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1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2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外源脱落酸对茶树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年生龙井43茶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外源脱落酸(ABA)对茶树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外源ABA均可显著提高茶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但也提高了叶片中丙二醛(MDA)和ABA的含量。对照组在48 h内,可溶性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MDA和ABA含量略有波动;在不同浓度外源ABA处理下,低浓度(10、20、50 mg/L)ABA处理可在48 h时内提高可溶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高浓度(100、200 mg/L)的ABA可导致叶片中MDA的大量积累,并导致内源ABA含量的显著增加,可能是由于高浓度ABA对茶苗造成胁迫伤害,进而引发可溶性物质的大量积累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强。结合各项指标,施加低浓度的ABA可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力,从而提高植物抗逆性;而高浓度的ABA,则可能会对茶苗造成一定的胁迫伤害。因此,在冬季或初春时,适当施用低浓度的ABA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茶苗的抗逆性,增加新植茶园茶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利用cDNA-AFLP方法对低温胁迫下茶树基因表达差异进行了分析,获得1个低温特异表达的cDNA片段。为了获取该片段所代表基因的结构信息,在成功克隆其基因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EU716314)的基础上,设计引物,从茶树品种‘龙井43’的叶片中克隆获得了该基因全长DNA序列,命名为茶树CsH1基因(JF836005)。基因结构分析表明:CsH1基因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外显子和内含子的剪接符合GT-AG原则,其中2个外显子的碱基序列长度分别为236 bp和608 bp,内含子为388 bp。经序列分析发现该内含子具有启动子及激素调控元件,可能对CsH1基因的特异性表达有调控作用。茶树CsH1基因的结构及其内含子信息为茶树低温特异基因的表达和抗寒途径分子调控提供了序列信息。  相似文献   
13.
(5)蓬面撒草。冬季霜冻和寒风直接侵袭茶树树冠,尤其是采摘蓬面最易受到冻害,在蓬面上适当撒草,可以使蓬面枝叶受到保护,减轻霜冻,缓解寒风侵袭,从而减少叶层水分散发,并减少蓬面的昼夜温差,起到良好的防冻效果。蓬面撒草时间在"小雪"前后进行,应做到盖而不严,以稀疏见到叶子为宜,使蓬面受光照叶片达30%-40%,物料以鲜松枝或稻草为佳。  相似文献   
14.
(5)蓬面撒草。冬季霜冻和寒风直接侵袭茶树树冠,尤其是采摘蓬面最易受到冻害,在蓬面上适当撒草,可以使蓬面枝叶受到保护,减轻霜冻,缓解寒风侵袭,从而减少叶层水分散发,并减少蓬面的昼夜温差,起到良好的防冻效果。蓬面撒草时间在"小雪"前后进行,应做到盖而不严,以稀疏见到叶子为宜,使蓬面受光照叶片达30%~40%,物料以鲜松枝或稻草为佳。  相似文献   
15.
花粉管通道法对茶树进行dsTCS基因转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祁门槠叶群体种茶树植株为受体材料,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茶树咖啡碱合成酶dsRNA (dsTCS)注射到茶花子房中.试验共处理茶花500朵,收获T0种子43粒,加温催芽后出苗38棵,随机选取15棵处理后的茶株和5棵对照茶株,剪取相同部位幼叶,用HPLC测定其咖啡碱含量.检测结果为,处理后的15棵茶株,其平均咖啡碱含量均低于对照茶株,初步表明经花粉管通道法导入的dsTCS部分抑制了茶树体内咖啡碱的合成.  相似文献   
16.
RAV转录因子是AP2/ERF家族的成员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安吉白茶和迎霜这两个茶树(Camellia sinensis)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PCR和RT-PCR方法分别从两种茶树的DNA和cDNA中克隆得到CsRAV2基因。分析显示,来源于两种茶树中的CsRAV2基因全长均为1 089 bp,没有内含子,分别编码362个氨基酸,含有相对保守的AP2结合域和B3结构域,具有典型的植物RAV类转录因子特征。从氨基酸组成成分、理化性质、亲水性/疏水性、三级结构上分析显示,茶树中CsRAV2转录因子是亲水性蛋白。茶树中CsRAV2转录因子与拟南芥AtRAV具有相似的三级结构。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茶树中CsRAV2基因在茶树根中表达量最高,高温、低温、NaCl处理均能诱导该基因表达,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催化合成茶氨酸的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重组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大肠杆菌DH5α的GGT基因转接入pUC19质粒中后,再转入大肠杆菌菌液DH5α,构建了一种生物合成茶氨酸的基因工程菌.表达重组酶的最适养菌温度、最适诱导剂浓度及最适诱导温度分别为32 ℃、0.1 mmol/L、32 ℃.工程菌株经IPTG诱导后,酶活大约是出发菌株DH5α的2.6倍,其催化谷氨酰胺和盐酸乙胺反应生成茶氨酸的产量达到0.317 mg/ml,生物生成茶氨酸的能力比出发菌株E.coli DH5α 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茶园间作绿豆和大豆对茶园土壤环境的影响,促进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以优化茶园土壤环境、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方法]间作试验设置为茶树-不接种根瘤菌绿豆(T1)、茶树-接种根瘤菌绿豆(T2)、茶树-不接种根瘤菌大豆(T3)、茶树-接种根瘤菌大豆(T4)4个处理,以单作茶树为对照(CK),探究不同...  相似文献   
19.
利用GS基因构建茶氨酸生物合成工程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高效合成茶氨酸,本研究通过将荧光假单胞菌GS基因转接入pET32a质粒中,再将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 BL21中,构建了一种生物合成茶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工程菌株经0.1mmol/LIPTG,28℃诱导表达,湿菌体的酶活达到41.79U/mg prot,大约是出发菌株E.coli BL21的126.64倍。工程菌催化L-谷氨酸钠和盐酸乙胺反应生成茶氨酸的产量达到6.2g/L,其催化L-谷氨酰胺和盐酸乙胺反应生成茶氨酸的能力较出发菌株E.coliBL21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ISSR分子标记是基于PCR的一种新型的分子标记技术,该技术同其他分子标记相比,具有多态性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本文阐述了ISSR分子标记的原理及程序并介绍了它在茶树育种研究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