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9篇 |
基础科学 | 12篇 |
4篇 | |
综合类 | 50篇 |
农作物 | 1篇 |
水产渔业 | 1篇 |
畜牧兽医 | 6篇 |
园艺 | 12篇 |
植物保护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4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5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5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不力十堰市面对持续干旱夏粮减产水稻缺水的严峻形势 充分发挥地膜水稻节水抗旱增温早发增产增收作用 把推广地膜水稻当作今年科技抗灾以秋补夏的重大措施来抓。全市地膜水稻达到.万hm以上 占水稻总面积的% 比上年扩大.万hm 预计可增产粮食万kg 将对弥补今年夏粮因灾减产的损失 解决山区农民缺粮问题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国农技推广》1999,(4)
不力十堰市面对持续干旱、夏粮减产、水稻缺水的严峻形势,充分发挥地膜水稻节水抗旱、增温早发、增产增收作用,把推广地膜水稻当作今年科技抗灾、以秋补夏的重大措施来抓.全市地膜水稻达到1.5万hm2以上,占水稻总面积的40%,比上年扩大0.67万hm2,预计可增产粮食2200万kg,将对弥补今年夏粮因灾减产的损失,解决山区农民缺粮问题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83.
通过对汤峪水电站的计算分析,确定当导叶无分段关闭装置时,调压阀流量为1.7m^3/s,行程52mm,导叶快关闭时间1.99s,导叶慢关闭时间17.89s;当导叶设有分段关闭装置时,调压阀流量为1.44m^3/s,行程44mm,导叶第一段关闭时间1.8s导叶两段关闭总时间4.42s,即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84.
为确定霞多丽葡萄果实降异戊二烯香气物质的生成和积累规律,试验于2020和2021年连续两个生产季,在果实幼果(花后10 d)至成熟(花后80 d)期间每2周采集样品,测定可滴定酸含量、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百粒重、总类胡萝卜素含量、降异戊二烯香气物质含量和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CD)活性,分析其在果实生长期的变化规律,探讨类胡萝卜素含量、CCD活性和降异戊二烯香气物质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霞多丽葡萄果实生长期共定性定量6种降异戊二烯香气物质,随着果实成熟,降异戊二烯香气物质总含量呈上升趋势;幼果期(花后10~38 d)果实样品CCD活性呈上升趋势,转色期(花后38~52 d)果实样品CCD活性呈下降趋势,成熟期(花后52~80 d)果实样品CCD活性呈上升趋势;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转色期前后会有一个生成积累小高峰;相关性分析显示,CCD活性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呈负相关,与游离态和结合态α-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β-大马士酮以及游离态香叶基丙酮、结合态6-甲基-5-庚烯-2-酮呈正相关。不同生产季样品比较发现,生产季气候对果实理化指标、总类胡萝卜素含量、CCD... 相似文献
85.
86.
玉米植株不同部位还田土壤活性碳、氮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玉米植株不同部位腐解对还田土壤活性碳、 氮动态变化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方法,通过动态监测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氮(SMBN)、可溶性碳(DOC)和矿质氮含量,研究等量玉米根茬、秸秆、茎及叶4个部位在连续7季还田(秸秆+根茬还田)和不还田土壤(仅根茬还田)中的腐解转化特征。结果表明,秸秆腐解的最初 7 d是土壤活性碳、 氮动态变化的高峰期;腐解期间(62 d)SMBC、SMBN含量表现为添加秸秆始终高于根茬,叶分别在前28 d、14 d内高于茎,后期则低于茎,秸秆介于茎、叶之间;土壤DOC、矿质氮含量为叶>秸秆>茎>根茬;培养结束时,各处理SMBC和矿质氮含量均较起始(0 d)显著提高,DOC含量基本保持不变,SMBN含量显著下降。与不还田土壤相比,还田土壤对新鲜残体的腐解影响不显著,且两者间土壤活性氮组分的差异较碳组分明显。腐解期间土壤活性碳、 氮的动态变化主要取决于各器官碳、 氮等化学组分的差异性,等量秸秆较根茬更有利于补充土壤活性碳、氮数量,土壤活性氮组分对还田土壤的响应较碳组分灵敏。 相似文献
87.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我国青年为寻求救国真理、输入先进科学文化而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求学活动,它发轫于20世纪初,结束于1925年前后。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该运动开展情况看李石曾起了巨大作用,是该运动时不可或缺的人物。探讨李石曾在发起、开展以及为维系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所作的努力,有助于深化对李石曾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数量持续增加,水利工程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构成部分,受到高度关注。竣工资料的归档整理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对水利工程的顺利竣工验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对水利工程竣工资料的归档整理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9.
脂肪酸是乌龙茶香气形成的关键前体。选择18个茶树品种的闽北乌龙茶(毛茶与其复焙茶)和3个茶树品种的闽南清香型乌龙茶,采用硫酸-甲醇法制备脂肪酸甲酯,运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其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福建乌龙茶中检测到11种脂肪酸,含量较高的主要是含16个和18个碳原子的脂肪酸;闽北乌龙茶的脂肪酸总量及不饱和度均低于闽南乌龙茶;十六碳酸(C16:0)、顺,顺-9,12-十八碳二烯酸(C18:2)和顺,顺-9,12,15-十八碳三烯酸(C18:3)等9种脂肪酸的含量在品种间差异显著,以雀舌的C18:3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复焙对闽北乌龙茶的脂肪酸的影响与其碳原子数和不饱和度有关,其中二十二碳酸(C22:0)和二十四碳酸(C24:0)全部降解,但含量下降最多的脂肪酸是C18:3。由此可见,福建乌龙茶的脂肪酸含量及组成差异特征与其产地有关,并受茶树品种和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为探究土壤不同含量Cd对龙牙百合生长及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设置对照(无Cd)、低(0.86 mg·kg-1)、中(2.16 mg·kg-1)、高(4.76 mg·kg-1)Cd含量的盆栽实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Cd含量的增加,龙牙百合植株的生长量和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龙牙百合各部位Cd含量分布为下盘根>叶>地上茎>地下茎>上盘根>鳞茎,各处理下鳞茎Cd含量最低,最安全。在中浓度Cd处理下,百合下盘根的富集能力大于上盘根。土壤Cd浓度增加显著提高了龙牙百合鳞茎向地下茎的转移系数(P<0.05)。百合叶、地上茎、鳞茎和下盘根的丙二醛含量在高浓度Cd处理下分别显著提高了11.72%、11.31%、133.72%和79.37%(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整体随Cd含量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研究表明,龙牙百合有较强的耐Cd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