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9篇
  1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辣椒bZIP家族基因进行全面鉴定与进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基因染色体定位、蛋白质保守基序和基因结构等进行分析,并通过qRT-PCR方法检测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和在ABA胁迫下的应答等。结果表明,从辣椒基因组中共鉴定出54个bZIP家族基因,这些基因分散分布在辣椒的11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辣椒bZIP基因家族可以分为10组,每组所含有的基因数不等;该家族成员每个基因含有0 ~ 11个内含子;bZIP家族基因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外源激素ABA处理可以明显抑制或者激活该家族基因成员的表达。  相似文献   
62.
正湖南省南县地处洞庭湖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蔬菜种植历史悠久,目前已成为湖南省秋冬叶类蔬菜最大的生产基地。南县于2008年开始引进菜薹,经过试种与推广,生产的菜薹产量高、品质好,并迅速占领广州市江南和长沙市马王堆等大型蔬菜批发市场,一举成为全国最大的菜薹生产基地。2015年南县菜薹播种面积达到1万hm~2,其中白菜薹约0.7万hm~2,红菜薹约0.3万hm~2。菜薹  相似文献   
63.
湘 干椒1 号是 利用亚洲 蔬菜研究 与发展 中心干椒 材料的 多代 自交 系95 1 为母 本,湖南地方 干椒品 种的优良 自交系8001 为父 本育成 的干 椒一 代杂 种。植 株 生长 势强 ,果 实细 羊 角形,商品性 好,品质 佳;中晚 熟,从定植 到采收 红椒约70 d( 天) , 平均 每667 m 2 产干 椒350 kg , 极显 著地比对照 皇椒1 号增 产;耐旱, 耐热,抗病 性强。  相似文献   
64.
以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突变体CMS102及其相应的恢复系ST–8为材料,对其造孢期、小孢子母细胞期、小孢子减数分裂期、四分体时期、单核小孢子期、双核小孢子期和花粉粒成熟期的花蕾进行细胞学形态观察,测定小孢子减数分裂期、四分体时期、单核小孢子期和双核小孢子期发育时期的花蕾中与育性相关的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CMS102败育发生在四分体时期,绒毡层过度膨大挤压四分体,使其不能正常发育成单核小孢子,属于孢子体不育;CMS102花蕾中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低于ST–8的,可溶性糖、MDA含量及POD酶活性高于ST–8的;构建F2遗传分离群体并调查其育性,对CMS102的育性进行遗传学分析,CMS102育性恢复由1对显性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65.
湘研14号的母本9704A是从21号牛角椒发现的不育株育成的三系雄性不育系,父本5904是从广西地方品种中选育的果大肉厚的牛角椒自交系。该品种为中晚熟组合,果实牛角形,果面光滑,皮较厚,直且空腔小,耐贮藏运输。商品成熟果浅绿色,生物学成熟果为鲜红色,平均单果重38克,昧辣。每公顷产量49.5~60.0吨。适于长江中上游地区越夏露地栽培和华南地区冬季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66.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干红辣椒中的红色素,研究温度、光照、pH值、Vc、H2O2和Na2SO3溶液对辣椒红色素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光照、H2O2和NaSO3溶液对辣椒红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均可以加快红色素的降解,而pH值和Vc溶液对红色素提取液稳定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7.
近年来雪峰山高山辣椒种植发展迅速.根据雪峰山区独特的气候特点,从品种选择、播种、栽培时期到全生育期栽培管理等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8.
杂交辣椒大棚规模制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大规模杂交辣椒制种可分为三种模式:一是海南基地冬季制种,采用露地栽培方式,二是华北基地夏季制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三是华东基地春季制种,采用大棚栽培方式.大棚制种收种期(7月下旬)在南(3月)北(10月)收种期之间,生产单位能根据市场种子销售情况调整生产计划,保证杂交辣椒种子各品种的周年均衡供应,且兼顾海南种子质量好、北方种子生产成本低的优点.许多杂交辣椒种子繁育单位看好这种制种模式,故其制种规模呈上升趋势.目前大棚制种主要分布在江苏的徐州与安徽的萧县.  相似文献   
69.
正辣椒秋延后栽培是指辣椒幼苗期和营养生长前期处于高温干旱阶段,后期处于低温寒冷阶段,而盛花和盛果果期处于9月下旬—11月上旬较适宜生长期,后期通过多层覆盖,果实可延迟至元旦甚至春节上市的一种栽培方式。这种栽培方式的的上市期正值露地蔬菜拉秧,而越冬蔬菜尚未上市的淡季,不但延长了供应期,也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是解决蔬菜供应堵缺补淡的重要举措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随着大棚设施面积的扩大,越来  相似文献   
70.
"福湘秀丽"为中早熟粗牛角辣椒一代杂种,从定植到采收约需52 d左右,肉厚,单果重110 g左右,青熟果绿色,生理成熟果鲜红色,适宜青椒或红椒上市。2004~2005年参加湖南省多点试验,产量1 589.7~2 440.1 kg/667m2,比对照品种"湘研13号"增产10.7%~18.0%。是理想的露地种植粗牛角椒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