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81篇
综合类   2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能更有效地防治和利用紫茎泽兰.国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其中对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的研究较多,针对紫茎泽兰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物对植物、动物和菌类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笔者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2.
石漠化地区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石漠化地区竹林河小流域为例,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人文和生态综合功能3方面,选择15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因子,建立该流域的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以精度较高的标准差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建立流域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模型,对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该环境系统健康状况相对稳定,健康指数呈逐年上...  相似文献   
63.
通过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试验,探究桂西北喀斯特区土地利用方式对石灰土土壤结构与肥力的影响。基于长期定位观测小区,分析比较刈割草地(CD)、乡土树种(XT)、落叶果园(GY)、种植牧草(MC)、种植玉米(YM)5种常见土地利用方式在石灰土表层(0—10 cm)和亚表层(10—20 cm)土壤的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赋存特征。结果表明: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均随粒级减小而减小,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随粒级减小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并且干湿筛团聚体粒级配比均以1 mm粒径为主,其范围分别为67.04%~90.11%,66.83%~84.65%。干筛下的团聚体稳定性指标平均重量直径(MWD)与几何平均直径(GMD)在表层和亚表层均为XTMC≈GY≈YMCD,湿筛下的MWD与GMD在表层差异明显(P0.05),表现为XT和MC较高,CD与YM相对较低。就全土有机碳含量而言,表层均高于亚表层,在表层土壤MC、CD、XT显著高于GY和YM(P0.05),在亚表层土壤仅CD较高。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各级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其全土有机碳含量相近。此外,各土地利用方式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总体上随团聚体粒级减小而减小,XT和MC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有机碳含量均较高,研究结果以期为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4.
模拟降雨条件下喀斯特坡耕地氮磷元素地下漏失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不同降雨强度和地下裂隙度对喀斯特坡耕地地下养分漏失的影响,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以喀斯特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其微地貌及地下裂隙度构造特征,探索不同降雨强度和地下裂隙度条件下喀斯特坡耕地氮磷元素地下漏失特征。结果表明:1)地下产流量与降雨强度和地下裂隙度成正相关;2)全氮全磷浓度随降雨强度呈波状变化,全氮浓度总体上随降雨强度呈增大趋势,地下裂隙度对全磷浓度的影响不大,对全氮浓度的影响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906;3)全氮全磷流失总量与降雨强度可用线性拟合,与地下裂隙度可用多项式拟合;4)累积径流量与地下径流中全氮全磷的累积流失量有显著关系,进行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6 3和0.9974。喀斯特坡耕地养分地下漏失浓度总体上与地下裂隙度没有显著的变化规律,而降雨强度则是喀斯特地区土壤养分流失的一个关键因子,本研究结果可为解决水土及养分流失问题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人类生活发展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目的]深入探讨基于生态文明和"双一流"建设需求的水土保持学科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旨在为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学科教学质量,培养服务地方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贵州大学为例,分析了新时期水土保持学科发展面临的任务,探讨了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要求及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问题。[结果]提出了"立足贵州,面向西南,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力争世界一流"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从能力、素质、知识3个方面分析了本—硕—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结论]新时期水土保持学科需要从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实践环节,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教学改革措施入手,完善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提升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能力水平及国际竞争力,培养新时期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复合型一流人才。  相似文献   
66.
