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3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2篇
  5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局部限量灌溉对非洲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设常规灌溉、分根区交替灌溉、分根区固定灌溉3种处理在沈阳农业大学网室内对非洲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时期,对3种灌溉处理下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地上干物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为:分根区交替灌溉>常规灌溉>分根区固定灌溉;对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为分根区固定灌溉的含量每个时期都小于全根灌溉,交替灌溉在8月和10月时小于常规灌大于固定灌,12月时大于常规灌,交替灌溉的含量随气温的降低逐渐增加,12月比8月增加了36.49%,达到了显著性差异;对3种灌溉处理下作物的养分利用率进行比较结果为分根区交替灌溉>常规灌溉>固定灌溉,并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62.
[目的]探索磷素对不同大豆品种籽粒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寻找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的最佳施磷水平,以期提高大豆籽粒维生素E的含量,改善其品质。[方法]选用黑农48(高蛋白品种)、黑农37(中间型品种)、黑农44(高油品种)3个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在每千克土壤施N和K:0各为0.033g基础上,设4个施磷处理,即每千克土壤分别施O(P,)、0.033(P2)、0.067(P3)、0.100(L)gP205,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大豆品种籽粒总维生素E的含量。[结果]同一品种大豆R处理下其籽粒总维生素E含量显著高于P1、P2、P4处理,黑农37、黑农44、黑农483个品种大豆P1处理籽粒总维生素E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11.96%、16.55%、14.02%;在P2处理下,3个品种中的黑农37籽粒维生素E含量最高;在12个处理组合中黑农44的P3,处理总维生素E含量最高,3个大豆品种维生素E含量在品种间和施磷处理间差异显著。[结论]试验中施磷对3个大豆品种的维生素E含量有影响,适宜的施磷量有利于提高大豆籽粒的维生素E含量。  相似文献   
163.
自党的十六大确立城镇化战略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速度加快,城镇化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以及城镇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在城镇发展中出现了一些影响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问题。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有必要要通过城镇发展转移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通过对国内关于农村劳动力配置相关文献的梳理,归纳总结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4.
四川省农田小气候预测模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农用天气预报中农田小气候观测资料缺乏的问题,本研究以地表土壤温度为例,利用四川省绵阳站的1981—2009年29年的日平均气温和地表温度资料,研究了地表温度与气温的交叉相关关系,并利用逐步回归统计方法建立了以气温为自变量的地表土壤温度预报模型,并进行了统计检验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误差都在+1.0℃~-1.0℃以内,平均相对误差均低于10%,说明预报方程有较高的精度,可以用于地表土壤温度的预测中。  相似文献   
165.
连作大豆苗期根际土壤根腐病病原真菌菌群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连作障碍是限制黑龙江地区大豆产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本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连作大豆根腐病发病期病原真菌菌群结构,为生物防治大豆根腐病奠定基础。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不同连作年限苗期大豆土壤中的3个大豆品种根系以及根际土壤根腐病病原真菌菌群结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3个大豆品种苗期根系以及根际土壤根腐病病原真菌丰度值以及多样性指数随之增加;并且不同大豆品种间根腐病病原真菌菌群结构也存在差异;聚类分析结果验证了连作年限、大豆品种均对根腐病病原真菌菌群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6.
锌胁迫对甜瓜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天国  沙伟  接晶 《北方园艺》2010,(16):51-53
试验研究了锌胁迫对甜瓜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锌浓度的增加,POD、SOD、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在Zn离子浓度较低时(50 mmol/L)对甜瓜的影响较少,与对照间无差异,而当Zn离子浓度大于100mmol/L时,Zn离子对甜瓜的毒害较大。  相似文献   
167.
晚熟龙眼的挂树期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4个晚熟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品种的挂树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晚熟龙眼挂树期长短与种脐大小、果皮及果蒂结构密切相关。果实的外表皮表面淅生物较多对挂树不利:果实表面蜡质多且连续,外果皮结构紧密、细胞排列有序、细胞间隙小,果蒂薄壁组织细胞排列均紧密,果实种脐小,有利于延长挂树时间。  相似文献   
168.
玉米种子内部机械裂纹检测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深入研究因脱粒造成的玉米种子内部机械裂纹机理及其对发芽与出苗的影响,构建玉米种子内部机械损伤计算机识别系统,改进玉米种子脱粒原理和脱粒部件参数,研究了盛单216等3个品种玉米种子的籽粒外观特征,并借助体视显微技术分析了内部机械裂纹损伤特征、分布状况与形成规律等,探讨了玉米种子内部机械裂纹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种子籽粒外形和内部机械裂纹状况差异显著;3种玉米种子普遍存在内部机械裂纹,长裂纹损伤率平均为39.8%;果穗喂入时籽粒冠部受到脱粒部件的冲击是裂纹形成的主要原因,在玉米籽粒冠部形成冲击区并产生裂纹,裂纹向胚部扩展;内部裂纹信息应从籽粒冠部和背面提取。  相似文献   
169.
汕头市南澳岛乌屿人工鱼礁区位于南澳岛南面4海里外的勒门列岛水域,乌屿岛西南面。  相似文献   
170.
在总结改革和建设20多年来造林绿化的成功经验同时, 横县林业局用科学发展观审时度势,重新认识林业的光荣使命,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构建可持续发展林业的新体系。目前,全县森林总面积达230.3万亩,占林地面积的92.9%,人均有林2.13亩,略高于全国人均的1.92亩。这标志着横县已步入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新境界。横县先后荣获了“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