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30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1篇
  33篇
综合类   145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40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以澳大利亚反刍动物营养标准为参考,Stage one模型为框架,家庭牧场为研究尺度,从家畜营养角度出发,将代谢能(Metabolisable energy,ME)和氮维持需要量作为放牧家畜的营养单位,建立营养模型,模拟该地区典型家庭牧场欧拉型藏羊能、氮需求的月际变化及冬季暖棚利用对于藏羊体况维持的作用,研究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区典型藏羊生产体系下的草畜平衡问题。结果表明:高寒草甸草地牧草消化率高,能量浓度高,高放牧强度(3.5头/hm~2)下,藏羊仍能获得足够的代谢能用于增重,而冷季由于草地消化率低,能量浓度差,在低放牧强度(3.5头/hm~2)即使放牧率低于暖季藏羊摄取能量仍不足以满足维持代谢,表现为减重(成年母羊平均5kg/头)。冷季低温造成典型牧户藏羊畜群维持代谢能每羊单位提高22%,且怀孕后期(1到2月)母羊能量需求高,草畜能量不平衡严重,因此,冷季补饲应以精饲料为主。暖棚可降低家畜御寒代谢能消耗,并降低冷季维持代谢能水平,有助于减少家畜掉膘,典型牧户藏羊畜群维持代谢能1到4月可分别降低1.08、1.23、1.28、1.26 MJ/(头/d)。冷季精饲料补饲+暖棚是较为可行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462.
1956年以来洞庭湖盆经历了萎缩和扩容的历史过程,为分析各历史阶段变化原因和预测变化趋势,根据1956-2019年洞庭湖水系水沙和湖盆水面面积、湖容实测资料开展研究,基于分离变量法重点识别泥沙淤积、湖盆沉降、湖区围垦及洞庭湖水系采沙对湖容变化的贡献比例。结果表明:1956-2019年洞庭湖水面面积减小1 247.59 km2,其中东洞庭湖水面面积萎缩最为严重,1956-1980年湖区围垦是洞庭湖水面面积减小的主要因素,1980年以后洞庭湖水面面积趋于稳定。三峡水库蓄水前(1956-2002年)入湖沙量及出湖沙量均持续减少,泥沙淤积率约为70%;三峡水库蓄水后(2003-2019年),入湖沙量大幅减少,泥沙淤积率降至14%。湖盆沉降、湖区采沙与泥沙淤积对湖容的影响存在抵消效应,洞庭湖盆目前仍处于缓慢的构造沉降中,平均沉降速率约3 mm/a;2003年以后随着采沙活动进行,洞庭湖萎缩速率有所减缓。1980年以前湖容减小,湖区围垦、泥沙淤积和湖盆沉降对湖容增大的贡献比例分别为-92.7%、-13.2%和5.9%;1980年以后湖容经历了由减小至变大的过程,整体为减小,1981-2002年泥沙...  相似文献   
463.
根据 2016 年春、秋季在厦门湾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 使用种类组成更替率、相对重要性指数、 相对资源量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指标及方法对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厦门湾海域春、秋季共捕获鱼类 100 种, 隶属于 2 纲 13 目 46 科 74 属; 湾内鱼类春、秋季种类组成更替率为 59.60%, 优势种组成的变化主要由鱼类洄游导致, 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皮氏叫姑鱼 (Johnius belengerii)和孔虾虎鱼(Trypauchen vagina)为春、秋季共有优势种; 春季平均网获质量和平均网获数量分别为 1744.24 g/h 和 160.51 ind/h, 秋季分别为 3086.18 g/h 和 153.30 ind/h, 鱼类相对资源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Margalef 种类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 0.46~4.07,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 0.61~2.73, Pielou 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 0.44~0.89; Pielou 均匀度指数(J′)春季高于秋季, Margalef 种类丰富度指数(D)和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秋季高于春季; 等级聚类(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表明, 春、秋季厦门湾鱼类群落均可大致划分为东北部和南部两个站位组群。厦门湾春、秋季鱼类群落空间结构具有明显季节差异。  相似文献   
464.
以10个黄果柑材料(9个自然变异株系和1个本地)为试材,对物候期、果实形态特征(果形指数、单果重、果皮厚度、囊瓣数等)和品质特性(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Vc含量)进行调查和测定。结果表明:SM04比本地黄果柑(CK)早成熟10d, SM20早成熟6d, SM25晚成熟9d。SM03、SM21、SM25表现出个大、糖酸比适中,风味浓郁的特点,符合普通消费习惯,SM04、SM20总酸、Vc含量高,营养价值较高,适合于关注功能性成分的人群。以上材料可作为黄果优良品种选育材料进行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65.
黄果柑是石棉农业经济的品牌名片和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近几年石棉黄果柑品种退化、产量低而不稳、品质下降及病虫害严重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为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发展,笔者对石棉黄果柑的关键生产技术进行了系统探讨,提出了园地选择与标准化建园、整形修剪、平衡施肥、花果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控等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为实现石棉黄果柑优质高效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66.
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统称为苯系物(BTEX),是化工污染场地检出率最高的芳香族有机污染物。为研究BTEX长期污染对土壤和地下水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代谢潜能的影响,采集了江苏省某搬迁化工厂的浅层土、地下水和深层土样品,利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BTEX长期污染场地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相比较未受污染的土壤样品,长期BTEX污染显著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其中以变形菌门改变最为显著。共现性网络分析表明,污染场地中随着样品取样深度的增加,微生物网络复杂性和群落稳定性降低。BTEX代谢功能基因注释表明,地下水样品中污染物代谢基因丰度和多样性更高,并且在地下水和浅层土中同时存在完整的好氧降解途径,但在地下水中厌氧降解基因的丰度更高。BTEX降解途径中benABC和bcrCBAD基因簇在浅层土中更完整,但通过构建BTEX开环的关键基因bamA的系统发育树表明,地下水中可能存在新的BTEX开环基因。这些结果证明BTEX长期污染的不同生境中存在高度多样的微生物群落与降解途径,为相关污染场地的微生物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7.
为探究极端暴雨下重力侵蚀分布规律及其环境条件,以2019年"利奇马"台风引发的特大暴雨事件为对象,采用无人机航拍、室内解译等方法,研究了位于暴雨中心的山东省临朐县曾家沟小流域内不同类型重力侵蚀的数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小流域内发生的重力侵蚀共70处,主要类型为滑坡(49处),其次为泥石流(14处)和崩塌(7处)。(2)重力侵蚀面积、侵蚀量分别与坡度变率、坡度、坡位、高程、坡向和坡向变率呈正相关,与距梯田距离、距道路距离和土地利用类型呈负相关。(3)坡度是影响重力侵蚀的最重要因素,侵蚀易发生在坡度为30°~50°的斜坡。(4)人类活动对重力侵蚀的影响较大,特大暴雨下的严重重力侵蚀多发生在梯田田坎、道路边坡等位置,需将重力侵蚀防治的重心放在加强道路两侧边坡、梯田田坎和坡度>30°的陡坡边坡防护上。研究结果可为应对和预防重力侵蚀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