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PAL和4CL酶专一性抑制剂处理对野葛异黄酮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外加代谢酶抑制剂阻断法.对PAL酶专一性抑制剂(AOA)和4EL酶专一性抑制剂(MDCA)处理后野葛愈伤异黄酮的生物合成,以及预苯酸、对羟基苯丙酮酸和对羟基苯丙乳酸的积累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OA处理虽显著抑制以苯丙氨酸为前体的异黄酮化合物的合成,但在野葛愈伤中仍有异黄酮的显著积累,说明野葛愈伤培养体系中应该存在其他黄酮生物合成途径.MDCA处理的野葛愈伤组织中,预苯酸、对羟基苯丙酮酸和对羟基苯丙乳酸发生了显著积累,表明上述物质可能为异黄酮生物合成的前体化合物.  相似文献   
22.
香气是衡量草莓果实品质的重要性状之一。以温室盆栽八倍体‘红颜’草莓(Fragaria × ananassa Duch. cv.‘Benihoppe’)为试材,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挥发性物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主要挥发性芳香成分进行分析;比较了3个不同发育期(大绿果期、成熟果期、过熟果期)的草莓果实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大绿果中挥发性香气成分有40种,成熟果有55种,过熟果有76种;醇类物质(52.10%)和酯类物质(23.64%)在成熟果中相对含量最高,呋喃酮类在过熟果中含量最高,酮类、有机酸类的相对含量均随果实成熟而升高,酯类、醇类和醛类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本研究结果为草莓生产中香气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4.
为确定野葛愈伤组织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活性及开发新型天然抗氧化剂提供试验依据,采用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的有机自由基体系以及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两种无机活性氧自由基体系,检测野葛愈伤组织提取物的体外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活性,并与野葛根提取物、葛根素、Vc和茶多酚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野葛愈伤组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与野葛根提取物、茶多酚的清除能力相当,且显著优于葛根素和Vc;野葛根提取物的羟自由基(.OH)清除活性最高,茶多酚和野葛愈伤异黄酮次之,Vc对.OH的清除活性稍弱;野葛愈伤组织提取物的羟自由基清除活性随处理浓度增加而提高;野葛愈伤组织提取物、野葛根提取物和Vc均具有较强的清除O-2.能力,均显著高于葛根素和茶多酚。说明野葛愈伤组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并结合荧光检测方法,对不同生育期"丰香"草莓果实中的主要氨基酸组分及其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醋酸盐一磷酸盐缓冲液(A相)、乙腈(B相)和水(C相)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草莓果实中各氨基酸组分均可得到良好的分离;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加样回收率合理.草莓果实中氨基酸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丝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组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含量较高,为主要氨基酸;在草莓果实成熟过程中,氨基酸含量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幼果期达48.39μg·g-1,成熟期仅有8.62μg·g-1;其中,含量较高的主要氨基酸组分如丝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等变幅较大.含量较低的氨基酸组分如缬氨酸、酪氨酸、亮氨酸等,在整个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含量变化较小.本研究为果树以及其他生物样品中氨基酸组分的准确定性定量分析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6.
不同氮形态对草莓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红颜’草莓砂培苗为材料,采用无氮、硝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铵态氮处理,通过对株高、功能叶和不同发育时期果实生理指标的测定,探讨不同氮形态处理对植株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硝态氮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果实品质,成熟果色泽佳,糖酸比为14.58,多酚含量为2.77%;铵态氮延缓植株生长,但有助于叶片色素合成和果实产量提高,平均单果重可达12.64g,成熟果可滴定酸含量达1.12%,多酚含量为0.47%;硝态氮-铵态氮处理时,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较为均衡,平均株高可达32.47 cm,单果重可达11.07 g,成熟果干物质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2.12%和13.10%,糖酸比为14.22,多酚含量为2.32%。在草莓生产中,施用硝态氮有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硝态氮-铵态氮处理对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提升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7.
茶叶中茶氨酸的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定量方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技术,考察了不同分离电压、缓冲液pH值对茶氨酸分离检测的影响,确定了茶氨酸的适宜检测波长。结果表明,在30mmol.l-1磷酸盐、50mmol.l-1SDS、6%甲醇的运行缓冲液(pH8.5)条件下,分离电压为22KV,分离温度为25℃,检测波长为200nm,茶氨酸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并能与谷氨酸进行有效区分;同时,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该分离条件的精密度、加样回收率和最低检测限均符合对检测方法的要求,从而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的茶氨酸直接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