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Bt基因在农业上的应用及其生物安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84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延迟成熟蕃茄的问世,至1995年抗虫转基因马铃薯进入商品化生产,次年,抗虫转基因棉花和玉米也进入商品化生产,转基因农作物由此得到了迅猛发展。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170万hm^2,猛增至2002年的5870万hm^2。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美国,占66%,接着依次是阿根廷、加拿大、中国等;种植作物最多的是大豆和玉米,分别占62%和21%,其次是棉花、油菜等;就转基因的性状而言,抗除草剂作物种植面积最大,占75%,其次是抗虫作物,占17%。美国自1995年批准转基因Bt玉米的商品化生产后,至今已有玉米、  相似文献   
12.
含Cry1Ab和Xa21基因抗病虫水稻选育研究及其田间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稳定遗传的含Cry1Ab基因的抗虫水稻品种镇稻88和含Xa21基因的抗白叶枯病水稻品种圣稻301为亲本进行杂交,利用选择标记基因(bar基因和gus基因)和Southern杂交分析研究了转基因在杂交后代中的遗传分离规律和遗传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杂交后代中选择标记基因bar基因和gus基因分别与抗性基因Cry1Ab基因和Xa21基因紧密连锁并协同表达。Basta抗性检测和GUS活性的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显示,Cry1Ab基因和Xa21基因在F2代中遵循9∶3∶3∶1的孟德尔遗传规律,F3代的部分株系中Cry1Ab基因和Xa21基因已稳定纯合;对F3代和杂交亲本的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Cry1Ab基因和Xa21基因可稳定地遗传。通过田间选育,获得了农艺性状优良的双抗(抗螟虫、白叶枯病)转基因水稻新品系SK-1、SK-2、SK-3,3个品系均对二化螟和白叶枯病菌表现出显著的抗性,产量高于镇稻88和圣稻301近20%,品质与镇稻88和圣稻301相近,部分指标优于这两个品种。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介绍了Urea-SCR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构造;然后在发动机台架上对装有SCR后处理系统的国Ⅳ柴油机进行了相关的试验研究。稳态循环ESC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开环控制策略下的SCR技术能使NOx排放降低率达到65%以上。同时对尿素与燃油的消耗量以及氨气的泄露情况分别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试验表明,本套SCR系统消耗的尿素水溶液仅占燃油的5.8%,即柴油车运行100 km大约消耗2.5 L尿素溶液,且系统氨的排放小于10×10-6。  相似文献   
14.
抽穗期是水稻(Oryza sativa)重要的农艺性状,它决定着水稻品种的地区和季节适应性。本试验利用以华粳籼74为受体亲本发展的带有抽穗期基因的15个单片段代换系为试验材料,通过两两杂交,筛选出15个不同亲本组合的双片段聚合系,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行水稻抽穗期QTL鉴定,并研究QTL的聚合及其互作关系。  相似文献   
15.
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增强我国农业产品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核心,而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关键是要推行农业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是建筑在农业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的基础之上的,这需要通过“公司 农户 基地”的形式把千百万分散的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较好地把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各项农业标准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甬优1460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用甬粳2号A与恢复系T1460配组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经过4 a的试验,表现出高产稳产、抗性较强、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等特点,2006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详细介绍了协优4090父母本的生物学特性,并根据其特征特性提出了相应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8.
抽穗期是水稻最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决定着水稻生长的地域适应性和季节适应性。本试验利用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华粳籼74的3个单片段代换系来研究水稻抽穗期。通过抽穗期鉴定,W23-03-08-9-1带有基因qHD3-1,W4-47-68-5-4-5与W12-28-58-03-19-2分别带有基因qHd6-1W12、qHd6-1W4。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单片段代换系W23-03-08-9-1分别与W4-47-68-5-4-5、W12-28-58-03-19-2聚合,筛选出纯和双基因聚合系,并分析qHD3-1与qHd6-1W12、qHd6-1W4间上位性互作。结果显示,来源于第3染色体的单片段代换系W23-03-08-9-1的基因qHD3-1对来源于第6染色体的代换片段W4-47-68-5-4-5与W12-28-58-03-19-2上的基因qHd6-1W12、qHd6-1W4显上位。  相似文献   
19.
淮河流域(安徽段)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调查统计,发现淮河流域(安徽段)现有两栖动物11种,其中古北界2种,东洋界5种,广布种4种;爬行动物23种,属于古北界4种,东洋界13种,广布种6种。区系特点明显,该区的古北界动物分布较少,东洋界和广布种种类分布颇为丰富。本次研究,对了解该地区两栖爬行动物的多样性,控制资源浪费,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动物资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水稻抽穗期是重要的农艺性状。本研究以一个带有华粳籼74遗传背景的单片段代换系为试验材料,对水稻抽穗期基因进行评价,发现单片段代换系W06-26-35-1-5-2带有极晚抽穗期基因,在山东种植,抽穗期稳定且表现为晚抽穗。该代换系的代换区间为PSM152-PSM154-PSM155-RM25-RM547-RM72-RM404,在第8染色体上带有抽穗期基因qHD8-1。对该代换系与受体亲本华粳籼74杂交发展的F2分离群体的单株进行抽穗期鉴定,发现晚抽穗和早抽穗单株数符合3:1的分离比,说明晚抽穗为一个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