黄土丘陵区退耕撂荒地土壤微生物量演变过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土壤微生物量是表征土壤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重要参数,研究黄土丘陵区坡耕地撂荒后微生物量及其活性的变化过程对认识该地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的演变及其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时空互代法,以典型侵蚀环境纸坊沟流域生态恢复过程中不同年限的撂荒地为研究对象,选取坡耕地和天然侧柏林为参照,通过室内测试分析,并运用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坡耕地撂荒后土壤微生物量、呼吸强度、代谢商(qCO2)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特征。【结果】侵蚀环境下的坡耕地土壤微生物量含量偏低,土壤理化性质较差,撂荒后理化性质得到显著改善,微生物量碳(Cmic)在撂荒1 a后显著增大,前7 a较为剧烈,增幅较大,随后呈波动式上升,50 a达到最大值;微生物量氮(Nmic)在撂荒初期增长缓慢,40 a时才达到显著水平,微生物量磷(Pmic)在撂荒初期显著降低,5~7a达到最低值,随后逐渐上升,20~25 a时和坡耕地没有显著差异,50 a时达到最大值。撂荒50 a时土壤Cmic、Nmic和Pmic分别较坡耕地增加166%、146%和52%,但仅为侧柏林的43.42%、45.06%和51.47%。呼吸强度在撂荒初期迅速增加,随后趋于稳定,与侧柏林差异不显著。qCO2在撂荒初期显著升高,随后波动式降低,50 a后达到最低值,仍显著高于天然侧柏林。相关性分析显示,微生物量碳、氮、磷、qCO2与土壤养分显著相关,Cmic、Nmic、Pmic、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随撂荒年限呈一次线性增长。【结论】侵蚀环境下的黄土丘陵区坡耕地撂荒后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生物的自肥作用恢复土壤肥力和增加微生物量,但恢复到破坏前该地区顶级群落时的土壤微生物量和理化指标的过程相对于林地开垦后的土壤肥力退化要漫长的多。  相似文献   
67.
黑牛河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诊断方法探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健康模式,在分析东北低山丘陵区黑牛河小流域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区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定量诊断评价。选择31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建立诊断指标体系;运用熵技术支持下的AHP法确定指标权重,选用模糊隶属函数进行指标量化,线性加权函数法建立各级诊断模型,诊断评判出小流域系统健康水平;引进“障碍度”“优势度”等概念进行病理障碍和优势诊断,并针对主要障碍因素和优势提出了小流域健康发展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8.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黄土丘陵区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提高土壤抗蚀性是防治土壤侵蚀、促进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之一。以退耕1a撂荒地作为对照,该研究通过对恢复30a的刺槐、柠条、油松与刺槐-紫穗槐、油松-紫穗槐5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进行土壤抗蚀性的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抗蚀性均明显增强,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黏粒含量以及土壤颗粒间团聚程度显著提高。采用土壤有机质含量、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水稳性团粒平均质量直径、团聚度和分散系数等指标计算该区土壤抗蚀性,进行抗蚀性等量评价。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抗蚀性大小顺序为:油松(PC16)、刺槐(RP21)、柠条(AK18)、油松-紫穗槐(PA17)和刺槐-紫穗槐(RA20),纯林土壤抗蚀性强于混交林。该区采用油松、刺槐和柠条纯林恢复模式效果要优于油松-紫穗槐和刺槐-紫穗槐混交模式。  相似文献   
69.
模拟玉米茎秆流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米茎秆流是降雨过程中经玉米冠层截留后沿茎秆流向根部的水量,是种植坡地地表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植物根部的土壤侵蚀过程具有重要影响。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研究了成熟期玉米茎秆流对坡地土壤侵蚀的影响。试验土槽长为0.40 m、宽为0.23 m、深为0.14 m;采用直径为2 cm的PVC管模拟成熟期玉米茎秆,高度为1.2 m;模拟茎秆流量为5,10,15 g/s,用相同降雨条件下无茎秆流坡地作为对照措施;降雨强度为60,90,120 mm/h,降雨历时108 min,坡度为10°。结果表明:(1)与对照措施相比,茎秆流具有加快坡地地表产流的作用;(2)模拟茎秆流条件下地表产流量和产沙量均高于对照,相较无茎秆流坡地,3个降雨强度下各茎秆流量的产流贡献率为14.90%~43.10%,产沙贡献率为12.47%~26.75%;(3)茎秆流在茎秆周围地表形成细小股流,促使坡地土壤侵蚀过程由面蚀向细沟侵蚀转变,从而增加了坡地土壤侵蚀量。因此,在坡地水土流失计算与评价中应考虑茎秆流的土壤侵蚀作用。  相似文献   
70.
侵蚀环境退耕撂荒地植被恢复中土壤生物学特性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时空互代法,以侵蚀环境不同退耕年限撂荒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土壤微生物量与其相互关系及呼吸强度等土壤生物学性质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退耕撂荒地植被恢复演替中,土壤生物学性能在10年左右便可以得到基本恢复,土壤微生物量碳(C)、氮(N)、磷(P)含量随演替进展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它们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土壤呼吸强度也随演替进展而呈对数函数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