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3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5篇
  15篇
综合类   12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水煎法、醇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制备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提取液,并通过正交试验对超声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杯碟法测定天门冬提取液的抑菌圈直径;采用液体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所用条件为70%的乙醇、浸泡时间6 h、提取时间20min和提取温度35℃时,所得天门冬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抑制作用最强,对这3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13、6.25和12.50 mg/mL。说明天门冬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黑曲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天然抑菌剂。  相似文献   
32.
黄瓜(Cueumissativus)是广东省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15万hm^2以上。由半知菌亚门棒孢属(Corynespora)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cassiicola)侵染引起的黄瓜棒孢叶斑病又称为褐斑病、靶斑病,是近年来黄瓜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杨双娟等,2012),目前已在山东、河北、北京、辽宁、吉林、河南、云南、海南、宁夏、甘肃和上海等11个省(市、区)发生为害,春秋种植的黄瓜发病比较严重,病害发生率达到30%以上(高苇,2011)。2011年,笔者在广东首次发现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33.
玉米自交系苗期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机制及其抗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胁迫影响夏播玉米自交系幼苗生长、田间整齐度和制种产量,探究玉米幼苗期对温度胁迫的响应机制,有利于培育和筛选抗性优良的品种。该试验选取了浙江大学育成的耐热型和热敏感型自交系各2份,45 ℃进行高温胁迫处理,经高温处理后进行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测定,以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经过高温胁迫处理并恢复生长后,与耐热型自交系相比,热敏感型自交系的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a/b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均下降,而脯氨酸含量小幅上升。利用qRT-PCR技术对脯氨酸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ZmP5CS、降解途径的关键酶基因ZmProDH、热激蛋白基因ZmHSP70和ZmHSP90在高温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特性进行了分析,发现ZmP5CSZmHSP70和ZmHSP90明显受热胁迫诱导,并且热敏感型自交系中ZmP5CSZmHSP70和ZmHSP90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耐热型自交系,而ZmProDH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耐热型自交系,由此说明,高温胁迫过程中脯氨酸的积累、抗氧化酶活性和热激蛋白基因表达的增强是玉米幼苗耐热性形成的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34.
35.
自交系"CB1208-82"是浙江大学新发现的玉米光温敏雄性不育材料,探究其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机制,测定其不育株/可育株在雄穗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和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叶绿素、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不育株叶片中的抗氧化酶活性总是低于同期可育株,并且不育株叶片中的MDA和H_2O_2含量、O~(2-)产生速率高于同期可育株,说明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低、活性氧积累多可能是引起雄性不育的原因之一。不育株叶片中的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低于同时期的可育株,特别是在雄穗发育初期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可育株,说明光合效率低及营养物质缺乏可能会导致雄穗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36.
以柳州市柳工大道彩化植物景观规划为例,对该路段彩化的特点及彩化植物的选择、配置、养护等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37.
鳕鲈是澳洲个体最大的淡水鱼,其外形美丽,肉质细嫩鲜美,价格昂贵,有澳大利亚“国宝鱼”的美称。鳕鲈生长速度相对较快,成活率高,病害较少,易接受人工饲料,较适合在我国进行养殖,因此本试验将澳洲鳕鲈引进乐清市港龙渔业有限公司进行养殖,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8.
方芳 《国土绿化》2023,(11):18-23
<正>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的古都,历经沧桑的古老土地,留下了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古树名木。北京4万余株古树名木,在浩瀚历史长河中,默默见证着北京历史变迁,讲述着北京历史脉络,承载着广大市民的乡愁情思。千年古树承载了北京发展的历史文化;知名古树记录了北京深厚的文化积淀;名木见证了在党的领导下生态文明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更彰显了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首都功能。  相似文献   
39.
为探究大豆萌芽过程中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能力变化规律,以黑河43、黔豆7号、徐豆14和中黄13大豆为研究对象,对其萌芽过程中总多酚、总黄酮、大豆异黄酮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进行动态监测,同时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大豆经萌芽处理后,GABA大量积累,4种大豆GABA含量峰值分别为萌芽前的30、37、6.8和6.5倍,黔豆7号对GABA的富集最显著;总多酚、总黄酮及异黄酮的含量均有所上升,抗氧化能力有所增强,其中,黔豆7号总黄酮和异黄酮含量最高,说明其抗氧化能力也最强。相关性分析表明,4种大豆抗氧化能力与总多酚、总黄酮、大豆异黄酮含量显著相关。综上,萌芽是提高大豆功能性组分及抗氧化能力的有效手段;黔豆7号是富集生物活性物质的最佳品种,可用于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本研究为萌芽大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0.
为重金属污染土壤净化及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徐州菊芋、潍坊菊芋为对象进行土培,研究镉(Cd~(2+))不同浓度(0.0mmol/L、0.10mmol/L、0.60mmol/L、1.20mmol/L)胁迫7d、14d、21d后菊芋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土壤磷酸酶和土壤pH的变化,分析菊芋对镉的富集能力及其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土壤加入低浓度重金属镉后,前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上升,呈现出一定激活效应,但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及胁迫时间延长呈抑制作用;土壤磷酸酶活性在前、中期均增大,随胁迫时间延长其活性被抑制;徐州菊芋、潍坊菊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一致,其中徐州菊芋的适应能力更强;菊芋体内的镉含量随胁迫程度加深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其分布特征为地下部分地上部分,且转运系数均小于1,地上部分镉分布徐州菊芋为茎叶,潍坊菊芋在中低浓度下为叶茎;菊芋根系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徐州菊芋、潍坊菊芋均表现出较好的耐镉性和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