥二朗首次从绿茶中分离、命名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近年来,由于茶氨酸能对咖啡碱诱发的兴奋作用起抑制、拮抗作用犤1犦,茶氨酸对大鼠的降压效果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活化作用犤2犦以及茶氨酸对人α-脑波释放的影响犤3犦等药理功能研究的深入,促使国内外学者对通过利用生物技术获取茶氨酸研究的深入。现就该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1茶氨酸的细胞培养1990年OriharaY.等…  相似文献   
66.
湘西是比较集中的土家族聚居地。这里山峦迭嶂 ,环境宜茶 ,是茶树原产地向东扩散的关键性过渡地带。茶叶作为土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 ,在长期的演化发展中形成独特的土家茶文化。湘西茶叶自古有名。《桐君录》载 :“酉阳产茶。”说明在东汉时湘西就有产茶的记载。《荆州土地记》载 :“武陵七县通出茶 ,最好。”《永顺县志》载 :“唐代溪州以茅茶入贡 ,其为生产地可知”。《通典》 (杜佑 )记载 :“永顺、龙山、溪州等地均有茶芽入贡”。说明在南北朝时期湘西就产好茶 ,唐朝时期即有名茶入贡。《古丈坪厅志》载 :“湖南以茶富。……茶之利大…  相似文献   
67.
普洱茶化学成分及体外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摘要)(英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普洱茶中的降糖降脂活性成分,以阐明其活性作用的物质基础,并可为药物的开发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方法]以降糖降脂活性为检测指标,对普洱茶的活性成分进行追踪分离。先用95%乙醇对普洱茶进行浸提,再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等多次柱层析分离,以反相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为检测手段,对普洱茶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最终得到2个单体化合物V-1、V-2。在高效液相色谱确定化合物的纯度后,结合其理化性质,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同时,研究了它们对α-淀粉酶的影响。[结果]化合物V-1:C4H4N2O2,白色无定形粉末,mp300℃(温度未经校正);MS(APCI源负离子图谱):分子量112;IR光谱进行谱库检索对照,与尿嘧啶的光谱数据完全相同;最终确定该化合物为尿嘧啶(Uracil,U)。化合物V-2:C7H6O5,淡黄色粉末,mp:239~242℃,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乙醇、丙酮及甘油;MS(APCI源负离子图谱):分子量170;IR光谱进行谱库检索对照,与没食子酸的光谱数据完全相同,与标准品没食子酸共薄层,其Rf值一致,与标准品没食子酸混合,其熔点不下降;最终确定该化合物为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2个单体化合物没食子酸和尿嘧啶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的影响表明,没食子酸比尿嘧啶的抑制作用强,在浓度为10mg/ml时其抑制率达63.76%,与分离纯化组分(SII-1)对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相当(66.21%)。[结论]研究在对普洱茶活性成分分离中首次得到尿嘧啶。  相似文献   
68.
论湖南茶文化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综合出土文物和史籍记载,对湖南茶文化的历史地位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对《茶经》“六之饮”中的“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之说,考证了神农尝百草识茶,死后葬于长沙茶乡之尾的史实,还考证了湘西“秦人擂茶”的传说。通过对出土文物的考研,包括《茶经》“四之器”中提及的唐朝六大瓷窑之一岳州窑的茶具茶碗,以及对唐朝的另一类瓷窑长沙窑也作了考查,证实了湖南唐代两大瓷窑开创了釉彩及文饰的先河,在中国古瓷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文根据史记记载,阐述了《唐国史补》中提到的“灉湖含膏”及“白鹤翎”茶。还表明了对茶文化界久有争论的“茶禅一味”源头的看法,赞成源于湖南石门夹山寺,系宋朝圆悟克勤所作。此外,论述了湖南省黑茶在我国茶叶经济和民族团结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旨在说明湖南是中华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华茶文化史上,过去、现在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9.
五盖山米茶     
五盖山米茶,产于湖南郴州的五盖山,茶茅重实似米,故谓之“五盖山米茶”。五盖山属南岭山脉,位于郴州东南60余里,有五个山峰如盖,最高峰——碧云峰海拔1620米,素有“郴阳第一峰”之称,常年又有“云、雾、雨、露、雪”等五盖著称,山势雄伟,峰峦叠嶂,绿林苍翠,涧流潺潺。由于土  相似文献   
70.
本文以大量试验结果为依据,论述了茯砖茶品质及风味形成的机理,提出了发花是茯砖茶色、香、味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发花期间,随着优势菌种——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的生长繁殖,通过生化动力——微生物产生的胞外酶,物化动力——环境热和微生物呼吸热,在一定水分参与的协同作用下,促使叶内生化成分发生极为复杂的变化,形成了茯砖茶特有的品质风味。干燥工序在茯砖茶“菌花香”的形成中,起了进一步完善和定型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